王永民在专家审议会上介绍“五笔数码”技术。新华社记者 王呈选摄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盖博铭) 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出现这样一项技术,只用“字母键盘”就可准确...
郭存勇展示手工艺品。光明图片 湖南长沙,夜幕降临,璀璨灯光勾勒出雨花非遗夜市优美的轮廓。剪纸、扎染、棕编,民间老艺人们挥动双手,或现场展示非遗作品,或耐心向市民传授...
上世纪70年代,在巴黎文化氛围浓厚的拉丁区,潘立辉创立了友丰书店,专营亚洲文化书籍。历经艰难的起步时期,从只售中文书到自行组织出版译作,他数十年如一日为书店付出心血...
编者按: 1998年12月19日,我国著名学者、作家钱锺书先生与世长辞。20年来,虽斯人已逝,但其学术代表作《管锥编》仍为学者的案头书,其长篇小说《围城》则吸引着一茬又一茬读者...
钱锺书致胡绳的书信 钱锺书先生是我所敬仰的大学者。如今,他离开我们已经20年。追记点滴往事,感触良多。 我在中国社科院工作多年,有幸与钱先生近距离接触虽只有一面,却恍如...
徐特立(1877年-1968年),原名懋(mào)恂,字师陶,湖南善化(今长沙)人,著名革命家、教育家,“延安五老”之一。他曾题联“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在晚年时他又...
中年刘少山 文化部接收刘少山捐赠古籍书目(部分) 东莱刘子山(刘云碧)在青岛是一位传奇。从青岛跑街的货郎(之前在掖县弹棉花),开始了逆袭之旅,成长为胶济铁路工程部门...
杨汝清 戊戌九月初五,西历2018年10月13日,知名儒家学者、苇杭书院山长杨汝清先生在出差途中,因心脏病突发,逝世于江西九江火车站。享年49岁。杨汝清先生是当代中国杰出的儒学...
陈毓罴 1964年我初到文学所,在7号楼二层的古代组办公室,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陈毓罴先生。只见他身材不高,戴一副深度近视镜,发际很高,脑门上亮晶晶,一眼便知此公必富智慧。...
谢 冕 北京大学新诗研究院院长谢冕虽然不以研究华文文学著称,但他在世界华文诗坛,却是一个闪光的名字。他的朋友遍天下,仅中国台湾地区而论,就有交往多年的诗翁余光中、洛...
章开沅 资料图片 他92岁,自认还“不算老”。也许正是他永远年轻的心态,助他在学术领域取得一座又一座高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年近古稀、早已在近代史学界取得相当地位的他把...
吴易风 资料图片 吴易风被人们尊称为“三通经济学家”,这是因为他通晓中外,精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外国经济思想史。 融会贯通、学贯中西也许是很抽象的词语,但...
在中央电视台第二季的“国家宝藏”节目中,样式雷建筑烫样是故宫拿出的三件国宝文物之一。 烫样,就是指古建筑的立体模型。这种模型一般用纸张、秫秸、油蜡、木头等材料加工而...
“檃栝”也作“櫽括”,原意为矫正弯曲竹木或使之成形的器具,后引申为剪裁或改写原有的文章、著作,也就是对原有的作品进行再创作。如《宋史·文苑传五·贺铸》:“尤长于度曲...
戴学忱,1936年生于天津,祖籍江西婺源,中央民族乐团国家一级演员。幼承庭训,学习吟诵。1956年毕业于中央歌舞团演员班,而后跟随查阜西、吴景略、王迪、傅雪漪等先生学习琴歌...
在湖南衡阳湘江东岸,有一栋青砖黛瓦、装饰简朴的清代民居,大门正上方悬挂着一块黑底金字木匾,上书“退省庵”三个大字,门两侧书有“水得闲情,山多画意;门无俗客,楼有赐...
文榕生编著的部分作品 资料图片 文榕生编著的部分作品 资料图片 文榕生编著的部分作品 资料图片 文榕生是个地地道道的图书馆员。 生于1951年的他,和很多同龄人一样,插过队,当...
2018年4月18下午5时,沈伯俊与世长辞,享年72岁。4个月后,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了《沈伯俊评点〈三国演义〉》;此书前言写于2018年1月,离辞世仅短短的3个月!捧读这沉甸甸的遗著,回...
清华大学图书馆四期下沉广场透视(设计草图)关肇邺 清华大学西区鸟瞰图(设计草图)关肇邺 清华大学图书馆三期大厅 1948年春,赴美讲学归来的建筑学家、清华大学建筑系创始人梁...
专攻纺织品修复的陈绍慧以匠心对待文物 陈绍慧在工作中。本报记者田豆豆摄 湖北荆州,波光流转、杨柳依依的三国公园之内,“藏”着一座风格古朴的建筑——荆州文物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