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简》(Lettres de Chine,Plon,1967),是20世纪法国诗人谢阁兰(Victor Segalen,1878-1919)一百多年前首次访华期间写给妻子的书信集。一个世纪前,谢阁兰第一次走进中国,写下这些亲密...
海德堡大学汉学系成立于1962年,是德国从事汉学研究的重要学术机构,在国际汉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其汉学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汉语教科书、古文书、通俗文化、当代音乐等。该...
内容提要 目前学术界以为第一部中国文学史是英国人翟里斯写的,出版于1901年。其实,1880年由圣彼得堡斯塔秀列维奇印刷所出版的俄国汉学家王西里所写的《中国文学史纲要》才是世界...
作为一个专职于人文社科类读物出版工作的编辑,因为职业的缘故和个人的阅读喜好,我一直留心、关注海外学者对中国学或说是汉学的研究动态。我觉得那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被中外...
笔者最近对日本著名汉学家青木正儿先生的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但了解到青木先生的全集尚未翻译到中国,只好找来近年出版的两本日本汉学译作,以求管中窥豹。 一本是青木正儿著...
法国是欧洲汉学研究的重镇,法国汉学研究所(Institut des Hautes Etudes Chinoises,简称 L'IHEC)是重镇中的重镇。它不仅在法国非常知名,在海外从事汉学研究的许多学者中也拥有非常高的知...
在连续无休止的宫廷政变中自得其乐地玩了许久的大唐政权,与普通民众其实相当隔膜。只有当李氏政权被异族的叛乱者闹得快要维持不住时,才想起去打出一张民族主义的牌子,以便...
记得在日本金泽大学做客座教授的时候,常常透过蒙蒙细雨想念家国。一天有位教授朗声找我,听到洪亮的乡音,我惊喜莫名,这位便是李庆教授。 一 出经入史大李庆教授 李庆君,何...
列文森(19201969)作为美国20世纪50、60年代中国研究领域的重要代表,以一部《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奠定了其令人瞩目的学术地位。在这部著作中,他着重从思想、政治、历史三个...
芝加哥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6年远东语言文学系中国研究项目的创建。20世纪50年代是研究中心发展的重要阶段,1951年成立的远东研究跨学科委员会后来被重组并更名为东...
(一)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国际汉学研究成为中国人文学术一个新的增长点。汉学这个名词逐渐活跃起来。它从一个比较普通的边缘术语提昇为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话语。不少大学成立...
一、专著(含译著) 1、 中国词文学论考/车柱环著,汉城大学校出版部,1982年 2、 中国女词人叙录/陆完贞著,台湾师范大学出版社,11986年 3、 唐宋词选注/金钟培著,学研社,1988年...
内容提要 《三国志》日译本作者给我们提供的范例之一,就是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严谨学风。本文对日译本提出的二百四十处疑问,结合前人及时贤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初步的...
百人会(Committee of 100)是一个由来自美国和世界各地的美籍华裔精英组成的组织,其总部在纽约,在华盛顿、旧金山、洛杉矶和香港设有分部。该组织于1990年由著名美籍华裔贝聿铭、马友友...
沈大伟,英文原名David L. Shambaugh,现为乔治华盛顿大学政治科学和国际关系教授。是当今国际公认的研究当代中国事务、美中关系、国际政治和亚太地区安全问题的权威。 沈大伟教授有...
美国史学家柯文的《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的兴起》在中国出版已经十余年了。这是一本很有分量也很有影响的专著,出版以后,得到了不少积极的回应,他对美国史学界在中国研...
美国进步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是华盛顿自由派智库,其前身是成立于1989年的美国民主党领导委员会的政策机构,名称是美国进步政策研究所。2003年在约翰波德斯塔(John D. P...
严绍璗先生曾对海外汉学(中国学)的研究做过经典性的表述,他认为这一研究领域应有四个基本的层面:第一、关于中国向域外传递的轨迹和方式;第二、关于中国文化传入对象国之...
被捕后的马伯乐被关押在巴黎附近的一所监狱,半个月后,在德国人转移货物的最后一辆火车上,他和七十多个难友一道被押送到德国,五天后被送到布汉瓦尔德的集中营。 据说,有一...
魏斐德生前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会长、加州大学伯克利总校东亚研究所所长,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他也是美国国际研究委员会会长、中国研究联合委员会会长、美国学术团体联合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