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节日期间,民间有追荐祖先、礼佛敬道、放河灯、烧纸钱等活动,所以又称幽灵节、鬼节。 我国道教尊奉天、地、水三官为主宰人间祸福的大神,根据道家的阴...
京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的万尾、巫头、山心三个小岛上,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的部位,与越南隔海相望。京族原为越人,历史上亦称为京人,1958年正式定名为京族...
哈萨克族尊敬老人,喝茶吃饭要先敬老人,一般在进餐时习惯长辈先坐,其他人依次围着餐布屈腿或跪坐在毡子上。在用餐过程中,要把最好的肉让给老人。 哈萨克族热情好客,待人真...
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同时也是盂兰节,因节日正值月之一半,民间多称其为月半节。 中元节源自道教,因其教认为农历一年中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是三个祭神的日子,分...
(唐)放灯 火树银花不夜天,游人元宵多留连。灯山星桥笙歌满,金吾放禁任狂欢。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称『元(月)宵(夜)』。道家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早在汉...
蒙古族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
元朝以后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各种民俗活动记载便多了起来。人们也把这一天叫作龙头节、春龙节或青龙节。清末的《燕京岁时记》说:“二月二日……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
农历二月初二,民间称这一天“龙抬头”,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那么,“龙抬头”是何意思?天文专家对此进行了解释。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解释说,“二月二,龙抬头...
瑶族 瑶族的民族节日较多,主要有盘王(即盘瓠王,畲、瑶族传说中的始祖,传说是一只名叫“盘瓠”的龙犬)节、达努节等。达努节是为纪念创世女神密洛陀而过的节日,日期为农历...
(宋)宫中赐银幡 新春拜过至初三,大内银幡赐百官。朝回两袖天香满,帽饰招得笑语喧。 《东京梦华录》:『春日,宰执亲王百官,皆赐金银幡胜,入贺讫,戴归私第。』苏辙《除...
手捧“切玛”走亲访友。 张虎生 生活在“世界之巅”的藏族创造了大大小小、数以百计的传统节日。平均下来,几乎每个月都有一个或几个节日。这些节日中尤以藏历年、林卡节与雪...
中国农历正月初七(2月20日)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的“人日”,即“人类的生日”,这在中国至少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 据天津市社科院历史所罗澍伟研究员介绍,中国民间称初七这天为...
河南省西峡县地处豫西南豫鄂陕三省交界处,秦风楚韵交汇,使当地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重阳文化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重阳文化在西峡历史悠久,典籍记载翔实,遗址遗存众多,民俗文化...
又到九九重阳时。九九重阳节源于西汉,又称为重九节、茱萸节、菊花节、登高节。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新的含义: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对于一个民族...
旧时过年的头几天,妇女不能动剪刀针线做活,过了初五才告解禁,故称此日为“破五”。 破五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求免谗言之祸 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这一天,...
一部《岁月神偷》牵动了多少人的昔日情怀。从家中小弟打着滚哭闹着要一个人吃整个月饼,到他偷偷地自己供了半份月饼会,都让每个上了年纪的人会心地微笑。那些苦乐参半的旧时...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
端午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辞海》注为:“阴历五月初五日,民间节日。本名‘端五’”。到了唐代,因唐玄宗八月五日生,宰相宋璟为讨好皇帝,避“五”字之讳,而“午”与...
“中秋”一词早已有之,《周礼》中即有“中秋献良裘”“中秋夜迎寒”的记载,但那时的“中秋”只是单纯的月令时间,并无节日之意。中秋成为节日,是唐宋以后的事,是由仲秋时...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庆典——元宵节,俗称又叫“灯节”,旧习元宵之夜,城里乡间,到处张灯结彩,观花灯,猜灯谜,盛况空前。届时,不论皇室贵戚,平民百姓,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