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笔制作技艺,继2006年入选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2008年,又晋级为国家级“非遗”。这一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一个人,他就是安徽文化杰出传承人、安徽民间工艺大师——张...
从小住在上海石库门里,5岁时就被家里大人差使着打酱油、买菜包、买青团的周祺,很早就知道了上海哪里有好玩的杂货铺。大学毕业后,仿佛是因循儿时的轨迹,她开始了一次“重访...
6月20日,河北省张家口市经开区第一小学的老师在给学生上剪纸课。该校结合学生的兴趣与本校教师资源,开设传统手工剪纸、陶泥手工艺制作等特色课,培养学生们传承传统民间技艺...
毕六福又名毕六富,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制作技艺国家级唯一法定传承人。 2008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期间,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73岁的他走在创新路上 要为竹扎技艺在现代都市里找到最佳融合方式 竹器和中国人的生活一直紧密相连,直到今日竹藤制品也没有远离。其中,特别的一种工艺,竹扎技艺却鲜为人知。...
今年36岁的白玛群加的家乡位于青海玉树囊谦县娘拉乡娘多村。他是藏族黑陶烧制技艺的第三代传人,在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如今他已经培养了110余名学生学习黑...
中国文化报讯 (驻山西记者杨渊 郭志清 通讯员邹文姣)6月22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山西首期普及培训班(髹饰技艺)在太原开班,来自全省的 50名髹饰技...
日前,泸州市纳溪区合面镇马桥村的李小青正在进行小二鼓制作。 泸州市纳溪区合面镇马村所在地原是古场镇,四周围绕着肥沃的稻田,村头住着61岁的传统制鼓艺人“李二鼓”(李二鼓...
张俊涛对一个老华侨印象深刻。 那天,他所在的开封理事厅街38号院来了一个老华侨,一进屋就哭了。老华侨说,他找了一辈子,想找那种“宣纸做的、带褶皱的、渐变色的花灯”,没...
“阮氏一派”一说正于洮砚好家和收藏家口中悄然流行。 下刀果断不缠绵,行刀稳健,布局舒朗,境界有意趣……制砚50年,“阮氏”阮煜兴以刀为笔,随物赋形,他用刀子在石头上一...
年近八旬的蓝陈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畲族民歌的传承人。蓝陈启从八九岁开始与母亲学唱山歌,从此,畲族山歌成了她生活中的一部分。 蓝陈启:我从小唱山歌是跟我妈妈...
冬日暖阳下,格桑旦增和一位老人正坐在屋门口外,用一种特制的刀具将原料狼毒草的根部去皮取芯。这是制作藏纸的第一个基本步骤。 格桑旦增出生于著名的雪拉藏纸产地——尼木县...
原标题:“中国蛋雕第一人”闻福良:曾收6个徒弟 最长坚持3月 中新网鄂尔多斯8月23日电 (张林虎)天安门、桂林山水、苏州园林、珠穆朗玛峰……当这些风景名胜聚集在一个小小的鸡蛋...
(记者 张硕)昨日,“针融百家,艺开新境——姚建萍刺绣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著名苏绣艺术家姚建萍多年刺绣生涯的经典代表作,其中主题作品《丝绸之路》系列首...
宜兴青瓷,历史悠久,始于商周,盛于两晋,历经兵燹,屡经盛衰,直至唐五代后,衰落中断。 断代后的宜兴青瓷兴起于1960年,周恩来总理作出“要尽快发展恢复祖国的名瓷”这一重...
本报讯 万朝晖 樊哲平 记者 马悦 王飞波 文/图 盛夏季节,记者走进位于致岭脚下的进贤县白圩乡致岭张家村,拜访慕名已久的木版活字印谱技艺传承人张振芳。 走进张振芳家木质的老...
在云南,说到滇式风筝不得不提昆明人戴永庆。2010年64岁的他,已经与滇式风筝“打交道”54年。扎风筝在戴家作为一种家艺代代相传,到戴永庆 已是第四代。从小对风筝有着特殊情感...
15年前,刚刚从山西农业大学毕业的张建结缘晋作家具,开始修复收藏古典家具,其后痴迷其中,自己也成为行家里手,组建起一支10余人的团队,共同致力晋作家具技艺的研究和传承,...
历经六代传承,马明仁膏药在制作工艺上不仅完整继承了古法炼制的精髓,而且在不断的实践总结中,将传统技法得以更深层次的丰富,把膏药的药用价值和传统工艺演绎的别具一格。...
还记得儿时农家院里的木格窗吗?有人说,每一扇木格窗都是乡村的一双眼睛。而土族之乡的村村落落里,曾经的岁月里,松木大房,贴有大红窗花的木格窗成了村里孩子最美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