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端砚最初纯粹是书写的工具,并非一早就成为收藏品。因端砚发墨殊快、研墨不滞、出墨细滑、墨不损毫,深得书写者喜爱,“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唐·李肇《唐国史补》)。到...
砚台有千万种,作为普通投资者,如何选择有价值的砚台来投资收藏成为首要问题。专家指出,收藏砚台有四个基本诀窍。 1看 看砚台的材质、工艺、品相、铭文等。据专家介绍,砚首...
墨床,亦称墨架、墨台,是专门用来承搁墨锭的小案架。墨磨后湿润,乱放容易玷污他物,故制墨床以搁墨。墨床以墨定形,通常不会太大,宽不过二指,长不过三寸。造型多案架形、...
鹊华秋色图 元 赵孟頫 明代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八转引杨五川《南宫集·月华砚铭引》文,记有景泰(1450—1456)间东溪二农夫“锄地得金印古砚”事。据农夫言,“运鉏(锄头)于...
臂搁是古代文人用来搁放手臂的文案用具。除了能够防止墨迹沾在衣袖上外,垫着臂搁书写的时候,也会使腕部感到非常舒服,特别是抄写小字体时。因此,臂搁也称“秘阁”和“腕枕...
1、晒 您的葫芦还在窗台上吸收这日月之精华吗?每天总会想着今天太阳高照,能给葫芦补充一下颜色,让这个夏天的太阳给您的小葫芦脱胎换骨吗? 小编想说的是,把葫芦从窗台拿下...
清 乾隆 十色彩墨 书斋是文人的精神家园,尤其宋以来,文士在其中读书、著述、习字、作画,乃至抚琴、弈棋、雅集文会…… 由韩天衡先生策划的“兰室长物——历代文房具特展”,...
端砚石从唐朝初年开始开采使用,一直延续至今,年代久远,石质优良。端砚石出产于广东省肇庆市东部的烂柯山和肇庆市七星岩北面(西起小湘峡,东到鼎湖山)的北岭山一带,尤以...
笔筒是中国古代除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以外最重要的文房用具,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其前身是在唐代就大量使用的笔船、笔床和笔格,它们虽说造型别致,但使用起来不太方便,...
人们常将“笔墨”连在一起说,一来是因为同为书写工具,二来是作为文章、文笔的代称。既然上次写了笔,这次就来说说墨。在古代,墨与砚台也是不能分家的,墨石要在砚台上研磨...
“螺钿”是漆工艺的一种手法,为汉族所特有。螺钿的“钿”字,《辞海》中注释为镶嵌装饰之意。螺钿的工艺是先将形状各异的贝壳内层贴于器物表面,再饰以漆绘,一层一层,直至...
、 在中国传统社会,扇子与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烈日炎炎似火烧,热得受不了,一扇在手,诚能纳凉降暑。每当夏日,无论王公,黎庶,必备扇子。又因古代中国人极具审美情思...
在我国传统的文房用具里,笔、墨、纸、砚是最基本的,而与“文房四宝”相配套的各种文具,如笔架、笔洗、墨床、砚滴、水盂、臂搁、镇纸、印盒、印章等,由于其造型各异、雕琢...
明代竹刻《庭院婴戏图》笔筒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用竹子和最善用竹的国家,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西汉彩漆龙纹竹勺”是最早的竹刻艺术品。宋代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
手炉,是古人冬天暖手用的小炉。因可以捧在手上,笼进袖内,又名“捧炉”、“袖炉”;炉内装有炭火,故也称“火笼”。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有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
在成扇收藏中,扇骨可分为紫檀、红木、象牙、沉香木、玳瑁、鸡翅木、漆骨等材质。和尚头扇股、直式方头乌木扇股、十三档十四档十五档的扇股年代都较早,很有可能为明清之物。...
笔筒,一般是有底圆筒状,专门放置各色毛笔之用,是文人书案上的必设之物。明代文人朱彝尊《笔筒铭》云:“笔之在案,或侧或颇,犹人之无仪,筒以束之,如客得家,闲彼放心,...
上油是保养核桃、防止核桃开裂最有效的办法之一。那么,文玩核桃收藏如何正确保养呢? 老核桃基本不必上油,只要经常把玩,就不用担心开裂问题。因为老核桃自身含油量较为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