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来长展出的人物双狮纹金饰牌。图/通讯员刘赫子 本报呼和浩特讯 于今人而言,有关契丹更多的印象,或许源自武侠大师金庸笔下的《天龙八部》。作为小说群像中契丹人的代表,...
蒙古族的族称,是根据蒙古族的自称“mongol”得名。见载于《旧唐书》记为“蒙兀室韦”,又见于《契丹国志》记为“蒙古里”。此外,还有各种不同记音见于各史籍中。元代以后,固...
王弘力,祖籍山东蓬莱,一九二七年生于天津。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会员、辽宁美术出版社编审、沈阳市文史馆馆员。 自一九五○年历任《辽西画报》、《辽西...
藏人自称为“蕃”(bod),自古而然。在汉文典籍中,藏族这一称谓变化较多。隋时称宝髻、附国、女国、苏毗等;唐时称吐蕃;元时称乌斯藏、图伯特、唐古忒等;明沿袭旧称,将乌斯...
立春咸作春盘尝,芦菔芹芽伴韭黄。互赠友僚同此味,果腹勿须待膏粱。 古代在立春有吃五辛盘的风俗。如《荆楚岁时记》载:『元日,进屠苏酒,下五辛盘。』周处《风土记》:『元...
苗族族称古老,最早见于甲骨文中。唐宋以前,曾有“三苗”、“南蛮”、“荆蛮”、“五陵蛮”等称呼。这些称呼把苗和其他族称混同在一起。宋以后,苗才从若干混称的“蛮”中脱...
宋·宫中赐银幡 新春拜过至初三,大内银幡赐百官。朝回两袖天香满,帽饰招得笑语喧。 《东京梦华录》:『春日,宰执亲王百官,皆赐金银幡胜,入贺讫,戴归私第。』苏辙《除夜元...
“珞巴”是藏族对居住在珞瑜的民族习惯称呼。“珞巴”是藏语译音,“巴”是“人”的意思;而“珞”意为“南方”。 20世纪60年代以前,珞巴族自己没有关于本民族的统一族称,而...
年年春打六九头,烟火爆竹放未休。五彩旌旗喧锣鼓,围看府尹鞭春牛。 清嘉录》载:『先立春一日,郡守率僚属迎春娄门外柳仙堂,鸣驺清路,盛设羽仪,前列社夥,殿以春牛。观者...
火树银花不夜天,游人元宵多留连。灯山星桥笙歌满,金吾放禁任狂欢。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称『元宵』。道家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早在汉代已有庆贺元宵之俗...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回回”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北宋的文献里,它所指的是唐代以来居住在安西(今新疆南部及葱岭以西部分地区)一带的“回讫人”(回鹘人)。“回回”和“回鹘...
捉弄米粉状蚕丝,内藏吉语待尔食。喜得佳兆虽自设,依然欢乐不可支。 宋杨万里有《上元夜里俗粉米为蚕丝,书吉语置其中以占一岁之祸福,谓之蚕卜,因戏作长句》诗:『今年上元...
壮族,源于我国南方古代百越族群的西瓯、骆越部族,是壮族地区的原著民族。在旧石器时代,今之壮族地区就有古人类在活动;新石器时代的桂林甑皮岩人(距今一万年前)是至今我国...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这是一个被民族史料和世人所遗忘的古老部落,仅6000余人。他们以惊人的族群意识和对生存环境的特殊认知,建构起了独特的生命密码和民族品格。 这是一...
族称 有自称和他称两种。畲族自称为“山哈”,“哈”畲语为客人,“山哈”是指山里客人的意思。畲族原分布在闽、粤、赣三省结合部。元、明、清时期,从原住地陆续迁徙到闽东、...
“鄂伦春”为民族自称,意为“使用驯鹿的人们”,或者意为“山岭上的人”。“鄂伦春”这一名称在清朝文献中多为“俄尔吞”、“俄乐春”、“鄂鲁春”、“俄罗春”或者“俄伦春...
据民族学家和历史学家的综合考察,水族自称“虽”(sui),系由古代“百越”中的一支“骆越”(liao)发展而来,最早应居住在邕江流域,溯龙江而上,跨黔桂边境北迁,定居于今之三都...
在50年代初期,京族曾称为“越族”,巫头、内心、澫尾三岛曾分别建立越族自治乡。1958年5月1日建立东兴各族自治县(1978年12月25日改名为防城各族自治县,今又改称防城港市,并升格...
据历史传说和汉文史籍记载,景颇族来源于古代的氐羌族群,其先民最早生活在青藏高原南部名为“木札省腊崩”(意思是“天然平顶山”)的山区,后来南迁到云南西北部,怒江以西的...
“德昂”是该民族的自称。“昂”在德昂语里意为“岩洞”;“德”为尊称的附加语。相传,德昂族的祖先曾居住在山洞里。“德昂”这一自称,是对其先民居住岩洞历史的反映。德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