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节气预示着炎热的暑天即将结束。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秋凉籽黄。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今日处暑。处,此处读第三声,表示去也,暑期至此而止。 处暑节气预示着炎热的暑...
【编者按】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夏日溽热难耐,气温直逼40摄氏度,动辄大汗淋漓。如此炎热,不妨在家中饮茶读帖消暑。 王羲之《今日热甚帖》 释文: 今日热甚,足下将各勿...
神探捕巨盗:一次不寻常的寒食祭扫 唐代牛肃在他所撰写的《纪闻》一书中讲了这么个故事: 武则天曾经赏赐给太平公主两盒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公主将其藏在库中,等到一年多后...
炒可以说是当今中国烹饪的主要手法。无论是平民日常佐餐下饭的用菜,还是国宴菜谱上的佳肴,大多是用炒或炒的变形的烹饪法烹制而成的。正是1500年前出现的炒奠定了往后中国菜肴...
一生多病的曾国藩,历尽惊涛骇浪,终于在同治十一年(1872)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享年62岁。这个寿数,在今天看来也许并不算高,但在一百多年前,这已经超过了当时国人的平均寿...
宋代狮枕 古人在消夏中涉及不少器物,宋代的黄庭坚《和李文伯暑时五首》诗中咏夏天就有扇、麈尾、石枕、蕲簟和葛幮五种。扇和枕较普遍,麈尾是形似树叶的拂具,蕲簟是竹席,葛...
资料图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
...
资料图:西安入伏热浪持续,图为泛舟避暑的民众冀浩凡摄 中新网北京7月12日电(上官云)今天起,高温高湿的三伏天正式开始,民间称之为入伏,面对着湿热的气候,饮食更是大家关心...
天气炎热并未因立秋有所缓解。在北方,一般早上和晚上会变得凉快。这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差的人容易罹患多种疾病。同时,经过盛夏的暑热熏蒸,此时正是身体恢复的最佳时机,...
原标题:道医相融:道教药食养生文化撮议 有学者认为:在长达一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道教与传统医学形成了一个互融互摄、相互促进的双向作用机制。道医相融贯穿于中国传统道教...
2003年11月,国际自然医学学会向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正式颁布了世界第五个长寿乡的证书,中国广西巴马县被国际公认为五大世界长寿乡之一。随着世界养生学持续升温,广西...
8月18日,上海笔墨博物馆举办近现代上海中医名家处方书画文献展,展出一批近现代上海中医名家的处方、书画作品及历史文献。展览展出的方笺多达400多张,有的装裱集册,有的散页...
尽管立秋已经一周,但最高气温持续徘徊在三十几摄氏度,依旧让人热得遭不住。还没出三伏天,无论高温模式是蒸煮还是烧烤,许多人都离不开凉风习习的空调。 那么,古人是如何纳...
《红楼梦》中的富贵闲人们,过得是非比寻常的精致。装饰打扮、庭院长廊,哪一样都是美轮美奂,吃的自然也是色香味俱全。且看看那些养眼又养胃的美食是如何做出来的? 茄鲞 (...
农历六月初六,是一年里最有名的洗晒日。 这个时间,在江南地区,一般来说黄梅雨季已出、三伏炎天正入,为了防霉防蛀,做两件事情正当时晒和洗。晒之事,可以晒衣、晒书、晒经...
清晨或黄昏,站在十一层顶楼阳台上极目北望,但见天色青灰,寒烟苍翠。簇拥的暗绿中,隐约着古船似的屋宇飞檐。 天已大寒,岁近年关。 年关这词,实在太妙。简单的组合里,时...
佛教中有这么几种神鸟:他们通常长着人的相貌,但是却具有鸟的特征,比如背上长翅膀,身上长羽毛,要么鸟面人身,要么人面鸟身。有的体型巨大无比;有的声音美妙绝伦;有的又...
1935年5月至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长征路过汶川,曾在绵虒地区建立苏维埃政权,涂禹山曾为中共汶川县第一个县的办公地点。同时,绵虒发生过板桥关战斗、岭岗战斗,在此留...
位于和平村下方200余米处,地坎断面暴露出含苞欲放陶扯火灰层,层分三叠:最下层所含为夹沙灰陶扯,片质粗松,为候极低,断定了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层所含灰色陶片,其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