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 [其它] 礼教的社会功用与现代复兴 2022-11-11

    何谓礼教? 何谓礼教?狭义的“礼”指礼仪,所以狭义的“礼教”指礼仪教化,与“乐教”并提。广义的“礼”指礼乐,所以广义的“礼教”指礼乐的教育、教化。礼教和名教一定程度...

  • [其它] 朱汉民:书院的学术精神对现代人才培养的启示 2022-11-11

    晚清时期,在中国教育史上延续千年的书院被突然废弃,许多有识之士惋惜不已,就连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也感慨说:“书院之废,实在是吾中国一大不幸事。一千年来学者自动的研究...

  • [其它] 朱汉民:中华文明哪些思想理念将会影响现代中国和未来世界 2022-11-11

    9月27日,在第七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上,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朱汉民教授发表了题为“思想理念、基因谱系与中华文明生命力”的报告。 朱汉民说,中国延续五千年之久的古老文明,究竟...

  • [其它] 今天传统书院如何继续发挥文化教育功能? 2022-11-11

    图片源于网络 中华文化是一种具有人文精神的文化,其最大特点是重视教育。中国书院经历了1000多年的办学历程,是中华文化的典范,凝聚了中华人文精神传统,形成了一套具有浓郁...

  • [其它] 张岂之: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作用 2022-11-11

    中国古代的儒学思想是一种理论化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不是一尊不动的石像,也不是静态的、抽象的、呆滞的同一,而是个“和而不同”的、具体的、流动的发展过程。作为历史范畴的...

  • [其它] 张岂之:努力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 2022-11-11

    内容提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从思想观念方面看,“道法自然”“以民为...

  • [其它] 张岂之:谈“学术生命” 2022-11-11

    这里所讲“学术生命”是指学者个人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坚持学术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来决定这种“学术生命”呢? 年龄吗?有这个问题。当一位学者进入老年,身体和思维能力日益衰弱...

  • [其它] 张岂之:探索江南文脉整理研究新契机 2022-11-1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江南文脉历久弥新,江苏文化典籍和文化巨匠灿若星河。从历史发展的眼光看,江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江南文脉的传播和传承有其深厚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江...

  • [其它] 张岂之: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 2022-11-11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对于发展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 [其它] 张岂之:“道”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 2022-11-11

    《说文解字》:道,“所行道也”。用白话文解释,即人们所走的道路,直达的大路叫作“道”。《现代汉语词典》:道作名词时,指道路;方向,方法,道理。 “道”是中华传统文化...

  • [其它] 张岂之: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源流 2022-11-11

    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研究并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是必要的。这里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儒家经书所宣扬的“人学”,使中国人很早就对本民族的文化有了认同...

  • [其它] 吴光:我的阳明学研究行迹 2022-11-11

    本人自1981年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分配到浙江省委党校执教并于1984年调入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担任所长开始,长期从事阳明学派资料的整理和阳明学的义理研究,也参与了一...

  • [其它] 郭齐勇:阳明心学的世界影响与当代价值 2022-11-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学习王阳明思想的重要性。王阳明的一生很短暂,仅有五十七年,但他留给世人的财富却是无穷的。阳明心学要旨主要包括:心即理...

  • [其它] 郭齐勇:“我这四十年:感恩老师和同学” 2022-11-11

    编者按: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已整整四十年。这四十年,不仅仅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四十年,也是锐意进取、成长蜕变的四十年。正值教师节节日之际,澎湃新闻记者采访了郭齐勇...

  • [其它] 探寻中国哲学的源头活水 2022-11-11

    资料图片 萧萐父(1924-2008),祖籍四川井研,出生于成都,哲学家与哲学史家,中国哲学史学科的重要建设者之一。194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1951年至1955年任华西大学、四川医学院...

  • [其它] 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哲学 2022-11-11

    “中国哲学”一般指“哲学”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中国哲学史”。然而,仅仅从知识系统或学科分类的视点去看待“中国哲学”,又是不完备的。“中国哲学”至少有两个...

  • [其它] 郭齐勇: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 2022-11-11

    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尙在过程之中,实现“中国梦”有若干前提条件,其中之一是要认识中国文化自身的价值与意义。我们的文化底蕴是我们实现理想的土壤,这就需要“文化认同”、...

  • [其它] 郭齐勇:近50年中国哲学史研究涌现的新议题和新贡献 2022-11-11

    【导读】1982年衡阳召开“王船山学术思想讨论会”,郭齐勇和学长、同学随着导师萧萐父前往,亦随师拜访张岱年、石峻、任继愈、冯契等老先生、老前辈,并结识了他们的弟子;19...

  • [其它] 郭齐勇:中外生死智慧与儒学的生死观 2022-11-11

    按:本文为郭齐勇先生2009年9月11日演讲于佛山市图书馆实录。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好!谢谢各位周末的晚上听我聊聊关于生命与死亡的问题。我今天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外思...

  • [其它] 东方朔:杜维明的“社群”概念 2022-11-11

    杜维明先生是现代新儒家中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一位学者。 杜先生对儒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而他所提出的许多主张也已然构成了今天有待于我们作进一步研讨的课题。对杜先生的思想学...

  • 首页
  • 上一页
  • 331
  • 332
  • 333
  • 334
  • 335
  • 336
  • 337
  • 338
  • 339
  • 340
  • 341
  • 下一页
  • 末页
  • 69513890
栏目列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