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
黄桂秋(1906—1978)是别辟蹊径的京剧黄派旦角艺术创始人。他曾拜陈德霖为师,早年多与京朝大角杨小楼、余叔岩、高庆奎、马连良等合作演出。后去南方,以《别宫祭江》获得“江南第...
本周末,“杨韵新声”—杨少彭杨派京剧专场将献演于天蟾逸夫舞台。专场包括周六夜场由杨少彭、王越、窦晓璇三位主演的京剧《伍子胥》,以及周日夜场的《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
当一束光投射到巨型军盔浮雕上悬挂的宝剑时,我的灵魂深处微微一颤,历史上无数刀光剑影无不警示着后人,舞台上强烈的浩瀚杀气扑面而来,压抑着每一位观众…… 好比一幅画,观...
当下的京剧演出,几乎成为老生和青衣演员的天下,而花旦、花脸、小生、老旦、小花脸、武行相对较少。这其中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人才、市场等因素。 每逢节庆,京剧界总会举办...
从京剧发展的历程来看,在文化意识和美学精神方面,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古代意识时期。从京剧形成到清末,即“前三杰”至“后三杰”活动期,京剧的内容和形式主要受到古典美...
水袖功是中国京剧的特技之一。水袖是演员在舞台上夸张表达人物情绪时延长、放大的手势。 水袖的姿势有数百种,不胜枚举。如:掷袖、抖袖、拂袖、挥袖、荡袖、甩袖、背袖、抛袖...
《贵妃醉酒》描写杨玉环受唐明皇宠幸,偶而见疏,在百花亭独饮,沉醉自怨,是家喻户晓的传统剧目,也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拿手杰作。至于来源,其说不一,无法确考。我认为...
《霸王别姬》是梅派戏的经典剧目,至今梅派传人久演不衰,也是最能代表梅大师艺术追求的一出戏。 这戏最初名《楚汉争》,是杨小楼的新编剧目,他演项羽,高庆奎演刘邦,尚小云...
京剧,这一诞生在中国的精妙艺术,是人类艺苑中当之无愧的瑰宝。2006年京剧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 京剧舞台上,生旦净丑,唱...
“什么最能代表中国?”当外国朋友碰到这个问题时,恐怕很多人会想起中国的国粹京剧。而在京剧这门高雅、华美的艺术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已故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功不可没。尤其...
如何能让京剧原汁原味儿的传承?这是一个需要严肃思考的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了,我们能感受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演出能在报纸的夹缝中登上“豆腐块”大的一篇文章,都是...
导语: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它作为创造...
京剧服饰文献,我所见最早的是故宮博物院藏品中,两册绢本工笔设色《戏曲人物画》,共一百幅。纵40.1公分,横27.8公分。原藏于寿康宫的紫檀大柜中,寿康宮在清代最后一位居住...
旦行中有青衣(正旦)、花衫、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 旦行里最主要的一类是青衣。青衣还有一个名称叫正旦,扮演的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物。大多数是贤妻良母,或...
戏剧舞台的场景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不可避免地要处理虚与实的关系。话剧采取写实的方法,要演《雷雨》就让观众看到一个逼真的周公馆。而京剧沿袭的是写意的道路,舞台上只有...
京剧净行中分为正净(重唱功 ,称铜锤 、黑头)、架子花(重工架)、武二花、摔打花、油花(一称毛净)。 正净一般是以唱工为主,所以又叫唱工花脸。唱工花脸还有两个专门名称...
唱腔分类 京剧主要分为“西皮”与“二黄”两大类。 常见剧目中,有《四郎探母》,杨延辉唱的“未开言不由人泪流满面”就是老生的“西皮导板”,铁镜公主唱的“夫妻们打坐在皇...
“京剧是‘角’的艺术,剧团里没有‘角’就没有市场。其实这与现在的电影、电视市场雷同。” 京剧可谓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代表,在其2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降生了一批又一批的精品...
京剧丑行中分为文丑(分方巾丑、袍带丑、老丑、茶衣丑,并兼演彩旦、婆子)、武丑(又称开口跳)等。 丑行都是在鼻梁上用白粉涂一个粉块。这白粉的块,也有几种不同的形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