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冯骥才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 读人,比读其它文字写就的书更难。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 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
最近看到几起校园霸凌事件,每到此时,心里总是感到非常压抑。受欺凌孩子的身体和心灵都将不可避免地留下难以抹去的创伤和阴影,他们的父母也会因为未能保护孩子而感到深深的...
人生含百味。有人说,人生如粥,温润平淡;有人说,人生似药,苦口利病;亦有人说,人生若汤,幽远醇厚。可无论人生呈现出哪种滋味,这滋味都必然是在悠悠岁月中亲身经历而得...
文/中国风文化 经典一词在古是指“经”和“典”。一般来说,“经”主要是南宋以后形成的“十三经”。是科举考试的基础内容。如果说经书用于立论,史书则是进行佐证,提供思路...
《朱子治家格言》里讲家规,说“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朱子家规(资料图 图源网络) 这句话提醒我们, 家道、家规的建立,一定要从父母、长辈自身做起。 “长幼内外”,就...
文/王素绚 《围炉夜话》中说:“甘受人欺,定非懦弱;自谓予智,终是糊涂。” 甘受人欺,定非懦弱(资料图 图源网络) 忍让不是懦弱,用消极的态度逃避是非争执,人在气头上的...
文/唐浩明 2013年诺基亚的衰落以及裁员,让世人感到可惜:“曾经的手机公司王者就这么殒去”,不过,这些被裁员工并没有一蹶不振,他们利用自己在技术方面的积累,随后组建了无...
文/王素绚 《围炉夜话》中有一句话,“看书须放开眼孔,做人要立定脚跟。”这句话说的是, 读书必须具有高远的眼界,才能高瞻远瞩,具有良好的判断力,以广泛吸取知识;做人要...
文/唐东辉 徐复观(19031982),湖北浠水人,师从熊十力先生,与牟宗三先生、唐君毅先生比肩而立,号称熊氏的三大弟子,是新儒家第二代学人的代表之一。他一生英勇无惧,对文化界...
养生,有多种方式,比如写书法、做运动、旅游,比如药物滋补,比如食物摄取。其实,还有一种最简单,最有效,却最为我们忽视的养生方法,那就是读书。 最为我们忽视的养生方法...
文/曾国藩读书会 王阳明家规的核心是良知教育,主张“ 蒙以养正 ”,把勤读书、早立志、学做人、做好人作为家规教育的重中之重。 曾国藩(资料图 图源网络) 由于长年在西南边疆...
家训是我国家庭教育所特有的一种文献形式,是我国古代历代家长为了教育子女而专门撰写的训诫、家规、家书等,这些家训往往浓缩作者丰富的人生体验,饱含深厚的爱子之情,具有...
文/诗词君 这年头要懂一个人,似乎很困难,所以也常有人感慨:人心不古。 古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如何识人(资料图 图源网络) 是不是在相对单纯的古代,这事就真不难? 古人最令后...
文/金戈、翁宏业 晚清外交官刘芝田 脚踏实地不图虚名 刘芝田故居(资料图 图源网络) “人生世间,凡物受用有尽,唯善根受用无尽”、“立身务必奋志努力以求上进,不可徒袭虚名...
文/儒风大家 “以身观身,以心度心”来自白居易说过的一句话: 以心观心 以身度身(资料图 图源网络) “夫恕己及物者无他,以心度心,以身观身,推其所为以及天下者也。故己欲...
文/季羡林 知足知不足 曾见冰心老人为别人题座右铭:“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言简意赅,寻味无穷。特写短文两篇,稍加诠释。先讲知足知不足。 知足知不足(资料图 图源网...
文/唐东辉 在《读 法(上)》中,我们学习了前三法,一是要平心易气,阙疑存惑,观圣人意,切己体察;二是要先通文义,再求深意;三是要深求玩味,自然有得。下面,我们接着学...
每个人都想在人生旅途中一帆风顺,比如钱财不缺、家庭和睦、健康长寿等等,但是很少有人能事事如意。很多人都相信命运的存在,人们也常说我运气好不好、某人很有福气等等。那...
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师和榜样,很多孩子的言行举止都是来自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其实,孩子看似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是同一屋檐下,孩子与父母的依恋关系建立的如何,夫妻两人之...
谦退保身(资料图 图源网络) 谦退保身 谦恭退让是保身的第一方法。 《易经》八八六十四卦,只有一卦,就是谦卦,六爻皆吉;其它六十三卦都是有好有坏,没有大吉大利。 一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