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演讲】石计生:台湾歌谣之路:从许石、郭一男与「日本歌谣学院」谈起 时 间:2015年3月6日(周五)14:00-16:00 主 讲 人:石计生(东吴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地 点:国立台湾文学馆2F第一会议室(台南市中西区中正路一号) 主办单位:国立台湾文学馆 联 络 人:Tel: (06)221-7201#2314 连结网址:http://www.nmtl.gov.tw/index.php?option=com_events&task=view_detail&agid=536&Itemid=2&catids=2 内容简介: 【台湾歌谣专题演讲】 位于东京的「日本歌谣学院」,是1930-60年间影响台湾歌谣甚巨的民间歌手与音乐养成学校,学制分为「就学组」与「函授教育组」。台湾曾经负笈前往留学的「就学组」包括许石与吴晋淮、而接受过「函授教育」的有郭一男等,均是台南人。本演讲将以台湾歌谣战后先驱作曲家许石和民间歌仔本印制家、亚洲唱片吉他手郭一男为起点,及吴晋淮、纪露霞、洪一峰和文夏等歌坛巨星的歌曲,探究近百年来台湾歌谣之路。这条道路,上溯至1930年代陈君玉的以「流行小曲」开创台湾歌谣的展望,下溯至1970年以来的「日歌台唱」混血歌与原生创作曲之争,汇聚成为今日江蕙封麦抢票的歌谣洪流。 本讲座将从〈安平追想曲〉、〈关仔岭之恋〉、〈心酸酸〉、〈旧情绵绵〉、〈黄昏的故乡〉等美妙隽永的声音中,展开对台湾歌谣的历史文化探究之旅。从台南到台北,我们追踪许石、郭一男的时代,活跃于深具流行音乐历史厚度的台南与台北大稻埕,以及艋舺与城内/西门町一带台北三市街的台湾歌谣,如何透过跨时空、跨区域的「准全球化」现象,发展出具时代盛行曲之姿的「大杂烩混血歌」流传样态,跨界至日本演出,在东亚彰显出多元且丰富的台湾主体性。 主讲人简介: 石计生教授(东吴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东吴大学GIS创造力暨产业育成中心主任、东吴大学人文社会学院社会地理信息系统(SGIS)中心召集人。 研究领域为艺术、音乐社会学、都市社会学、社会学理论与社会地理信息系统。尤致力于六○年代台湾歌谣的个案分析、粉丝文化、歌仔本与城市历史地理探究,特别是流行音乐经典歌手与城市空间的数字人文典藏与应用;近年来将触角延伸至三○年代的东亚,特别是战后初期的日本与中国的上海,探讨台湾殖民/后殖民历史里跨越国界之城市音乐空间与社会诠释比较研究。 自由入场,不需事先报名,欢迎踊跃参加,全程参与者,由主办单位核发研习时数2小时。 ☆活动会场内禁止吸烟、饮食及嚼食口香糖,未经许可禁止录像、录音及摄影。 ☆场次、时间、地点可能视实际状况有所调整,请依活动现场及网站公告为准。 ☆详细活动信息,请上国立台湾文学馆网站 http://www.nmtl.gov.tw/。 ☆洽询电话:06-2217201分机2314(黄小姐) 9、【演讲】荒木达雄:从明末清初江南出版业看《水浒传》版本问题 时 间:2015年3月12日(周四)15:00-17:00 主 讲 人:荒木达雄(ARAKI Tatsuo,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候选人) 地 点:国家图书馆行政区一楼188会议室(台北市中山南路20号) 主办单位:汉学研究中心 联 络 人:洪先生,Tel: 23619132#353;E-mail: ccsenews@ncl.edu.tw 内容简介: 【汉学研究中心寰宇汉学讲座】 本文就来历不明而曾经引起争论的《水浒传》版本「天都外臣序本」,从文本和出版文化之两方面加以分析进而试图阐明其在《水浒传》版本传承史上的位置。 「天都外臣序本」是现藏于北京·国家图书馆(旧称北京图书馆)的一百卷一百回本《水浒传》。1950年代后半至1980年代学者对此版本议论纷纷。有些人主张此即为沈德符所说的「天都外臣序本」,并认为是现存一百回本《水浒传》中最早的完本。对此,也有些人却否认是「天都外臣序本」,并认为不过是清代书肆模仿明代版本做的。 无论此版本的封面、序文、文本,都看不到刊行者信息。该书中夹有一些版心下方刻有「石渠/阁补」或「康熙五年/石渠阁补」字样的版木。因此,依照这个有关该书出版的唯一线索来称此本为「石渠阁补刻本」,似较为合理。 我的演讲不讨论叙文的真伪问题,采取其它途径讨论此版本的性质。 一是文本比对法。我将石渠阁补刻本与容与堂刻「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一百卷一百回、「忠义水浒传」二十卷一百回残卷两部做了部分文本之比对。就其文本而言,此三者几乎一致,属于同一个版本系统无误。不过,三者之间的确存在一些文字增减、替换现象。经过再进一步分析这些差异,得知石渠阁补刻本文本具有其它两者文本中间性特征,而石渠阁补刊本很有可能保留早已失散的早期版本的部分文本。很可能与已经散佚的容与堂本之原刻本有密切关联。可是,只有文本特征尚不足证明石渠阁补刊本底本是比容与堂刻本还早的刊本,也不能阐明补刻部分的文本是否保持其原版。 第二种方法以明末清初出版业研究角度切入。我们从「康熙五年石渠阁补刻」字样得知其原版应当为康熙五年以前所刊刻的。能够找出自「水浒传」版本问世的明代后期至清朝康熙年间名叫石渠阁的书肆所印行的古籍版本,就对书肆石渠阁的理解会有很大帮助。 经过调阅图书馆藏书,我已发现明末清初版本中的确有具备「石渠阁补刻」标示的版本。从这种标示入手,选出一些很可能与「补刻水浒传的石渠阁」同一家书肆所印行的一些书籍。由此可以确定如下信息:明末清初江苏句容蒋氏确有名叫石渠阁的书房或书肆;最晚明末天启年间已有蒋氏石渠阁存在。石渠阁此时是否已成为书肆经销不得而知,亦无法确定康熙以后活动之有无。最晚在明末崇祯年间就有蒋式自家编纂的书籍;明朝天启年间,石渠阁主人蒋时机参与南京文艺交流圈,因而与南京的出版人、文人联合编纂并出版书籍。清初有名叫蒋先庚的人,也以撰写、编辑、校订、增补、注释、序跋等多样身份积极参与石渠阁的出版事业,唯他是否石渠阁主人却不明确。蒋时机、蒋先庚两人可以说是明代「山人」之一分子,康熙年间书肆主人则为蒋云华。由此得知,石渠阁无疑是由几代姓蒋的人继承下来的书房;虽然后来出版不少自家编写的书籍,但购得该书肆曾出版的书籍的版木,加以重印出版,始终是其出版活动中的重要部分。此时,若有需要将部分板木修补或重刻而插进原版的情况。原版大多是明万历年间的畅销书。笔者认为不少版木极可能是透过万历天启年间曾有交流的南京文人圈的人际关系得来的。「水浒传」也可能是其中之一部。 很遗憾的是,笔者尚未能找出还没经过石渠阁补刻的原本可与石渠阁所补刻的文本对照。不过,透过现在能看到的石渠阁补刻本的版本模样,笔者认为基本上可以相信石渠阁的补刻没有大幅度窜改原版文本。 总结如上状况,笔者认为,石渠阁补刻本《水浒传》是从以明末南京为中心的出版人交流中所得来的明末(笔者认为可能是万历年间)板木加以补修而成的。其补刻基本上保持原版的文字。此状况亦与从文本比对所得出的结论吻合。 主持人:高桂惠(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 10、【演讲】李文良:土地控制以及地方历史:作为清代台湾史课题的契约文书论 时 间:2015年3月14日(周六)10:00-12:00 主 讲 人:李文良(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地 点:国立台湾图书馆4楼4045教室(新北市中和区中安街八十五号) 主办单位:国立台湾图书馆参考特藏组 联 络 人:陈先生,Tel: 02-2926-6888 #4221 连结网址:http://www.ntl.edu.tw/ct.asp?xItem=41626&ctNode=338&mp=1 内容简介: 本演讲为国立台湾图书馆「台湾学系列讲座」3月场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