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索引(通检、引得) (一)引得 312、《艺文志二十种综合引得》,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编,1933年出版,四册;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精装三册。这是利用史志书目的极有用的索引。它将十五种艺文志和五部禁毁书目所收先秦至清末四万余种图书按书名和作者编成综合索引,并附笔划检字,甚便检查。现将二十种艺文志或书目列名如下:(1)《汉书艺文志》一卷,(汉)班固(八史经籍志本)。(2)《后汉艺文志》四卷,(清)姚振宗《适园丛书本)。(3)《三国艺文志》四卷,同上。(4)《补晋书艺文志》六卷,(清)文廷式(长沙铅印本)。(5)《隋书经籍志》四卷,(唐)长孙无忌等(八史经籍志本)。(6)《旧唐书经籍志》二卷,(后晋)刘昀等(同上)。(7)《新唐书艺文志》四卷,(宋)欧阳修等(同上)。(8)《补五代史艺文志》一卷,(清)顾怀三(广雅丛书本)。(9)《宋史艺文志》八卷,(元)托克托等(八史经籍志本)。(10)《宋史艺文志补》一卷,(清)卢文弨(同上)。(11)《补辽金元艺文志》一卷,同上。(12)《补三史艺文志》一卷,(清)金门诏(同上)。(13)《补元史艺文志》四卷,(清)钱大昕(同上)。(14)《明史艺文志》四卷,(清)张廷玉等(同上)。(15)《清史稿艺文志》四卷,朱师辙等(清史稿本)。(16)—(19)《禁书总目》、《全毁书目》、《抽毁书目》、《违碍书目》(咫进斋丛书本)。(20)《征访明季遗书目》,(清)刘世瑗(国粹学报七卷八期)。 313、《佛藏子目引得》,三册,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1933年出版.是综合日本1881—1885年弘教书院刊大藏经、1902—1905年藏经书院刊大藏经、1905—1912年藏经书院刊续藏经、1922—1933年大正一切经刊行会刊行大藏经而编成。引得分三种:撰译者引得,梵音引得,经品名引得,极便检索。 314、《道藏子目引得》,翁独健编、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1935年出版。该引得除《道藏》外,兼收《道藏阙经目录》、《道藏辑要》二书。引得分四种:分类,经名,撰人,史传(史传引得乃道藏中仙道传记之引得)。这是查检道经之重要工具书。 315、《周礼引得》,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1940年出版。以《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岳氏刊本为准,摘取原书重要字词列目,下引包含该目的句子,后标该句出现的卷、页、面。各目按中国字庋撷编排,附笔划和拼音检字,查考便利。又附《各版周礼卷页推算法》,以便查找其他版本。所附注疏引书引得,以《十三经注疏》本为准。 316、《周易引得》,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1935年出版。编纂体例同《周礼引得》。附经过标校的《周易》原文。 317、《仪礼引得》附注疏引书引得,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1932年出版。《仪礼引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徐氏复宋本为准。所附注疏引书引得,编纂体例亦同《周易引得》。 318、《礼记引得》,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1937年出版。以上海锦章书局1926年影印江西南昌府学本《十三经注疏》的文字为准,凡名词及较重要的动词、形容词皆列为目,下引含有该目的句子,句后标明篇、节。各目按中国字庋撷编排,附笔划和拼音检字,查考便利。又附《礼记篇次、节数表》和《开明版礼记节数与他版礼记页数互推法》,以便查找其他版本。 319、《论语引得》,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1940年出版。引得和标校经文均以上海锦章书局1926年影印《十三经注疏》本为准。引得以原书一句为主,逐字或词排列,字或词下皆缀原句,句后皆标页次、篇次。引得按中国字庋撷编排,附笔划和拼音检字,查考方便。附经过标校的《论语》原文。 320、《孝经引得》,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1950年出版。以渭南严氏重刻唐玄宗御注宋相台本为准,编纂体例同前《论语引得》。附经过标校的《孝经》原文。 321、《孟子引得》,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1941年出版。以上海锦章书局1926年影印《十三经注疏》本为准,编纂体例同前《论语引得》。附经过标校的《孟子》原文。 322、《荀子引得》,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1950年出版。以王先谦《荀子集解》为准,编纂体例同前《论语引得》。附经过标校的《荀子》原文。 323、《庄子引得》,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1947年出版以郭庆藩《庄子集释》为准,编纂体例同前《论语引得》。附经过标校的《庄子》原文。 324、《墨子引得》,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1948年出版。引得和标校原文均以孙诒让《墨子间诂》为准,编纂体例同前《论语引得》。附经过标校的《墨子》原文。 325、《白虎通引得》,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1931年出版。以《四部丛刊》影印元大德本为准,并参考卢文弨校刻《抱经堂丛书》本。条目按中国字庋撷排列,以词列目,下注该词所在句子;词目按首字笔划编排,一词多见的,则按原书卷、页顺序排列。前有各目首字的法文英文拼音检字,以便不习惯用汉字笔划检字者。 326、《毛诗引得》,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1934年出版。以上海锦章书局1926年出版的《十三经注疏》本为准。标校经文逐篇皆用号码标明。引得以句为主,逐字分列,每字之下皆缀原句,后注页、篇、章。引得按中国字庋撷编排,书前附笔划和拼音检字,查考便利。附经过标校的《毛诗》原文。 327、《杜诗引得》,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1940年出版。以嘉庆间翻宋刻《九家注杜诗》为底本,补遗据扫叶山房1921年石印仇兆鳌《杜诗详注》增入。全书分为三册:第一册是序、叙例、笔划检字、拼音检字、中国字庋撷、杜诗各本编次表、杜诗各本逐卷章次起迄表。第二册是《九家注杜诗》全文和补遗,每题依次用数码标明,诗句亦依次编号。第三册是引得(附补遗引得于后),逐字或词排列,字词后皆缀原句,句后标明出处,即见于第二册的卷、页、行次;诗前有序,仅作人名、地名引得,其他从略。引得按中国字庋 撷编排,有笔划和拼音检字,查考便利。 328、《说苑引得》,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1931年出版。引得以《四部丛刊》本为准,并参考了卢文弨《群书拾补》中的《说苑》校勘记。这是一部词条引得,即摘取原书中的重要词语列目,目下注该词所在句子。全书按中国字庋撷编排,附有笔划和拼音检字以助查检,又附《各版说苑推算法》,以便查找其他版本。 329、《文选注引书引得》、《文选篇目及著者引得》,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1937年出版。引得以《四部丛刊》本为准,编纂体例同前《说苑引得》。 330、《世说新语引得》,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1933年出版。引得以《四部丛刊》本为准,编纂体例同前《说苑引得》。 331、《春秋经传引得》,燕京大学学引得编纂处1937年出版。引得和标校经传全文,以上海锦章书局1926年出版的《十三经注疏》本为准,全书分为四册。第一册是经过标校的经传全文,依鲁十二公分为十二篇,每篇又按年为章,章内分段,段皆用数码标明。经传文的排列,首经文,次公羊传、谷梁传、左氏传。经传文异于校勘记的,另列异文。第二、三、四册是引得,以经传文的一句为主,逐字或词列目,字词下皆缀原句,句后标明见于标校经传文的页码,以及篇、章、节,节后则别以经、公、谷、左。全书按中国字庋撷编排,附有笔划和拼音检字,查考便利。附经过标校的《春秋》原文。 332、《史记及注释综合引得》,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1947年出版。引得依据1903年上海同文书局《二十四史》本,它包括了有名的三家注,即刘宋裴駰《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此外,还收录了日本泷川龟太郎的《史记会注考证》。这是一部词条引得,它摘取《史记》及上述注释中的人名、地名等重要词语列为目,目下注该词所在句子,句后标明出处。各目按中国字庋撷编排,附笔划和拼音检字。又附《各版史记卷页推算法》,以便查找其他版本。 333、《汉书及补注综合引得》,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1940年出版。引得所用《汉书》本文、唐颜师古注据上海同文书局《二十四史》本,清末王先谦《汉书补注》则据光绪间长沙虚受堂校刊本,编纂体例同前《史记及注释综合引得》。 334、《后汉书及注释综合引得》,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1949年出版。《后汉书》一百二十卷,其中本纪十卷、列传八十卷,!志三十卷,晋司马彪撰,。引得依据上海同文书局《二十四史》本,包括了《后汉书》的原文,以及唐李贤注、梁刘昭注。编纂体例同前《史记及注释综合引得》。但清末王先谦《后汉书集解》这部重要注本未予收入,是一大缺点。 335、《三国志及裴注综合引得》,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1938年出版。引得根据上海同文书局《二十四史》本,包括了《三国志》原文及裴松之注,编纂体例同前《史记及注释综合引得》。 336、《食货志十五种综合引得》,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1938年出版,中华书局1960年重印。司马迁的《史记·平准书》是我国最早的、较为完整的一部经济史,继《史记》而作的《汉书》以下的纪传史,大都仿其体例,把经济列为专题记述,可是改名《食货志》,不再称《平准书》。这里的《食货志》十五种,即《史记·平准书》以及《汉书》、《晋书》、《魏书》、《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新元史》、《明史》、《清史稿》中的《食货志》。引得中《新元史》用1930年重刻本,《清史稿》用1927年排印本,其余用上海五洲同文书局《二十四史》本。引得以十五种《食货志》中的人名、地名、货物名、制度、事件等名词为目,其他编纂体例同前《史记及注释综合引得》。 337、《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引得》,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编1934年版,查找唐代宰相家族的工具书。 338、《四十七种宋代传记综合引得》、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编,中华书局1959年影印。书中采用了一些不属于传记性质的书,如《桐阴话旧》、《万柳溪边旧话》、《宋诗钞》、《北宋经抚年表》、《南宋制抚年表》等,但诗文集和笔记里还保存着不少关于人物的记载,传记引得为了体例的关系又没有采用。 339、《辽金元传记三十种综合引得》,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编。中华书局1959年影印。由于宋辽金元四朝时间上是交叉的,有些见于宋代传记引得的人物,在辽金元传记引得里也能够查到,这两部书有相互补充的作用。书中亦采用了一些不属于传记性质的书,如如《辽诗纪事》、《辽大臣年表》、《辽方镇年表》、《元诗选》、《元行省平章政事年表》等,或为史表,或为诗选、诗话。但诗文集和笔记里还保存着不少关于人物的记载,传记引得为了体例的关系又没有采用。 340、《八十九种明代传记综合引得》,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编,中华书局1959年影印。该索引是查明代人物工具书。 341、《三十三种清代传记综合引得》,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1935年出版。中华书局1959年影印,该索引是查清代人物工具书。 342、《水经注引得》,郑德坤编,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1934年出版。引得以王先谦《合校水经注》为本,分上下两册,以水名、山名、地名、人名为目,目下有注,后注卷叶数,方便查检。编纂体例同前《史记及注释综合引得》。另外,杨守敬的《水经注疏》和《水经注图》,则可以作辅佐。 343、《刊误引得》,侯毅编,燕京大学1934年出版。《刊误》,唐李涪撰,原书五十篇,今存四十九篇,有关唐代典制及社会风俗。引得以《榕园丛书》本为准,编纂体例同前《史记及注释综合引得》。 344、《苏氏演义引得》,侯毅编,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1933年出版。《苏氏演义》,唐苏鹗撰,今本从《永乐大典》辑出,仅二卷,为考证名物之作,引得以《榕园丛书》本为准,编纂体例同《史记及注释综合引得》。 345、《容斋随笔五集综合引得》,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1933年出版。引得以光绪二十年皖南洪氏重刊本为据,编纂体例同前《史记及注释综合引得》。 346、《考古质疑引得》,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1931年出版。《考古质疑》,宋叶大庆撰,原书早佚,清代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辑出七十四条,定为六卷。其书从六经诸史到宋代著述,各为抉摘其疑义,详为考证,颇多前人所未发。引得依据《海山仙馆丛书》本,编纂体例同前《史记及注释综合引得》。 347、《诸史然疑校订附引得》,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1932年出版。《诸史然疑》,清杭世骏撰。校订以《杭氏七种》本为主,校以《知不足斋丛书》本、《昭代丛书》本、《道古堂外集十二种》本。 348、《增校清朝进士题名碑录附引得》,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1941年出版。 349、《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作者引得》,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1941年出版。此为清严可均校辑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引得,据广雅书局本,只有作者索引。 350、《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作者引得》,蔡金重编,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1941年出版。该引得根据1916年丁福保校印《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为底本而编,以全书的作者列为条目,按中国字庋撷法进行编排,作者后注明朝代及其所在卷数。条目中除帝王用朝代庙号、公主用封号外,余均以姓名为主,括其字、号、封、諡诸异名于后。另附笔画和拼音检字,以便不熟悉中国字庋撷法者寻检。 351、《全唐诗文作者引得合编》,林斯德编,山东大学图书馆1931年出版。该引得将《全唐诗》、《全唐文》的作者按笔画编排,甚便检查,但其中颇有遗漏,如卷一五六漏去高若思。 352、《唐诗纪事著者引得》,李书春编。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1934年印行。 353、《太平广记篇目及引书引得》,邓嗣禹编,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1934年印行。引得按中国字庋撷法排列,分书名与题目二种:《书名引得》以书为主,而以各卷某条,及其题目列入之;《题目引得》以题为主,列入卷数条数,而不再列书名。 354、《宋诗纪事著者引得》,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1934年印行。 355、《元诗纪事著者引得》,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1934年印行。 356、《清画传辑佚三种附引得》,洪业辑编,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1934年出版。 357、《藏书纪事诗引得》,蔡金重编,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1937年印行。是检索叶昌炽著的《藏书纪事诗》和伦明著的《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的工具书。《藏书纪事诗》共辑录五代至清的藏书家一千余人的材料。伦明著《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则是叶书的续辑。《引得》将以上二书中的有关条目按中国字庋撷法混合编排,以人名等为主目,下注朝代、字号、籍贯、室名、印鉴及著述选辑校刻诸书名,再注出处;以字号、室名等为见目,只注其所属的主目,不注出处。不会查中国字庋撷法者,另有笔画索引可查。 358、《清代书画家字号引得》,蔡金重编,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1934年印行。 (二)通检 359、《吕氏春秋通检》,巴黎大学中法汉学研究所(北平)1943年编辑出版。以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明本为准,以词列目,下注该词所在句子;词目按首字笔划编排,一词多见的,则按原书卷、页顺序排列。通检前有各目首字的法文英文拼音检字,以便不习惯用汉字笔划检字者;又附《各版吕氏春秋卷页推算法》,以便查找其他版本。 360、《春秋繁露通检》,巴黎大学中法汉学研究所(北平)1944年编辑、出版。通检以《抱经堂校定》本为准,编纂体例同前《吕氏春秋通检》。 361、《淮南子通检》,巴黎大学中法汉学研究所(北平)1944年编辑、出版。通检以《四部丛刊》本为准,并参考1923年商务印书馆的刘文典《淮南鸿烈集释》,编纂体例同前《吕氏春秋通检》。 362、《论衡通检》,巴黎大学中法汉学研究所(北平)1943年编辑、出版。通检以《四部丛刊》本为准,参考黄晖《论衡校释》,编纂体例同前《吕氏春秋通检》。 363、《申鉴通检》,巴黎大学中法汉学研究所(北京)1947年编辑、出版。通检以《四部丛刊》本为准,编纂体例同前《吕氏春秋通检》。 364、《潜夫论通检》,巴黎大学中法汉学研究所(北京1945年编辑、出版。通检以《四部备要》本为准,编纂体例同前《吕氏春秋通检》。 365、《新序通检》,巴黎大学中法汉学研究所(北京)1946年编辑、出版。引得以《四部丛刊》本为准,通检按笔划编排,其他体例同前《说苑引得》。 366、《文心雕龙·新书通检》,巴黎大学中法汉学研究所(北平)编辑、出版。编纂体例同前《吕氏春秋通检》。 367、《战国策通检》,巴黎大学中法汉学研究所(北平)1948年编辑、出版。通检以士礼居仿宋本、即朱姚弘校正本为准,摘取原书中的重要词语列目,按笔划编排,后注包含该词的句子,再标明见于原书的卷、章、页、面。附有法文、英文拼音检字,以助查检;又附《五种战国策卷页对照表》,方便查找其他版本。 368、《山海经通检》,巴黎大学中法汉学研究所(北平)1948年编辑、出版。通检以嘉庆间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为底本,摘取书中的重要词语列目,下注该词所在句子,句后标明见于原书的卷、页、面。各目按笔划编排。附英文、法文拼音检字及《各版山海经卷页推算法》,方便查检。 369、《风俗通义通检》,巴黎大学中法汉学研究所(北平)1943年编辑、出版。本书分为两册,上册是《风俗通义》原文及佚文。原文十一卷据《四部丛刊》本排印;佚文六卷据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卷三十六至四十一,并参酌卢文弨《群书拾补》中的《风俗通义》逸文排印,其中后两卷还根据张澍《风俗通·姓氏篇》(《二酉堂丛书》本)予以增补。下册是通检,编纂体例同前《山海经通检》。 370、《契丹国志通检》,巴黎大学中法汉学研究所(北平)1949年编辑、出版。《契丹国志》,南宋叶隆礼撰。通检依据嘉庆扫叶山房《四朝别史》本为准,编纂体例同前《山海经通检》。 371、《辍耕录通检》,巴黎大学中法汉学研究所(北平)1950年编辑、出版。《辍耕录》,又名《南村辍耕录》,元末陶宗仪撰。通检依据1922年武进陶湘逸园覆元刊本,编纂体例同前《山海经通检》。 372、《大金国志通检》,巴黎大学中法汉学研究所(北平)1949年编辑出版。《大金国志》,传为南宋时金遗臣宇文懋昭撰。通检以嘉庆扫叶山房《四朝别史》本为准,编纂体例同前《山海经通检》。 373、《清代碑传文通检》,陈乃乾编、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收有关文集一千零二十五种,分列碑传主人的姓名、字号、籍贯、生卒年代和碑传文的作者及所载书名、卷数,依碑传主姓名笔划排列。凡明朝人死在1644年(崇祯17年)以后及现代人生在1911年(宣统三年)以前的人,一律收入。是一本研究清代史料和查考清代人物的极有用的参考工具书,可与《三十三种清代传记综合引得》参照使用。另外《清代七百名人传》,蔡丐因编,世界书局1937年版。可以查找清代人物的小传。 374、《尚书通检》,顾颉刚主编,燕京学社1936年出版。为逐字索引。通检以江南书局翻刻相台本《尚书孔传》为底本,把原书所有的字列为条目,按笔画次序,后注包括该字的句子,这些句子又按篇、字先后排列。并标明该字在书中出现的次数和具体位置(篇、页、第几字),极为细密。该书还附有中国字庋撷法、四角号码、拼音三种检字,查检方便。 375、《方言校笺及通检》,周祖谟校笺,吴晓铃编通检,科学出版社1956年出版。扬雄撰的《方言》是我国第一部方言词典。周祖谟的《方言校笺》参考了历代有关《方言》的研究,为一部集大成的善本。吴晓铃的《通检》,对《方言》及其注里的字词均列为条目,按笔划编排,查检颇便。 (三)索引 【经学、史学类】 376、《十三经索引》,叶绍钧等编,属句子索引,于1934年由开明书店初版,当时附《十三经经文》一册,1957年中华书局重印,删去经文,并改正了旧本的一些错误。 377、《四朝学案人名索引》,张明仁编。史学界将《清儒学案》(清代江藩《汉学师承记》、《宋学渊源记》,清人唐鉴《清学案小识》合称《清儒学案》)与《明儒学案》、《宋元学案》又合称《四朝学案》。由商务印书馆和世界书局分别在1936年出版。张明仁编的《四朝学案人名索引》是世界书局1936年出版的《四朝学案》的附录,是检索这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学术家的重要工具书。共收二百多卷书中所载有传及附传学者三千余人,按姓氏笔划排列,亦于1936年出版。 378、《宋元学案人名索引》邓元鼎、王默君编,193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商务印书馆鉴于《明儒学案》已收入《八十九种明代传记综合引得》,《清儒学案》已入《三十三种清代传记综合引得》,故于1936年出版《宋元学案人名索引》。 379、《古今人物别名索引》,陈德芸编、广州岭南大学图书馆1937年出版。 380、《室名别号索引》,陈乃乾编,中华书局1957年重印。 381、《民国以来人名字号别号索引》,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77年编辑出版。 382、《二十五史人名索引》,1935年由开明书店编辑出版,1956年中华书局重版。是查找“正史”中人物传记的主要工具书之一。由于它标明了卷数,因此也可据此在其它版本的“正史”中查找人名。自出版以来影响很大,至今仍是人们查找资料的重要工具书。1977年以后陆续出版的《史记人名索引》等,皆是以它的编制原理为蓝本。 383、《二十五史纪传人名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编1990年版。本书是为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编联合出版的《二十五史》和中华书局出版的标点本《二十四史》、《清史稿》编制。前者在书中标为“上”,后者标为“中”。所录为二十五史纪传和附传中人物、《史记》“世家”中仅收录有专载的人名,《三国志》裴松之注中有事迹始末的人名亦收录。诸史中少数民族传和外国传,则收录其首领及主要臣属。每条下注明册数、卷数,“上”版中总页数、栏数,“中”版的分史页数。因其中标有卷数,亦可供“上”、“中”版外其它版本的正史版本使用。该书采用四角号码检字法,后附《索引字头笔画检字》。 384、《史记人名索引》,锺华编,中华书局1977年出版。是专查《史记》人名,也即查先秦至汉初人物极为重要的工具书。该书系根据1959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史记》校点本编制,以姓名或曾用称谓作主目,其他称谓如别名、字、号、封号、谥号、绰号等附注于后,并一律作为参见条目,可以从不同名称进行翻检,如查先秦人物,可与《史记及注释综合引得》(燕大引得第40号,1947年出版)和班固的《汉书古今人表》配合使用。《史记及注释综合引得》中有关人名的部分,可供查检先秦至西汉初期人名之用。清梁玉绳《古今人表考》、蔡云《人表考补》、翟云升《校正古今人表考》,可供查阅《汉书古今人表》时作参考。日本重泽俊郎的《左传人名地名索引》(弘文馆1935年版),也可查找见于《左传》的先秦人物。 385、《东西汉书姓名韵》,清代傅山编著(山西铅印本),是两汉书的传记索引,是查两汉人物的工具书。可与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编的《汉书及补注综合引得》、《后汉书及注释综合引得》结合使用。 386、《两汉不列传人名韵编》,庄鼎彝编著,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该书辑录两汉书中没有专传而散见于纪表或他人列传中提到的人名,是查两汉人物的工具书。 387、《后汉书人名索引》,李裕民编著,中华书局已于1979年出版。该书系据1965年出版的《后汉书》点校本编制,收录两汉及三国(魏蜀吴)、两晋的人名。两汉以前的人名,凡属纪传追述世系或有重要价值者,也予收录。这是查找汉代人物重要的工具书。所收的人名同样远远超过了《二十五史人名索引》,值得加以重视。 388、《三国志人名录》,王祖彝编著,商务印书馆1956年版,是查三国、两晋和隋代人物工具书。可与燕京大学引得处编的《三国志及裴注综合引得》结合使用。所收的人名同样远远超过了《二十五史人名索引》,值得加以重视。 389、《晋书人名索引》,张忱石编,中华书局1977年版。是查两晋人物工具书。据1974年11月出版的《晋书》点校本编制,收晋代(包括十六国)、三国(魏蜀吴)及由晋入刘宋的人名。但关系到晋代人物世系的古代人名,仍予收录。书中提到的其他古人,均不收录。本索引以姓名或常用的称谓作主目,其他称谓如字、号、小名、绰号、官名、爵名、谥号等,附注于后。为了方便于从各种名称进行翻检,主目后面附注的所有异称,另立参见条目。全书按四角号码检字法排列,后附笔画检字表,极便查阅。 390、《隋书人名索引》,邓经元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是查隋代人物工具书。《隋书人名索引》,据1973年出版的《隋书》点校本编制。该书收录隋代、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北齐北周)以及入唐的人名。纪传中上溯隋代人物世系的人名,不受此限,仍予收录。书中提到的其他古人,均不收录。但《隋书·经籍志》中的作者名,一概全收。所收的人名同样远远超过了《二十五史人名索引》,值得加以重视。 391、《新旧唐书人名索引》,三册,张万起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版。 392、《新旧五代史人名索引》,张万起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393、《宋元方志传记索引》,朱士嘉编著,中华书局1963年版。该索引是查宋、元代人物工具书。作者从三十三种宋元方志中搜集三九四九人的传记资料编成。 394、《十通索引》,商务印书馆1937出版,依据是商务印书馆1935-1937年出版的“十通”合刊本编成。所谓“十通”是指杜佑《通典》、郑樵的《通志》和马端临《文献通考》等古代典章文物资料汇编和考释类著作的统称。该书分为《篇目主题索引》和《分类索引》。前者将“十通”中所载的制度名物、篇章,凡能够独立成为一个名词的,都列为一个条目,按其四角号码编排,然后注明有关记述在“十通”中的位置。后者按“三通典”、“三通志”、“四通考”的范围分为三编,在每一编中,在原书分类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细分,把同类记述的出处集中揭示出来。 395、《大清一统志》索引,商务印书馆年版.乾隆朝官修《大清一统志》四百二十四卷,嘉庆朝重修的《大清一统志》有五百六十卷,内容丰富,特别是县级以下的小地名搜罗较多,对于查考古代地名用处极大。该索引即为检索两书的工具书。 【文学、艺术类】 396、《历代诗史长编索引》,杨家骆编,台北鼎文书局1980年版,共录历代诗人及其交游人物21000多人。 397、《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篇名目录及作者索引》,中华书局1965年编辑、出版。以中华书局《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1958年本为底本,分为《》和《作者索引》两部分。《篇名目录》以朝代为顺序,每个朝代下以作者为纲,下列篇名,后注原书总页码及上、下面。《作者索引》,按四角号码编排;作者姓名后注明朝代和见于原书的卷次、总页码。另附索引字头笔画检字,后注四角号码,以便不熟悉四角号码者寻检。 398、《唐五代人物传记资料综合索引》,傅璇琮等编,中华书局1982年版。该书收录新旧唐书、新旧五代史、元和姓纂、唐诗纪事、唐方镇年表、唐登科记、十国春秋、宋高僧传等83种传记著作中唐五代人物的字、号、别号、绰号、谥号,并于其后括注姓名。分为字号索引和姓名索引两类,分别以四角号码排序。后附《唐五代人物传记资料综合索引引用书表》。1978年,日本东方书店以中华书局1982年版在日本印行。 399、《全唐诗重篇索引》,河南大学唐诗研究室编,河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辑录清编《全唐诗》中重出作品6000多首,作家700余人。后附“姓氏笔画通检”和《关于全唐诗重出作品类型、原因以及辑录情况》。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2009年有经过数位化处理的该书,便于计算机检索。 400、《全唐诗人名索引》,河南大学唐诗研究室编,中华书局1982年版。 401、《全唐诗索引》,史成编,1990年版。此书是为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全唐诗》(包括扬州书局本《全唐诗》和知不足斋本《全唐诗逸》),分为作者索引和篇名索引两部分。作者索引的作者条目下列卷次、页码。作者名下有小传。篇目索引按原诗题目出条。原诗题有异文者,皆列条目并注明。条目以四角号码顺序编列。后附“笔画检字”。 402、《全唐文作者姓名索引》,李之勤编,西北大学教务处1964年油印本。该索引据《全唐文·总目》编制,按作者姓名笔画排列,注明见于原书的卷次,书前有姓名首字笔画检字。 403、《全唐文篇名目录及作者索引》,马绪传编,中华书局1984年版。 404、《全唐文篇目分类索引》,冯秉文主编,中华书局2001年版。该书是为《全唐文》、《唐文拾遗》、《唐文续拾》三书编制的索引,以文献内容性质分类,分别以笔画排序。全书分为人物传记、史事典制和艺文杂撰三部分,共3533人,文章23034篇。人物传记类收录人物的传记、碑志以及传记性文字如祭文、送序、人物赞、个人陈情表等篇目的索引;史事典制类收录诏令、奏议以及记载、论述有关政治、经济、生活等文献,分为政事、职官、选举、食货、礼仪、军事、刑律、营造、边政邦交、释道、农民起义十一部;艺文杂撰类收录经史百家文章,按经史子集分部,再分小类,如“子部”再分为儒家、法家、天文历算、艺术等十五小类。 405、《敦煌遗书总目索引》,商务印书馆1962年编纂出版。 406、《中国敦煌吐鲁番学著述资料目录索引》,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主编,陕西社会科学院1985年版。 407、《杜集书录》周采泉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408、《杜集书目提要》,郑庆笃等著,齐鲁书社1986年版。 409、《杜甫诗集四十种索引》,黄永武主编,台北·大通书局1976年版。 410、《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孙琴安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411、《中国文言小说提要》,侯忠义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412、《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李剑国著,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13、《唐五代五十二种笔记小说人名索引》方积云、吴冬秀编,中华书局1992年版。 414、《文苑英华》篇名总目和作者索引,是中华书局1966年出版的宋代李昉等编的《文苑英华》另编新的篇名总目,列于各册之前;另据篇名总目编《作者姓名索引》,按原书所收作者姓名第一字四角号码编排。作者姓名下列原书所收作品篇目,按书中收录次序先后排列。索引前冠有“索引字头笔划检字”,以便寻检。卷末印入南宋彭叔夏《文苑英华辨证》和劳格《文苑英华辩证拾遗》,指明原书编纂中的各种错误,论断精确,可供查稽。 415、《全宋诗1—72册作者索引》,许红霞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此书是为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72册,不包括后出的《全宋诗订补》所做的索引,以作者姓名第一字的四角号码排序。没有篇名索引,不然更易检索。 416、《全宋词》篇目、作者索引,中华书局1965年出版的唐圭璋编纂的《全宋词》附录。书前冠有全书(一至五册)目次,按时代先后为序,以人系词,标明篇名和见于该书的页码。后附《作者索引》,按姓名笔画排列。 417、《曲海总目提要》四十六卷,清初人著,董康校订,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据上海大东书局1928年排印线装本重印,精装上、中、下三册,书后附有笔划书名索引。这是一部解题式书目,共著录六八四个戏曲。提要叙述了这些戏曲的故事情节,有的还考证了有关史实,是研究古典戏曲的一部重要参考书。 418、《曲海总目提要补编》二卷,北婴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此书从各种不同传本的《传奇汇考》里,辑录了《曲海总目提要》所遗漏的(或文字不同的)提要七十二篇,并对《提要》作了补充和修正,书后附剧目索引,甚便查检。 419、《元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陆峻岭,中华书局1979年版。 420、《清诗铎》作者索引,原名《国朝诗铎》,《清诗铎》,清张应昌编,是一部清诗选集,所收作品起自清初,包括明末遗民,下迄同治年间,附存编者的作品。书前附有《诗人名氏爵里著作目》。全书按作品类别编排,分为岁时、舆地、总论政术等一百五十类。;中华书局1960年用同治八年永康应氏秀芝堂刻本断句排印,并补编作者索引,按姓名笔划排列,并标明有关出处附于书末。 421、《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王重民、杨殿珣等编,前北平图书馆1935年出版,中华书局1965年影印。这部索引收录了清人别集四百二十九种,总集十二种,按文章的性质分为学术文、传记文、杂文三部,书前冠有文集目录、文集提要、著者姓氏索引。学术文这个部,分经史子集四类,部前冠有详目以便寻检。传记文这个部,分为:碑传、赠序、寿序、哀祭、赞颂、杂类。文中姓氏见于原文标题者,补注其别号、籍贯,按笔划编排,列姓名于目。赠序、寿序、哀诔、铭赞有不能推其名者,仅著其姓。释道亦按名号笔划为次,列于后。另冠传记文目录和传记文姓氏笔划检字,可便查阅。杂文这个部,分为:书启、碑记、赋、杂文四类。书启一类,内容广泛,有关经史者分别摘出,互见于学术文之部,这里则按原集目次,以作者为纲,依年代排列。碑记一类又分城垣衙署、宫室园亭、祠庙学校、会社义庄、动、植物器等。凡以赋名者入赋类,其余则概入杂文类。 此书是现在查找有清一代文章的重要工具书,缺点是它收编的清代文集并不完备,需要注意。 422、《清朝经世文编总目录、索引》,日本近代中国研究委员会1956年8月编。全书分为《经世文编总目录》和《经世文编总目录索引》两部分。前者按所收经世文编分别编次,实际上只是原书的目录;后者分为《姓氏索引》和《书名·官署名索引》,均按日本五十音图顺序编排,书前冠有日本五十音序人名索引表,中国音序姓氏索引表。这一部目录、索引收编了下列各书:①贺长龄编《皇朝经世文编》;②张鹏飞编《皇朝经世文编补》;③饶玉成编《皇朝经世文续编》;④葛士濬编《皇朝经世文续编》;⑤盛康编《皇朝经世文续编》;⑥邵之棠编《皇朝经世文统编》:⑦陈忠倚编《皇朝经世文三编》;⑧何良栋编《皇朝经世文四编》;⑨求是斋编《皇朝经世文五编》;⑩麦仲华编《皇朝经世文新编》;(11)麦仲华编《皇朝经世文新编》;(12)甘韩编《皇朝经世文新编续编》;(13)甘韩编《皇朝经世文新编时务续编》;(14)宜今室编《皇朝经济文新编》;(15)于鹔庄编《皇朝蓄艾文编》;(16)王延熙、王树敏编《皇清道咸同光奏议》;(17)经世文社编译部编《民国经世文编》。 这部目录索引的收编范围虽然较为广泛,但还有以下诸书并未收入:①管窥居士编《皇朝经世文续编》;②三画堂主人编《皇朝时务经世文编》;③求自强斋主人编《皇朝经济文编》。此外,该目录索引还把《皇清道咸同光奏议》编入,若按此例,同类的书远不止这一种;同时又把《民国经世文编》编入,显得编例混乱,名实不符。 423、《词综》作者索引,为中华书局1975年出版的清朱彝尊编、汪森辑《词综》的附录,按作者笔画查阅。 424、《中国历代书画篆刻家字号索引》,商承祚、黄华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出版。 425、《石刻题跋索引》,杨殿珣编,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收集墓碑、墓志、和刻石中文字和题跋中文字索引。 426、《台湾公藏善本书目书名索引》、《台湾公藏善本书目人名索引》、《台湾公藏普通本线装书目书名索引》、《台湾公藏普通本线装书目人名索引》,台湾中央图书馆分别于1971、1972、1980、1982年刊行。这四种索引是汇集中央图书馆、故宫博物院、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等八家善本书目和普通本线装书目编成。 427、《中国书画文献索引》,卢辅圣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对历代书画文献中所涉及的人物、作品以及书画术语多予录入,共有词条573276条。分为人名编、篇名编、术语编三部分,其中人史编计365276条,篇名编计171284条,术语统计36899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