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文学 >

哲理诗:于微言大义中见波澜壮阔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腾讯儒学 曹雅欣 参加讨论

    文/曹雅欣
    诗词之美在于:
    形式,是字句精彩排列的组合;内容,是思想高度精炼的表达。
    正因为具有这种遣词精到、韵律上口的特征,使得诗词最为接近格言警句,一句一句,规整而优美地传递出诗人那些审度周密的思考成果。
    于是,在诗词中,一大类哲理诗就顺理成章地诞生了——虽然这些诗词在创作之初,很多并不是专为讲理而书写的,但是它所承载的深奥又美妙的哲思,使它完全超越了文学形式本身,而升华为了哲理的载体。
    在这些哲理诗中,主要可以划分成三类哲思。
    面向世事的哲理诗:明道理
    面向世事,就是推开家门、面向社会,突破单纯、面对复杂。
    走向社会的过程,就是不断懂理的过程,从懵懂无知到知书达理,不断总结着如何进取、如何处世、如何为人、如何待物。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资料图 图源网络)
    1、进取之理——
    进入到社会的课堂中,首先懂得的道理,就是了解到学习的重要性。
    所以《论语》开篇第一句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古语也说:“活到老,学到老”。
    而我们今天的社会,更是在打造“学习型社会”——在个人层面,要终身学习、自我更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国家层面,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水之善流,可以积流成海;人之善学,可以积累成功。
    因此古之学者,都在“书山有路勤为径”上不断攀登着:
    林则徐以诗为联,说: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勤勉治学,壮志凌云;
    杜甫也为泰山作《望岳》,说: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人生之路譬如登高之路,以学习为进步的阶梯,是为了领略更美的风景,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我。
    2、处世之理——
    但是,登高路上飞来横峰、人生路上逆行横流的困难太多了,不是闭门造车就可以苦读成事的,所以更深刻道理,往往是在处世中、尤其是逆境中获取。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就描写生命的坚韧: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他告诫人们:天道尚且轮回,弱草尚不服输;真理只要坚持,公道总不会被轻易扑灭,希望只要长存,人生就不会被轻易摧毁。
    陆游《游山西村》也记录行路的经验,说: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他告诉人们:道路上的阻碍是最正常的邂逅,日头里的黑暗是最寻常的夜色;屏障的背后也许是更美的风景,困难的背后也许是更大的机遇。
    
    处世的哲理可以用理智去冷静分析(资料图 图源网络)
    3、人情之理——
    处世的哲理可以用理智去冷静分析,为人的哲理还要靠情感去综合处理。
    佛教说“人生八苦”,关于人情的苦,有“爱别离”、有“求不得”,那么,最是咏叹情志的诗词,又是怎样去思辨这样的人情世故呢?
    面对人事分离之苦,苏轼《水调歌头》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他了悟,合散契阔总是难免,人同此心就是相聚;
    人事易浮散,人情可久长,海内天涯也就像是比邻而居,因此张九龄《望月怀远》也说: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他和苏轼传递的哲理一样,都是强调“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心安处即是家,心交时即使情;
    对人事有这样的理解,就能把人情之苦转化为哲思之美,如秦观《鹊桥仙》说的: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情能走入哲理的范畴,就是感情升华的节奏。
    4、待物之理——
    生活就是哲学,即使面对无知无觉的冰冷物件,也能用情感的眼光、道理的思考,为它镀上一层哲思的光泽。
    比如苏轼《题西林壁》说: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就是换位思考的道理,这就是当局者迷的提醒,这就是把一座座苍山无语的顽石,点化成了入情入理的箴言。
    面对内心的哲理诗:调性情
    面向世事的哲理诗,主要是针对人情世故讲道理,而面对自己的内心,也要明理知情,这时候感悟出的哲理,主要目的在于调性情。
    调和性情,安顿内心,淡于己,安于事。面对内心的哲理诗,大多都表现为禅诗,是一种近似于禅理的阐释。
    比如宋代杨妙锡有一首很美的《悟道诗》:
    尽日寻春不见春,
    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
    春在枝头已十分。
    悟道,他悟到的道理是,何必蝇营狗苟、辛辛苦苦地钻营于外?归来到自我初心里,那里有你最真的情、最美的梦、最初的香。
    社会像染缸,世事总无奈,但是心如莲花净,外化内不化。
    就像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青莲一朵,清心一片。禅诗如荷香,芬芳着内心。
    这样恬淡内心的哲诗,能够与那些阐述世事的哲诗形成互补,让人在家里家外、在内心内外都相安洒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亦欢喜、退亦安然。
    就像是清代张问陶的《禅悦》里说:
    只要心光如满月,在家还比出家闲。
    我们常常焦急地渴盼花好月圆,却不知最清凉的月色是守护心头的天心月圆;我们往往艳羡地夸大世外桃源,却不知最清静的修行法门是在寻常生活里超越于红尘之外。
    哲学对人心的点醒,就是淡然性情,安然物外。
    
    面朝时空的哲理诗(资料图 图源网络)
    面朝时空的哲理诗:懂天地
    在广阔天地面前,人如沧海一粟、桑田一粒;在辽阔时空面前,人如芳华一刹、白驹一隙。
    无尽的岁月悠悠,残酷对比着有限的人世遑遑,于是,诗人们的哀伤与哲思,也既忧伤又苍凉地滚滚而出。
    最著名的叩问时空,是唐初张若虚“以孤篇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诗中有对良辰美景奈何天的首次发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流水无情,人生无力,江月无心,人生有恨。这样的无奈,仿若是我们今天读这首诗时的感受:一千多年前,张若虚所见的那春、那江、那花、那月、那夜,如今安在?一千多年后,今朝读诗叹惋的我们,这书、这人、这景、这心、这声叹息,又将何在?天亦有情天亦老,正因天地太无情,才可惯看人的一生太匆匆,而无动于衷!
    物是人非,山水悠悠。
    那么怎么办呢?就这样颓废无力下去吗?——倒是自己怆然泪下的陈子昂,用《登幽州台歌》无意间给了人们启迪,他说: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既然古人与来者都是我们命中注定不可能照面的,既然过去和未来都是我们不可避免要在此生作别的,那么,我们的当此一世,就是回响永恒,我们的足迹百年,就是刻痕万古!
    ——永垂不朽,从来不在于形体的永生不死,连沧海也会变桑田,连斗转也会星移,——而我们当世的所为,就可以是历史的小扣大鸣,我们当下的经过,就可以是时代的振聋发聩!
    李商隐《乐游原》说的好,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伤感于下一刻的黄昏将逝有何意义呢?尽领这一刻的彩霞满天就是成功!
    纵然明天的夕阳已不是今日的我,今天属于我的落日,依然可以迸发出耀眼的美,美得一期一会,美得万古长河!
    哲理诗,就是于日常中见深意,于平淡中见深刻,于微言大义中见波澜壮阔!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