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文学 >

青铜食(饮)器的种类及其演进(2)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苏州文博论丛》 张翀 参加讨论

    升鼎又常常形制相近、大小相次的排列,如安徽省寿县春秋晚期蔡侯墓出土一组七件的蔡侯鼎,河南淅川下寺春秋晚期楚墓M2出土王子午鼎七件,等等。以升鼎为代表,可知鼎数的使用分九、七、五、三或一——这样四种使用制度,即礼名太牢、少牢、牲和特之称。贵族大夫用鼎之数,是要与自身等级相合,不可相违。《公羊传·桓公二年》何休注曰:“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是对当时鼎制一种非常模范的模拟规定,实际情况要远比这个“完美”的规定复杂和灵活。如春秋时期,楚国诸侯就有用十鼎之例,鼎数上已同“天子九鼎”构成僭越,但不用奇数,而用偶数,更让人称异。在中原地区,又以簋与鼎相配,常九鼎配八簋、七鼎配六簋,五鼎配四簋,三鼎配二簋。天子之制,乃是九鼎八簋。后世文献言称“九鼎”颇多,恐怕也与列鼎制度的“九鼎八簋”之制有些关系。
    
    虢季列鼎列簋
    
    芮太子鬲,春秋,陕西韩城梁带村出土
    鬲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普遍使用,在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河南陕县三里桥就出土有陶鬲。青铜鬲最早出现在商代早期,大口,袋形腹,其下有三个较短的锥形足。袋形腹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扩大受火面积,较快地煮熟食物,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如果用以煮粥,则空心的足是难以清洗干净的。正因如此,鬲起初并非用于炊粥,而可能只是一种烧水器。从商代晚期开始,鬲的袋腹逐渐蜕化,西周中期以后,形体变为横宽式,裆部分界宽绰。鬲的形制变化表明,古人已经意识到鬲的袋腹在炊粥时的不便之处,并着力改进使之更实用。到战国晚期,青铜鬲便从礼器和生活用器的行列中渐渐消失了。这从另一方面表明了鬲作为炊具存在较大的缺陷,随着社会的进步,劣者必被淘汰。
    
    商立鹿耳四足青铜甗,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
    青铜甗是上为大口盆形器与下为鬲的组合型器。甗专用以蒸炊,下面鬲盛水,甑置食物,其下举火煮水,以蒸汽蒸炊食物,作用同于现在的蒸锅。甑底有一铜片,通称为箅,箅上有十字形孔或直线孔,以通蒸汽。但在出土的商代铜甗中,多不见中间的箅,唯甗腰处内壁附有凸起的箅齿,可能不是直接放食物于铜甗上,可能用竹做的箩、筐等盛稻黍,再将其放于甗上。
    
    春秋蔡侯申簋,安徽寿县蔡昭侯墓出土
    以上是炊煮器,还有簋、簠、敦、豆等盛食器。簋是食器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用来盛以黍粟等食物,一般与鼎并称,成为重要的固定化器物组合。如果说鼎如同我们现在所用的锅的话,簋则意味我们餐饮时的碗;鼎专用以烹饪或盛肉食,而簋则专以盛放黍稷食粮。其形制有有盖、无盖,有耳、无耳之别,有耳的又有两耳、三耳、四耳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