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双修变化气质 班固《汉书·礼乐志》云:“六经之道同归,而礼乐之用为急。”礼乐关乎民生日用,关乎伦理道德,不可须臾或离。今日复兴中华文化,又何尝不是如此?然而,中国自五·四以来,经历百年礼乐文化断层,大多数国人已不知礼为何物。近代国学大师梁启超曰:“中国重礼治,而西方重法治。”历史学家钱穆赞之曰:“此可谓深得文化分别之大旨所在。” 在西方言语中没有“礼”的同义词,它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因为西语里没有“礼”这个概念,而西方只是用风俗之差异来区分文化,似乎文化只是影响所及地区各种风俗习惯的总合。而无论在中国的何处,礼都是一样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就是礼,礼乐文明是传统中国文化的核心。自周公制礼作乐和儒家思想成为正统以来,它作为民族记忆的一部分,不断地写进国人的心灵,塑造着各个时代的文化特质。近年来,上至国家文化战略,下至民间意识,均以发展精神文明为和谐社会之要义。 今天中国经济发展日渐瞩目于世界,对外文化交流则更加频繁。一方面,这促使国人视野更加开阔,价值观念与社会形态呈现丰富多元性;另一方面,近百年来中国社会破除礼乐教化的过程,则是当代中国从有序走向失序、失衡的过程。特别是近年来,上至国家文化战略,下至民间意识,均以发展精神文明为和谐社会之要义。面对社会上各种林林总总的不公、不义,仁人志士惋惜社会失去理想,慨叹国人诚信尽失,时代礼崩乐坏。作为中华文明本源的礼乐精神,在今天,正要肩负新的时代意义;如何尽快把握这个契机,引导中华文明产生新的转向? 面对提问,彭先生说,礼的主旨是表达对他人的敬爱之心。孝经有云:“礼者,敬而已矣。”礼是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且是多多少少怀有一些敬意的。在孟子看来,有无爱心,懂不懂得通过礼来传递爱心,是区别君子与常人的主要标志。“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一个人将仁字放在心上,就会去爱人;将礼放在心上,就会去敬人。我们以恭敬之心待人,同时也希望人以同样之心待我。人心相通,你爱他人,他人就会“恒爱之”;你敬他人,他人就会“恒敬之”。正如民间所说的俗语:“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儒家倡导用这样的方式树立博爱的社会风气,实现社会和谐。 “自古以来,儒家思想认为,礼的作用在于教育,而法的作用在于防范;礼是提社会向上的引绳,而法则是维护社会安定的底线;不能用底线来替代人格标准。秦二世灭亡的历史证明,仅仅依靠法治不可能从本本上解决社会矛盾,也不可能造就社会的真正和谐。礼是为政者不可须臾或离的大经大法,已成为许多社会贤达的共识。”彭先生说:“对于个体而言,礼乐双修旨在引导人内外兼修。儒家所说的修身必须是内外兼备的 ,既要把握礼的内涵与形式,又要把握质与文的关系,做到形神兼备,内外一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