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龚鹏程(腾讯儒学专栏作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 未济卦(资料图 图源网络) 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未济卦象辞。 未济是既济的相反。坎下离上,火在水上,水火未交,所以是未济。《周易》以这一卦结束,许多人都认为颇有深意,表示不圆满、有缺憾。 是的,未济乃事未成之意。人都追求圆满,而《易》显示天道人事圆必有缺,亏则后成,确实值得我人深思。 不过,就卦本身说,则当注意,未济与既济相反,既济是初吉终乱,未济则初不见佳,可是越来越好,终于贞吉,并非不好的卦象。 这么说,恐怕会打破许多人的常识,但就卦爻辞稍做分析你就会明白了。关键在于象传这几句话:“水在火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未济,不是最终不济,而是说事还没成功,现在还没济。还没成功时,正须谨慎其行,辨别众物,使各得其所。 因此,卦爻辞常就两面说。像卦辞:“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未济而能亨,是好的。小狐狸要渡河,须等水干了或找水浅的地方渡。汔指水干涸。本来这不也很对吗?但不幸尾巴濡湿了,渡河颇不利,故不妙。 这一卦同时讲了又吉又不吉的两种状况,为什么呢?彖传解释道:“未济亨,柔得中也;小狐汔济,未出中也;濡其尾,无攸利,不续终也。虽不当位,刚柔应也”。未济而能亨,是因为采取了中道。小狐汔济,本来也可说是合乎中道的,然而濡尾了,故终不得善终。可见吉或者不吉,关键在于能否符合中道,取决于我们自己对事务、对时局、对人我能否有清晰的判断,能否以慎辨物居方。 这是总纲。底下:初六曰“濡其尾,吝”。正是承卦辞小狐濡尾而来的。狐狸小,尾巴若沾了水,必然太重了,拖着跑不动,这就糟了。 孔颖达疏对此有个很好的发挥。说这就像君王聚敛,向老百姓搜刮剥削,结果把自己拖垮了。我们看一些寻宝的电影,里面也常有个桥段,说寻宝者终于寻得了宝藏,可是奢贪无厌,把金银珠宝装了一麻袋都不够,结果没逃出来,被宝藏压死了或者拖累而死了。情况与爻辞说的相似。 九二“曳其轮,贞吉”。既济卦也说曳其轮,但那时是和“濡其尾”合在一块儿说的。此处分开说,指两种状况。濡其尾,是被拖累了。此处曳其轮,则非被人从后面拽住,而是人在前面挂拽着车子往前走。是前进之象,获得了助力,故贞吉。象曰:“贞吉,中以正行曳”。由于行事端正,因此得道多助。与小狐濡尾形成对比,那是有人拖后腿,或自作孽不可活。 六三:“未济,征凶,利涉大川。”未济,所以出征或勉强求进,都甚为危险。这句不难理解,可是下文为什么又说此时利涉大川呢? 朱子认为这就矛盾了,故可能利字上面脱漏了一个不字,乃是不利涉大川。不利涉大川,不就是未济吗?王弼等认为这也是两种情况。不当位时冒进,自然是凶;但若能放弃自私自利之心,弃己拯难,便能利涉大川。后一解迂曲,可是符合此卦大旨,而中间有缺文也是有可能的。 九四:“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这与既济卦不同,乃是从另一角度说高宗伐鬼方之事。既济是始吉终乱,于是伐鬼方就是由盛转衰之关键。未济是由未成而至成,所以伐鬼方就是渐入佳境之证。因为无论怎么说,伐鬼方,毕竟是打了胜仗。打赢了,取得了鬼方的人力与物资,即是“有赏于大国”。铜器小孟鼎曾记载伐鬼方俘人万三千八十一,以及车马牛羊等,恰好印证此理。 九五:“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这一爻就更好了。上一爻还是靠着武力征伐取胜,此爻则谓君子之德业能光溥于天下,孚信于众,这不就是大吉吗? 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有孚于众,大家来喝庆功酒,这当然甚好,没问题。但若丧失节度,喝酒喝到头都浸到酒里去,那就糟了,会让人失去信从之心。 濡首泥饮,是与既济“濡其首”相呼应的,指得意忘形,举止失度,也就是失中。失中则危,所以象传说“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节度非常重要。 这个卦是由还未成功走向成功,也就是从未济而终于既济。但既济若又无警觉,不自积善,徒事挥霍,当然又将走向未济。既济与未济两者互为循环,个人之事业与王朝之成毁,道理总是相同的。 古人常举此卦以警世,例如,《韩诗外传》卷八:“官怠于有成、病生于小愈、祸生于懒惰、孝衰于妻子,察此四者,慎终如始。《易》曰:小狐汔济,濡其尾”。又,《汉书·谷永传》:“臣闻三代所以陨社稷伤宗庙者,皆由妇人与群恶沉湎于酒。《易》曰:‘濡其首,有孚失是’。秦之所以二世十六年而亡者,养生太奢、俸终太厚也”。 这些对《易》的理解或发挥都很好。其中讲到国与家常因妇人而败,常引起女性朋友之不满或遭受女性主义角度的批评,其实古人谈的是情欲问题。饮食男女,情欲若肆而无节,岂能不败?古人讲得并不错,我们应虚心体会。 龚鹏程小传: ![]() 龚鹏程教授(资料图 图源网络) 龚鹏程,字云起,江西吉安人,一九五六年生于台北市。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毕业,曾任淡江大学文学院院长、南华大学校长、佛光大学校长、美国欧亚大学校长等。亦曾负责台湾两岸文教交流业务。现任北京大学特聘教授、国务院国学中心顾问,有龚鹏程国学院等学术组织及活动,遍及各地。有文史哲宗教艺术社会学等著作近百种,精博渊懿,为世所称。曾获中山文艺奖、中兴文艺奖章、教材改进奖、朱自清散文双年奖等。亦常在世界各地举办书法展。 《龚鹏程谈易》系列为腾讯儒学独家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