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贾志刚 周文化是贵族文化,周礼是贵族自我约束的规则。 一个人为什么会自我约束?如果不是慑于外部力量,那么一定是出于精神方面的追求了。对于贵族来说,这种精神就是贵族精神,而贵族精神体现在对于荣誉的追求,这种荣誉可以是家族的荣誉,也可以是个人的荣誉。甚至,对荣誉的追求高于生命。 韩信受胯下之辱,知耻而后勇,成为汉朝的开国第一功臣(资料图 图源网络) 因为有了对荣誉的追求,知耻就成为一种基本的素养。如果不知耻,则没有荣誉可言。因此,耻文化也就成为儒家文化的基石。 礼义廉耻 礼义廉耻是我们几千年来一直在喊的口号,讽刺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离廉耻二字越来越远。 作为儒家一个重要口号,很多人想当然地以为这是孔子提出的,其实不是,这个概念出于管仲。管仲之所以提出这个概念,是出于他的治国理念。而之所以把“耻”字放在最后,并非是认为“耻”的作用最小,而是把“耻”在最基础的位置。管仲的原话是“国有四维,礼义廉耻”,管仲认为治国需要四个维度或四个步骤,首先要人们有耻,然后才能清廉。清廉之后,才能公正无私;公正无私后,才能适用周礼。而周礼是最好的层次。 所以,“耻”是一切的基础,是贵族要具备的首要的条件。如果不具备知耻,一个社会就不会有秩序,人们做事就不会有底线。 孔子在《论语》中说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用政令去引导百姓,用刑法来惩罚百姓,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没有羞耻之心;统治者以身作则来引导百姓,使用周礼去规范百姓,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孔子有很多关于知耻的论述,譬如子贡曾问他如何做到“士”的要求,孔子就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如原宪问孔子什么是可耻,孔子回答:“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意思是,如政治昏聩,你却当公务员,那就是耻辱了。换句话说,当官不为民服务,那就是不知羞耻。 知耻近乎勇 《礼记·中庸》中孔子说“知耻近乎勇”,意思是,知道羞耻就接近勇敢了。知道羞耻并勇于改过是一种值得推崇和夸耀的品德。 知耻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勇于承认错误。在春秋战国之前,诸侯乃至周王都没有那种“老子永远正确”的思想,承认错误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所以,那时候的国君很容易听进不同的意见,很容易接受批评。所以在《左传》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寡人知过矣”这样的记载。 承认错误之后,自然就是承担责任。 周礼之下,卿大夫犯了过错都是自我惩罚。道歉是最基本的,辞职是其次的,自杀也并不罕见。 春秋时期,晋国与楚国之间进行了三场争霸大战,结果是晋国二胜一负。作为双方的主帅,三次的失败者均主动向本国国君请求自杀谢罪,而不是找各种借口为自己推卸责任。不同的是楚军的两个主帅成得臣和子重因为一时没有得到楚王的赦免而自杀,晋军的主帅荀林父因为得到晋国国君的及时赦免而免于一死。 根据《史记》记载,在晋国,最高法院院长李离因为误判导致一人含冤被处死,当真相大白之后,他选择了自杀赎罪。在楚国,宰相石奢的父亲杀了人而逃命,石奢追上他之后却不忍心捉父亲回去偿命,因此放走了父亲。可是他认为自己渎职,于是自杀谢罪。 项羽是楚国贵族后代,还遗存着父辈们的知耻特性。战败后,他可以回江东重振旗鼓,可他感到无颜见江东父老,终于自刎于乌江。 可是到了秦汉以来,耻文化逐渐灭失,有时候,无耻战胜了知耻。很多人在犯错之后连道歉都做不到。 到了明朝,顾炎武就这样感慨:士大夫无耻,是为国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