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王最后是被打回昌邑,皇太后开恩,还给了“二千户”的“汤沐邑”,可随他来准备享富贵的那帮臣子就惨了——他们中大多数,据载二百余人,都被霍光“诛杀”了。赴刑时他们高喊:“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似乎透露出一点霍光所以要废除刘贺的真实原因。 若不是到改朝换代的乱世,一般大臣是很忌讳“伊霍之事”的。霍光死后,他的家族终于被汉宣帝灭掉,就是前车之鉴。可是,霍光当时敢做那样的事,是因他手中有大权。这也是汉武帝种下的根子。武帝坏掉汉家原有制度,在宫廷中任用尚书等,形成了一个独立于宰相等三公九卿朝臣系统的“内朝”,霍光受顾命大臣之责,任职是大司马大将军,手中有兵权,可不是宰相,延续的还是武帝老例。看《汉书》霍光废刘贺的记载,当时的宰相是不在定策者之列的,只是在宣读皇帝的罪状时,宰相才成了“昧死”上奏的群臣之首。胆大的霍光到底还是想让事情做得好看一点的。 刘贺王遇到霍光,算他倒霉。后来他又遇上小心眼的武帝曾孙汉宣帝,赏给他侯爵之位的同时,又把他从山东迁到豫章(就是今天南昌一带),这是倒霉,还是幸运,恐怕只有刘贺自己知晓。不过,《汉书》记载,他并不穷;海昏侯的墓葬发掘,更证明他富可敌国。《汉书》说刘贺被废后,“故王家财物皆与贺”。就是连他老子的家财也给了他,这一点为考古发现所证明。 ![]() 马蹄金 海昏侯墓出土(资料图 图源网络) 这也是看海昏侯墓葬各种报道,最令人感慨的地方。成吨的铜钱,成堆的马蹄金,有的还镶着玛瑙。一个废王竟有这多的财富,得搜刮多少小民的膏脂啊!刘贺的时代,汉帝国刚刚经历过武帝穷兵黩武的闹腾,就是刘贺老爸受封昌邑时,也已是武帝晚期的天汉年间。《史记》《汉书》记载汉初经过“文景之治”后,太仓粮食陈陈相因,民间家给人足。到武帝大事征战几十年后,汉家的人口数量损失近半,民生凋敝更不用说。可是,一个废王的墓葬还是给人“那时真富”的感受。可是,稍想想,那只是权贵者的富,是与刘家沾边的人的富。而且武帝身后社会的凋敝,看来还不仅是穷兵黩武,那些权贵者,哪怕是犯错误的权贵者也一并参与的聚敛,也是小百姓日子艰难的原因哪。 ![]() 海昏侯墓出土的铜钱与金器(资料图 图源网络) 看海昏侯墓葬,还得感谢刘贺的埋葬者,在那样多的金银财宝之外,把那样多的文物给他随了葬。同时,谢天谢地,刘贺是死在了古豫章之地,才没有被洛阳铲铲到,于是坟墓里的宝藏终有一天重现人间,给今人研究那个时代增加了大量的珍贵资料。 ![]() 海昏侯墓发掘现场(资料图 图源网络) 来源:《中国美术报》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