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其它 >

恭贺新年:说“年”解“岁”(2)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章黄国学丨ID:zhanghuangg 张祎昀 参加讨论

    
    新岁是啥君知否(资料图 图源网络)
    2、“岁”与“除岁”
    ——新岁是啥君知否
    前面提到,周代的“年”在夏时称为“岁”。《说文·步部》:“岁,木星也。”为何木星恰与计量一年时间的单位“重名”呢?许君又有言:“阅历二十八宿,宣遍阴阳,十二月一次。”这段解释是为木星纪年正名,但其中涉及很多古天文术语,不搞懂这些,可弄不清“岁”的来历。
    古人观天授时,日升日落,月相圆缺便是一天一月的标志。随着计时长度的变化,参照系也不断推广,计日以地球自身,计月以地月系统,若要纪年便需放眼星辰大海——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动,在“黄道”附近选择了二十八个恒星群作为标志,称为“二十八宿”,还将二十八宿差不多十二等分,称为“十二次”。经过长期观测,古人发现木星周天恰巧约十二年——在地上看就是一年经过一“次”,故以之纪年。所谓“越历二十八宿”、“十二月一次”就是在描述木星的黄道运行特点——“岁”之制字亦与此有关:
    
    甲文、金文、小篆:岁(资料图 图源网络)
    对于难以造字的星星,古人借用与“岁”古音相同的“戉”进行记录,后来又加上了表意的“步”——到小篆构形中就定为“从步戌声”的形声字了。
    对此,段玉裁有精当的解释:“岁”“越”叠韵,岁星纪年以木星跨越一“次”为两年之交;“岁”字从“步”,行星运行于天,步其常道,故五星也称“五步”,岁星周天,遍历二十八宿,这便是按照岁星可以纪年的特点造的“岁”字。
    但是“岁”东行于天,与由东向西排列的十二次恰好相反,用“岁”纪年于理不顺。生猛的古人很快造出了一颗西行于地的星星——“太岁”——与之相配并为太岁十二次分别命名,又以十二地支对应十二次,加上北斗计月的斗建,建立起了中国传统的历法体系。
    《离骚》云“摄提贞于孟陬兮”即是以太岁为称,实际上就是寅年寅月,对应岁星纪年则为“岁在星纪,斗建寅”。光看文字估计诸位已经晕头转向,小喵为此准备了图示,一起学习学习吧:
    
    “岁”与“太岁”相配图(陆宗达先生《说文解字通论》160)
    这便是神奇的“岁”星纪年法,年年岁岁下来,人们或许已想不到“岁”远在天涯,只知道那个离开天宫、潜入凡尘岁数之“岁”了,但这也将它“跨越”的能力融入了每个人生命的年轮。
    经过已经差不多离题的说解,想必大家也了解到“岁”与“年”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它更偏向指称一个时间阈限,也就是新旧两年交替之际。
    “爆竹声中一岁除”,“岁”是天时交易更新之时,也是最能牵动中国人深思的时刻,岁时交际,新年伊始,而自己的身世又是几许沉浮?是“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的不遇独归,是“玉关西望堪肠断,况复明朝是岁除”的边塞苦寒,也是“衰翁岁除夜,对酒思悠然”的赋闲独坐——或许年关是恍然跨过的,但又将在何时跨过旧的自己呢?
    不过向来“新桃换旧符”,“岁”的度过也总有新年新气象的期许,“除岁”的不如意留在去年,“贺岁”走向新年才是常态。“岁”之一字,包容了传统时间观念中无数复杂情感,现在再看看“新岁”,是否又多了几分感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