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载”与“复载” ——万象日新还又新 人们常用“年复一年”来描述时间迭代,但小喵觉得“载复一载”更有朝气与激情呢!这么说的原因,且听小喵解说。 《说文·车部》:“载,乘也。”“载”的本义是“负载”,这与“一年”毫无关系,那我们为何用“载”称年呢?“载”、“哉”、“才”古音相近,“哉”和“才”同源,后来都假借为“载”。 ![]() 甲文、金文、小篆:才(资料图 图源网络) 《说文·才部》:“才,艸木之初也。”朱骏声曰:“引申为本始之义,又引申为仅暂之义。”《书·武成》传:“哉,始也。”《诗·文王》笺:“哉,始也。”《尔雅·释诂》:“哉,始也。”从训释中可以证明“才”与“哉”的同源关系。 而在“初始”引申的“一年时间”意义上,“载”的出现很早——《书·尧典》曰:“朕在位七十载。”《舜典》曰:“五载一巡守。”都是例子。在《尔雅》“唐虞曰载”下,注释说“载”的命名“取物终更始”,也就是说“载”同时包含“终结”与“开始”。 “开始”来源于“才”很好理解,那“终结”从何而来呢?答案是“哉”。《说文·口部》:“哉,言之间也。”“哉”的本义是说话时表示间歇地虚词,段玉裁对此解释,认为“言之间”不只是句中,而且包括了句末,即一句话的完结是第二句话的开始,也就是这两句话的中间。 所以哉也就有了“若哉生明”、“初哉首基”的用法,训释为“初始”——“凡竟(完结)即为始”,亦即“哉”表达了完结也是开始的观念。这种观念由“载”继承,又因为它符合“年”时间周而复始的特点,于是用来指称“一年”。 虽然“载”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故事,但它或许是计量一年时间单位更名过程的一条主线——夏曰岁,木星周天十二年,轮回不止;商曰祀,此四时祀已讫,彼四时祀方兴;周曰年,树艺稼穑,叶落归根,今年正孕育着来年的丰收——物终更始,循环往复,正是万物归一的朴素辩证,也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乐观源泉。 转自丨腾讯儒学合作媒体“章黄国学”微信公众号(ID:zhanghuangguoxue),部分图源网络,文字为章黄国学原创。未经章黄国学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