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论语》之“孝”的情感基础

http://www.newdu.com 2017-12-09 《陕西社会科学论丛》2 佚名 参加讨论

    儒家伦理思想是中国社会伦理道德的奠基,孝道是儒家伦理的中坚,在传统乃至今日中国社会中发挥了极大作用,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特质。《论语》集中反映了原始儒家的伦理思想,其中对“孝”的论述虽文字零散,但中心思想系统完整,值得我们推敲研究。
    据笔者统计,《论语》一书中出现“孝”字13处,与孝有关的内容也出现多处。这些文字虽没给“孝”下明确的概念,但每段话都从不同角度对儒家倡导的孝行作了解释说明。综合来看,《论语》中倡导的孝,大致包括有养、敬爱、无违、守礼几方面。细加分析可以看出,《论语》之“孝”的基础和实质是“尊敬”。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说,“孝,必须首先是一种心理情感的培养和展望。”①
    《论语》中“孝”区别于“养”。“养”即物质供养。而“孝”不只是供养,还包括情感上的“敬”。《为政》篇: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如今所谓孝,只是能够赡养父母,但如果只是供养而没有尊敬之心,就和养犬马没有区别,算不得真正的孝。孔子强调对父母的“敬”,即儿女对父母在感情上的真情投入,只有用真实的尊敬爱戴之心,才算是“孝”,才能区别于对犬马的“养”。由此可见,“敬”是“孝”的基础和前提。
    子夏问孝时,孔子发出“色难”的感慨,正是出于以上分析。《为政》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色难”,朱熹注曰:谓事亲之际,惟色为难也。②此句是说,孔子认为孝道中最难的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做到有事儿女去做,有酒饭让父母吃,这不算孝。对父母没有和颜悦色,是没有从心里尊敬父母,即使“服其劳”“酒食馔”,也不算是孝,仅是“养”罢了。真正的孝,是让父母精神上愉悦,人格得到尊重,这些出自于一颗对父母真诚敬爱之心。所以孔子认为能否做到孝,重要的不是物质上能否奉养,而是情感上能否发自内心的敬爱。
    《论语》中的孝,以情感上的尊敬和关爱为基础,还体现在想父母之所想,理解体谅父母的心情。《为政》: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这句话是说父母看到孩子生病,多么担心,子女要尽孝,就要去体会这种心情。子女设身处地的去理解父母,在孔子看来,就是尽孝。《里仁》:子游问孝,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在世,不做远行,若不得已远行,也应该有一定方位。父母养育儿女的艰辛,儿女应心存感恩,侍奉父母左右以为报,若不得已远行,也应该体会到父母挂念儿女的心情,让父母知道自己的方位,给父母慰藉。从父母的情感出发,体谅父母爱子之心,想其所想,这种对父母的“理解之孝”正是源自对父母的尊敬、爱戴之情。
    孝之实质为尊敬,也体现在正确对待父母的不足之处。《里仁》: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意思是:子女侍奉父母,当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应当委婉进谏,若父母不听规劝,仍当恭敬不冒犯,劳而不怨于父母。对父母耐心、宽容,不盲从,这是一种对父母理性的敬爱。只有敬爱父母,才会在其犯错时仍侍奉左右;只有理性,才会对其错误“几谏”,以期改正;只有理性与敬爱相结合,才会在“几谏”父母而不从的情况下保持“又敬不违”的态度,劳而不怨。对父母的过错,子女进谏应讲究方法,不可操之过急,即使他们一时听不进去,也不能埋怨。应像朱熹所说:“谏若不入,起敬起孝,悦则复谏。”③等父母心情好时再谏。
    《论语》中倡导的孝,不仅要求孝敬父母于其有生之年,也要延伸到他们去世之后。《为政》记载: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关于“无违”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朱熹注曰:“无违,谓不背于礼。”④孔子之世,礼崩乐坏,王公大臣越礼僭礼,孔子对此极为痛心。当孟懿子问孝时,孔子告曰“无违”,是告诫孟懿子不要像他人一样做出僭礼的举动。父母生时,按礼奉养,死时以礼安葬,并按礼祭奠。生死都以礼相待,只有对父母怀有尊敬的情感才能做到。这种“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的慎终追远之情,正是出于对父母的敬仰。所以朱熹注曰:“生事葬祭,亲之始终具矣。礼,即理之节也。人之事亲,自始至终,一于礼而不苟,其尊亲也至矣。”⑤
    对“无违”的另一种解释,是指不改变父母的心愿,不违背父母的意志。孟懿子的父亲亲贤好礼,临终前嘱咐孟懿子随孔子学礼。“好礼”“学礼”是孟懿子父亲的志向所在。孟懿子问孝,孔子告曰无违,就是要孟懿子不要违背父亲的志向,顺从父亲的遗愿,好好学礼。对父亲意志的顺从即是对父亲的尊重和肯定。因此,“无违之孝”也是敬的表现。
    《学而》: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里的“道”,可以理解为合理的人生准则。“道——有时候是一般意义的名词,无论好坏、善恶都可以叫道,但更多时候是积极意义的名词,表示善的好的东西。这里应该这样看,所以译为‘合理部分’。”⑥这段话是说,要了解一个人,当他父亲活着的时候,看他是否有自专的志向;父亲去世后要看他的行为,三年不改变他父亲那些合理的人生准则,就可以称得上是孝了。在这里,孔子明确提出,对父母合理意志的顺从为孝,正如上文所说,对父母意志的顺从,必定首先是对父母之“道”的认可,也就是“敬”。朱熹说:“父没,然后其行可见。故观此足以知其人之善恶,然后又必能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乃见其孝,不然,则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矣。”⑦如果改变了父亲的志向,即对父亲的志向表示否定,那么即使这个人品行善良,那么他也算不得一个孝子。即,子女的行为中缺乏对父母的敬重,即使行善再多也称不上孝。
    正是孔子认为子承父志是孝,所以对孟庄子不改动父亲的臣下和政策表示极大赞扬。《子张》: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意思是:曾子说:我曾经听老师讲过:孟庄子的孝,其他方面别人都能够做到,而保留他父亲的部下,不改变他父亲的施政纲领,这是别人难以做到的。孟庄子继承父亲的王位后,仍旧任用父亲的部下,沿袭父亲的治国之策,表现出对父亲用人标准和治国方略的赞同,是对父亲的尊重。孔子赞许他这一做法是“难能也”,他的孝是别人学不来的。可见,在孔子看来,尊敬不仅是孝的基础和前提,更是最高准则,不是轻而易举可以达到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论语》倡导的孝,其基础在于情感上对父母的敬爱,“实际上是对人们进行的一场爱的教育”。⑧没有尊敬,即使供养,也不成为孝;没有尊敬,即使品行善良,也不成为孝;没有尊敬,子不承父志,不成为孝。“孝”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关键在于内心的敬爱。
    注释:
    ①李泽厚.论语今读[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②⑤⑥⑦⑧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③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④郭际.试论《论语》中的孝[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1).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