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曲阜明代故城

http://www.newdu.com 2017-12-13 未知 彭庆涛 成铭 参加讨论

    曲阜明故城,始建于明正德八年(1513年),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为保护孔庙、孔府而专门修建的城墙。可以这么说,没有明故城,就没有现在的曲阜,在那一个动荡多舛的乱世年代,它不但保护着孔庙孔府,保护着整个城区,更像一位忠诚的卫士呵护了我们民族的灵魂。
    在没有明故城以前的宋元时期,曲阜城位于古鲁城的东部,名“仙源县城”,即今旧县所在地,所以,当年的曲阜县城并不在现今的所在地,明朝一场动乱,改变了曲阜城区的宿命。
    明代中期,宦官擅权,政治日益腐败,土地兼并严重,矛盾激化。明正德五年(1510年)十月,积压许久的怒气终于爆发,河北文安人刘六、刘七在霸州发动起义,数千农民响应,声势浩大。次年,起义军由河北攻入山东,十月,先进攻济宁,因守军众多,一时难以攻下,随即向东迂回,连克日照、海丰、寿张、阳谷、丘县、宁阳、曲阜。
    马蹄踏进这座古城,践踏了这片古朴圣洁的土地。嘉靖四年《城阙里记》碑对当时环境状况是着这样描述的:“阙里与曲阜相去十里,故皆无城,而阙里尤为孤旷,守望无所持焉。明正德辛未(1511年),盗入兖,以二月二十七日破曲阜。焚官寺民居数百……是夕移营犯阙里,秣马于庭,污书于池。”
    明正德六年(1511年)二月二十七日,春寒料峭,起义军破仙源县城。阙里与仙源县城东西相望只有十里之隔,孔庙周围空旷无阻,没有一砖一瓦可以抵挡,正是“恃马力悠忽驰骤,栖野不战城郭,蹈虚不立方所”。孤立无援的阙里,在当日傍晚即被侵入。没有得到多少反抗,阙里如入无人之境般地就被拿下,士兵的力气没有得到全力释放,胜利来得太过容易,这让一些原本具有痞性的农民起义军有一种宣泄的冲动。
    对于贫苦的百姓,怀着怜悯同情之心他们不会做些什么,但孔庙孔府的巍峨华丽的建筑对于他们来说,则是富人的象征,没有一丝一毫的敬畏之情和礼法之意。
    刘六、刘七骑马放纵在孔庙孔府内,好不惬意,庄严肃穆的孔庙,被喧嚣耳鸣,门口的“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匾额,遭遇前所未有的漠视。专制统治下的普通民众,一旦走上造反之路,就会有更加过度的暴行,即便是对于文化也是如此残忍。
    “去吧!”咚的一声,一摞古籍经典被扔入池塘中,浮了几下,无力的沉了下去。每个人的眼中都有着深深的恨意和快感。
    阙里,此时已经无序,惶惶然乱作一团。
    由此,孔庙孔府已是污流遍地,变得满目疮痍,使人不禁潸然泪下。事后按察使潘珍佥事巡察至此,在孔庙门外便听到了哭声,原来孔氏一族,在起义军走后,在祖先的灵位面前放声大哭,以宣泄圣地受辱的委屈之情。
    凄凉的场景潘珍看在眼里,静立沉思了许久,一封奏折在心里默默起草着。
    在朝廷不断的增兵围剿下,这场历时三年,明朝建朝以来规模最大的以流动战为特点的农民起义终于结束。此时明政府已下令减免山东、河南等地税粮,并宣布“流民复业者,官给廪食、庐舍、牛种,复五年”。朝廷内部也加以整顿,进行了以杨廷和为首的改革,罢免了部分宦官,裁撤冗官,清查了兼并土地的行为,退还给了农民一部分土地。潘珍的奏折正是在此时得到重视的,折中指出:县城必须设立在阙里的位置,移仙源县城于阙里才能确保孔府孔庙的安全。
    朝廷批准了潘珍的请求,意识到移城与保护孔庙孔府的重要性,命“司空”备工,于正德八年(1513年)开始动工筑墙。经过详细规划商议,明故城工程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劳民伤财,选择在农闲期间修筑。据史载:“(城墙)其基周八里三十六步,而益以负郭之田。其版筑用丁夫万人,而取诸务农之隙。”
    阙里动员起来,到处都是修城的人,人们齐心协力而认真听从指挥。劳动的号子喊起来,震耳欲聋,这是一场阙里人的自觉行为而格外卖力。明故城的地基一点一点打好,城墙逐渐增高,经过十年的奋斗(从公元1513年至公元1522年),高大坚固的明故城终于建成。此后一直守护着曲阜城相安无事,真可谓众志成城,坚不可摧。
    此次新建明故城共花费白银3.58万两,大多出自“罚锾”,即赎罪的罚金,另外也有义士的捐赠。
    落成的明城略呈方形。东城墙长1.2公里,西城墙长0.7公里,北城墙长1.5公里,南城墙长1.4公里,周长4.8公里。城墙高6米,厚3.3米。时有五门,东门名“秉礼门”,东南门名“崇信门”,正南门名“仰圣门”,西门名“宗鲁门”,北门名“延恩门”。各门都筑有深阔的瓮城,门上建有歇山重檐式的城楼。
    明城是继曲阜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周鲁故城、汉故城、宋仙源县城之后第四座城池,也是曲阜历史上第一座砖砌城廊。它借助于鲁故城的西南一角,南城墙的大部分便筑建于原鲁城墙之上,面积占鲁故城的约七分之一。1930年的军阀混战,炮轰东、西、北三城门楼及东北城墙,遭到严重破坏。后经修缮,但未恢复原状。1978年7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将城墙大部分拆除,仅存正南门、北门和东北、西北部分城墙。
    我们现在看到的城墙,是2002年动工按原址复建的。2002年3月,为了恢复曲阜古城原貌,展现古城风采,曲阜明故城复建工程开工建设,新城长5300米,墙高6米。工程共投资三千万人民币,于2004年竣工。为了适应现代人们生活需求,新城共设有十二个城门,二十五洞。其中正南门、北门和鼓楼南街城门上建有门楼,仓巷、东南马道东首和颜庙街东首的城门是单孔城门,人民医院西边城门为双孔城门,余者全为三孔城门。
    也许现在的明故城已经不完全是过去的明故城了,其护卫功能也丧失殆尽,但是明故城却是圣城曲阜的一个历史性标志建筑,它承载了一段阙里人难以忘怀的往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