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纵横家新论(2)

http://www.newdu.com 2017-12-14 《史学集刊》1999 年第2 期 张彦修 参加讨论

    与其他学派相比较,纵横家是实践性很强的派别,并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基础上酿成了反映其特征的长短纵横之术,或简称之为“短长”“长短”。《 汉书· 艺文志》收录先秦及秦汉之际纵横家典籍书目20 家,107 篇,但均都佚亡,现存的《战国策》 、出土于马王堆汉墓的《 战国纵横家书》 和《 史记》 、《 汉书》 中的部分内容,是研究纵横家长短纵横之术的主要资料。认真研究这些资料,纵横家的长短纵横之术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韬略智谋,万事之本。纵横家在他们的外交、政治、军事活动中,高度重视韬略智谋,认为“计者,事之本也;听者,存亡之机也。计失而听过,能有国者,寡也。’,① “君听臣计则生,不听臣计则死。’,② 苏秦甚至认为计谋重于攻战,他对齐阂王说:“攻战之道非师者,虽有百万之军,比之堂上;虽有阖间、吴起之将,禽之户内;千丈之城,拔之尊姐之间;百尺之衡,折之社席之上。故钟鼓竿瑟之音不绝,地可广而欲可成;和乐倡优侏儒之笑不之,诸侯可同日而致也。’,③ 《 战国策· 齐策六》 记载:田单进攻燕军占领的聊城,一年有余,将士死伤甚多而聊城不能下。纵横家鲁仲连乃修书一封射入城中,以“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怯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君”、“效小节者不能行大威,恶小耻者不能立荣名”为主要理由,说服燕军将帅,解聊城之危。《战国策· 齐策六》 赞曰:“解齐国之围,救百姓之死,仲连之说也。”
    第二,重视人才,不拘一格。由于现实斗争的残酷性、复杂性和韬略智谋的特效性,任用谋术成为国君和权贵追逐的热点,而网罗那些满腹经纶和胸藏锦囊妙计的人,则是纵横家构建长短之术的一环。所以,当纵横家游说成功,得势掌权之后,就会以深刻的功利思想,提醒君和权贵把握人才、智谋和成功之间的逻辑关系,敦促他们选贤任能。《 战国策· 楚策四》 说:“昔伊尹去夏入殷,殷王而夏亡;管仲去鲁人齐,鲁弱而齐强;夫贤者之所在,其君未尝不尊,国未尝不荣也。”《 战国策· 秦策一》 说:“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夭下从。”《战国策· 楚策一》 说:“万乘之君,得罪一士,社樱其危。”鲁仲连在《战国策· 齐策三》 中用形象的语言表述了扬长避短的用人策略:“猿称猴错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则骥骥不如狐狸;曹沫之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之中,则不若农夫。今使人而不能,则谓之不肖则弃之,使人有弃逐.不相与处,而来害相报者,使曹沫释三尺之剑,而操,秘农夫居拢亩;教人而不能,则谓之拙。拙则罢之,不肖岂非世之立教首也哉!”姚贾针对韩非子对自己的攻击,以太公望、管仲,“故明主不取其污,不听其非,百里奚和中山盗等历史事实为依据,提出了人君的用人原则:察其为己用。故可以存社樱者,虽有外诽者不听;虽有高世之名,无咫尺之功者不赏。’,④ 如果说鲁仲连强调的是扬长避短,那么姚贾突出的则是不拘一格,唯才是用。
    第三,以说为谋,自我实现。据《 战国策》 、《 战国纵横家书》 和《 史记》 等,游说不仅是自我推荐,自我实现的最佳手段,而且还是施展胸中韬略的有效形式,进言献谋,外交斡旋,权力争斗,利益攫取等等,都是在游说中完成的。游说是为了谋,但本身也蕴含着游说之谋,所以游说本身成为纵横家为谋的枢纽。得情钓机,把握时势,因情进说,能言善辩等都是纵横家刻意追求的游说之术。苏秦以连横游说秦,狼狈而归,头悬梁,锥刺骨,刻苦钻研《太公阴符》 ,悟出名为“揣摩”的游说之术,最终成为战国最著名的纵横家之一。张仪初次出山游说于楚国,由于谋术浅显,终因“失窃假案”受答被逐。张仪回到家中的第一件事就是请其妻子“视吾舌当在不’,⑤ ,从失败中站起来的张仪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成为战国最老辣的纵横家。
    第四,奇谋异策,层出不穷。丰富多采,变化急剧,牛争复杂的战国,犹如滋生万物的沃土,生于斯、长于斯的战国纵横家,思若泉涌,长短之术,变幻莫测。强化君权的驯臣之术,内部勾斗的争胜之计,外交斗争的制敌之谋等,可谓丰富多姿,五彩缤纷。刘向在《书录》 中对这些林林总总的智谋权术曾这样的评价:“故孟子,孙卿儒术之士,弃捐于世,而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是以苏秦、张仪、公孙衍、陈较、代、厉之属,生从横长短之说,左右倾侧。苏秦为从,张仪为横;横则秦帝,从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轻。”在纵横家的长期游说为谋的实践中,形成了谨守秘密,含而不露;创造局面,力争主动;以利益为轴心,相互利用,相互倾轧;度势进退,随机应变,不择手段等行之有效的为谋原则。长短纵横之术无疑是反映纵横家主要特征的学术,但是其中还有更深刻的底蕴精神,这种精神主要是强烈的主体意识、突出的实用理性精神和转祸为福、因败为胜的哲学基础。纵横家是一个思想观念约束最小的学派。在观念上,以主体的姿态审视一切,高度自信,高度自尊,认为通过主观努力,能转祸为福,因败为胜,甚至可以战胜一切。在行为上,以主体的姿态投身于社会,积极进取,英勇无畏,精心设计,认真施谋。纵横家观念上的主体姿态是主体意识的内凝,行为上的积极进取,英勇无畏是主体意识的外化,两者互为表里,构建成长短纵横之术的精神底蕴之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