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纵横家新论(4)

http://www.newdu.com 2017-12-14 《史学集刊》1999 年第2 期 张彦修 参加讨论

    在纵横家文化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运行的同时,长短纵横之术也在理论上发生了转型,虽然没有再出现类似于《 战国策》 那样的纵横家教科书,但是却有更精练简明的《三十六计》 。《 三十六计》 是以兵家的面目出现的,表面看都是兵家的奇诡奸橘,就其精神实质和更普遍的应用情况而言,则是政治斗争权术。把《 三十六计》 与长短纵横之术相比较,它们不仅在崇尚计谋韬略、强烈的实用理性精神和哲学依据方面完全一致,而且还能在纵横家的谋略库中找到《三十六计》 每个计谋的雏形,清晰地看到长短纵横之术向《 三十六计》 的演化转型和《 三十六计》 对长短纵横之术继承和发展的轨迹。
    纵横家是一个流动的、成份复杂的社会群体,其中有世袭权贵,也有平民布衣,长短纵横之术的被运用也不仅局限于纵横家。纵横家的教科书《 战国策》 突出了游说和计谋,但也流露出纵横家对英武之风的崇拜。《战国策》 浓墨特书唐且斥秦王、聂政刺韩傀、荆柯刺秦王等都是纵横家对仗义行侠向往的表达。在纵横家断绝之后,长短纵横之术向《 三十六计》 转型之始,部分人继承了纵横家的游与侠之风,衍化出纵横家的变种。司马迁独具慧眼,最先看到游侠与纵横家的联系。他在《史记· 游侠列传》 中说:“古之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近世延陵、孟尝、春申、平原、信陵之徒,皆因王者亲属,藉于有土卿相之富厚,招天下贤者,显名诸侯,不可谓不贤者矣。”对于纵横家和游侠的关系,班固在《汉书· 游侠传》 中说得更清楚:“陵夷至于战国,合纵连横,力政争强。舔是列国公子,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藉王公之势,竞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而赵相虞卿弃国捐君,以周穷交魏齐之厄;信陵无忌窃符矫命,戮将夺师,以赴平原之急;皆以取重诸侯,显名天下。”司马迁和班固说的战国四君子,既是风云一时的权贵,又是积极的纵横家和各种士人的豢养者,所以祖述游侠之源时不能不与纵横家相联系。秦汉以后,正史中再也没有游侠的身影,但在魏晋南北朝的诗篇,唐宋传奇和诗词,宋元话本和明清侠义小说中游侠的形象变得更为高大。这种情况表明,游侠不仅长期存在于中国古代社会,而且还对思想文化和文学艺术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纵横家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学派,其特色体现于它的长短纵横之术和深刻的底蕴精神,而且还体现于它的流变。它借助于有利的基本土壤,通过变态衍化、渗透交融、转型变种等渠道,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母体中生生不息,流传不止,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认真地重新认识纵横家,将有利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注:
    ① 《 战国策· 秦策二》 。⑥ 《 战国策· 秦策三》 .
    ② 《 战国策· 赵策一公。⑦ 《 战国策· 楚策四乡。
    ③ 《 战国策· 齐策五》 。⑧ 《 战国策。燕策一》 。
    ① 《 战国策· 秦策五》 .⑨ 《 汉书· 艺文志》 。
    ⑤ 《 史记· 张仪列传》 。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