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作者通过考察比较中国曲阜、台北和韩国成均馆释奠礼孔庙释奠礼,认为从孔庙释典礼的文化保护与儒学文化的生存发展的两种视域对孔庙释奠礼采取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认识标准。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孔庙释奠礼应当按博物馆原则再现历史原貌。而从中华民族大历史和孔庙释奠礼历史演变过程主脉络来认识问题,则应当严肃并严格厘清、界定相关制度、礼仪、乐舞、服饰、器物、祭品等一系列具体事宜。文章认为:“八佾”虽然也是封建国家皇权政治的结果,但它在客观上与孔子的历史地位、文化贡献是对等的,与中华民族以及广泛人类对孔子的认同价标上基本是符合的。但是,为了脱出封建、保守的思维模式,文章提出了一个“九佾”之礼的设想。关于释奠礼的服饰,作者认为应当基本沿用明代式样或风格,清代服饰不适宜出现在释奠礼中。释奠礼祭祀的孔子神主应当是“大成至圣先师”而不是“文宣王”。孔子神主最好是木主而非偶像。释典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有权与保护责任是全体文明社会的,在条件具备时,有关方面出于保护目的的向联合国的“申遗”行为是事理所在、势在必行。 关键词:释奠礼 曲阜孔庙 台北孔庙 韩国成均馆 非物质文化 孔子 木主 八佾 九佾 申遗 一、精神危机时代传统释典礼的意义 工业革命之后,技术、科学、效益逐渐成了人们的价值核心和社会主题,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了只“瞻前”而不“顾后”的时代。以国家名义进行的人群实力竞争,是实力的对抗。而实力在对抗关系中所依靠的主要是科技和经济两个支撑点。人类进入了文化和传统被遗忘的时代。二战以后,尽管世界仍在角力竞争之中,但是关于战争与对抗的反思不仅从来没有休止过,而且还在对抗造成的越来越多的祸患痛苦中不断加深、日趋强烈。精神危机与文化困惑普泛漫延的同时,寻求出路的思考与尝试亦同步出现。战争祸患无穷,对抗没有前途,已经越来越为各种肤色、各种文化的人们所普遍接受。于是,对抗的理论与生活方式从根本上受到了质疑,人们开始从人性、人权出发去寻求和谐,尊重、平等、和平的伦理价值观与行为方式越来越受到普泛世界的关注与认知。几十年来,儒学普世价值在亚洲,在欧洲、美洲,在更广阔的世界浸润人心,以及近年来中国大陆“国学热”的持续升温等等,都是世界性文化反思的结果。 历史上的中国很重视传统。尽管由于社会地位、经济利益、文化教养的不同,不同社会人群“重视”的程度和“传统”的内容均不尽相同,但民族心理习尚、公众伦理、历史荣誉感、修养尊严、文脉风韵等却是社会各等级一致认同、爱重的。“信而好古”,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士群体的一般心态,而且也是民族大众的一般习性。但是,二十世纪以来这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一向引为自豪的文化传统,抵挡不住以科技和经济为两个强大支点的列强的强暴欺凌。中国人有史以来第一次开始怀疑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了。二十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是这种怀疑的结果。然而,这种怀疑并没有引出积极更新再造的逻辑结果。于是,民族文化传统大面积、长时间严重滑坡。二十世纪中叶以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连同传统文化一道,遭遇了史无前例的被疑弃的命运,数十年时间近乎彻底的废弃扫荡,民族文化传统在国民大众内心世界严重塌陷、缺失。而后是近二十余年来几乎整个社会与国民全体的两只眼只顾向前看和向外看,中国人更无心“后顾”了,这是明显高位差条件下异质文化相互交流的必然结果。历时一个半世纪之久的西方文化疾瀑湍流,随同物美价廉商品和先进科学技术源源而来的还有西方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文化式样,以及我们不喜欢的一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想法,不过是不谙世事者的一厢情愿而已。民族文化传统的大断裂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历史感沉落是民族大众的,至于青年以下群体则是更严重的民族历史知识的贫乏和民族历史意识的淡漠。民族文化主体意识湮没了,民族尊严和社会责任感下落,公众伦理水平下滑,这一切早已经是司空见惯,恬而不怪了。 民族文化传统的断裂,是历史时代性的,不独中国为然。但是,中国尤为严重也是自然和势所必然。可以说,中国民族文化传统的断裂是彻底的,甚至是无可挽回的。诚然,语言和其记录符号文字仍在使用着,某些印刷品、器物、建筑等物质遗存还保留着,但这些不能一般意义地认为是民族文化传统的传承。民族文化传统,应当主要指民族心理特征、思维方式、行为模式所决定的民族整体的文化形态及其存在惯式。它表现为人们对于这种形态与惯式的或习惯自然,或自觉愉快的履行。民族文化传统的保持和光杨,不能仅靠知识弱势群体不知其所以然的懵懂循行,民族文化的自觉认知和民族历史的认同与自豪感具有决定的意义。历史上,中国“士”群体,在中华民族文化的文化形成与传承光扬上,是承担着无可替代的历史使命的。但今天情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士”的群体形态是自然早已经没有了,但严重的问题是“士”精神也已经没有了。作为社会主导形态和主流意识的“仁”、“义”、“礼”、“智”、“信”这些中国历史上士精神核心的东西,已经被彻底扫除尽净了。19世纪时,在良知未泯的外国人眼里仍然鲜明感觉到的中国读书人和朴诚大众身上的民族文化传统,今天是很难见到了。尽管那时的中国,已经被满族贵族蹂躏、列强压迫得百孔千疮、麻木不仁、病入膏肓了。 在文字记录的历史与中国当代决大多数青年人非常隔膜的今天,在“戏说”类历史戏剧严重扰乱误导广大民众的今天,在中华优良文化传统与国人越来越疏远的今天,以学术和科学精神,负责任地再现孔子祭祀的典礼活动是完全必要的。社会文化生活与大众精神维系,不能而且也从来不是仅仅靠少数觉悟者的表率与伦理号召实现的。任何一种文化、一种生活式样,都需要有相应的制度保障与规范约束。“孔庙”是一种文化的凝聚空间,“释奠礼”是一种典范的式样,科学规范与社会认可的“孔庙释奠礼”则是大众精神生活的仪轨准则。但它既不是宗教戒规,也不同于军营操典,它只是大众自愿接受和社会认可的伦理规范的范本,因此仅具有参照性与约束性,而没有强制性。某种意义上,它的作用只是一个标志,一种象征,如同一面国旗,凝聚的是信念、责任、尊严,是文化符号,而不再是色彩、图案和物质材料。 在我们看来,今天能够引起民族大众良知、热情、兴趣的教化主题,能够在民众心灵深处产生共鸣的,只能是绵绵数千年的民族文化传统。而孔子是这一传统无可替代的丰碑。严肃郑重的祭孔典礼,以及以祭孔为核心的一切有益和必要的文化活动,应当是能够在民族大众中发挥传统接续、普及的最有效方法。它们是直观和直接的,是初级的,同时又是最重要的。以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来再现这一活动,告诉人们:我们民族曾存在过数千年从未间断过并一直鼓舞人心的历史。它应当起到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的作用。孔子的诞辰日,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圣诞节”,应当像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在二十世纪末被台湾人演绎成“中国的情人节”一样,受到全体民族的自觉倾心的爱重。台湾的孔子祭典是隆重和郑重的,这应当是大陆人的榜样。孔子祀典,绝不仅是纪念孔子一人,它是一种民族文化传统,一种人文流脉。韩国及新加坡,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重视这份传统,它们在得到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还得到更大的收益—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张扬。 中国文化传统,不能仅仅是个别研究者的“学术”题目,也不能仅仅局限在某些“教育领域”,而且,众所周知,当代中国知识群体的民族文化传统情结本已难持。民族文化传统本来是民族的精神食粮,这一民族精神血脉也应当名正言顺地受到重新接续。1988年,有当代三分之二的诺贝尔奖得主聚会巴黎,他们于会上发表的宣言的第一句话就是:“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1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上曾有过长达数千年的辉煌荣耀,我们靠的是文化和文明,正是这一人类文明史上唯一从来没有间断过的文化传统支撑了中华民族古往今来的伟大历程。这一文化传统是历史的,是民族的。统治集团出自自身狭隘政治目的控御,或“大人”之言假权力一是的影响,历史证明对于民族根本利益多不足取。正如马英九先生在2006年台北孔庙“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二五五七周年诞辰释奠典礼”主持仪式上所说:“举行祭孔仪式在于发扬孔子儒教理想,……这也是孔教在地化、国际化的表现。”2释典礼的精神核心是重学、兴教,是儒学精神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延续的形式,更是大众化与社会化的重要形式。因此,释典礼当兴,释典礼必行。美国前哲学会主席、著名哲学家赫伯特?芬格莱特则认为:“在孔子的思想中,我发现了一种人性的视域,这种视域在哲学上是深刻的,在心理学上是真实的,在社会学上它也是既富有洞见又发人深省的……因此,作为一位西方的思想家,对于孔子人性和人类社群观念的深邃与重要,我加倍地受到打动。”3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