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质上,儒学以“中”“和”为本体建构了一种人生的道德境界。王夫之曰:“喜怒哀乐二节,言性情本有中和之德,以具众理应万事,故能存养省察以致之,则其功效有周遍乎天地万物之大用也。”[41]“中”与“和”是相对于性与情而言的两种德性,心具“中”“和”之德可以应万事。在儒学的体系中,相对于尘世而言,“中”“和”之境既高远又切近。所谓“高远”,是指这个境界超越于尘世之上,具有“彼岸”的性质;所谓“切近”,是指这个境界以对尘世的照应为前提,又具有“此岸”的属性。“中”“和”作为一种道德理性,它不仅是个人修养的成就,还可以促进宇宙的和谐发育。 从儒学史上来看,“中”“和”并不是既成的东西,而是一个过程。第一阶段以孔子和《中庸》为代表,为形而上化的建构阶段;第二阶段以朱熹和刘宗周为代表,为推极“中”“和”道德本体的阶段;第三阶段以王夫之为代表,为“形而下化”解构和转型的阶段。 任何一种能量都可能枯竭,任何一种学说都迟早要衰落。这是至上不移的必然之则。致力于从道德理性层次上观照并解决现实伦理问题的“中和说”,在经过了二千年后,对现实伦理建设所提供的动力越来越小,面临着能量的枯竭。于是,在明末清初,“中和说”开始出现学理上的转型。 注释: [1] 《尚书?商书》 [2] 《左传?昭公二十年》 [3] 《国语?郑语》 [4] 《礼记?乐记》 [5]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5页。 [6] 《论语?为政》 [7] 《论语?子路》 [8] 《论语?季氏》 [9] 《论语?学而》 [10] 《中庸》 [11] 《周易》 [12] 胡广:《四书大全?中庸章句大全》,山东友谊书社,1989年版,第326页。 [13] 《中庸辑略》,《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61页。 [14] 胡广:《四书大全》,山东友谊书社,1989年版,第545页。 [15]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页。 [16] 胡广:《四书大全?中庸章句大全》,山东友谊书社,1989年版,第325页。 [17] 朱熹:《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481页。 [18] 胡广:《四书大全?中庸章句大全》,山东友谊书社,1989年版,第549页。 [19] 《中庸》 [20]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页。 [21]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页。 [22] 朱熹:《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519页。 [23] 朱熹:《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709页。 [24] 沈善洪主编:《黄宗羲全集》第八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90页。 [25] 沈善洪主编:《黄宗羲全集》第一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72页。 [26] 《圣学宗要》,《刘子全书》第五卷,清道光甲申刻本,转引自李振纲著:《证人之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7页。 [27] 《圣学宗要》,《刘子全书》第五卷,清道光甲申刻本,转引自李振纲著:《证人之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8页。 [28] 《学言上》,《刘子全书》第十卷,清道光甲申刻本,转引自李振纲著:《证人之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1页。 [29] 沈善洪主编:《黄宗羲全集》第一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51页。 [30] 沈善洪主编:《黄宗羲全集》第一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92页。 [31] 沈善洪主编:《黄宗羲全集》第一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72页。 [32] 沈善洪主编:《黄宗羲全集》第一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72页。 [33]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0页。 [34]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0页。 [35]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0-61页。 [36]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0页。 [37]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0页。 [38]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1页。 [39]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2页。 [40]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8页。 [41] 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六册,岳麓书社,1991年版,第126页。 来源:http://www.confuchina.com/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