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对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以及落实的主要途径、措施等做了详细阐述,从事传统文化教育的人士为之欢欣鼓舞。近日,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重点课题“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价值教育校本化研究”总课题组主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学生发展论坛”上,多位从事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的著名学者畅谈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之道,为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小学的落地出谋划策。 钱逊 清华大学教授,国学大师钱穆之子,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个文件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工程”,提出了许多具体内容和落实措施,这个提法和以前不一样了。《意见》提出要将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也谈到了要对全体教师进行传统文化的培训。具体怎么落实,我有一个建议,就是开展教师人人读《论语》活动。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最核心的内容,我想就是传统文化所讲的做人的道理,或者就讲一个“道”。 中国传统文化,从培养人的精神品格来说,主导的还是儒家。《论语》是记录孔子思想的最重要的一部经典,首选的必读书就是《论语》,因为《论语》记录着他跟学生讨论的一些言论,以及他日常行为的各方面的表现,这里面包含了儒学的全部基因,如果说儒学是中国文化的主干,我们今天了解传统文化,要从里边吸取最精髓的部分,那么这些东西全部是最精髓的部分。如果我们不读《论语》,不了解《论语》,就不可能真正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 现在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师资的问题。《意见》提出对教师进行培训,就是说教师首先要补课。传统文化那么丰富,各方面都要涉及,或者四书五经都要读,这个不现实,所以只能从一部最重要的《论语》入手。 《意见》里面提到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这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我们都可以在《论语》里边找到源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精神的认识和接受,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现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我相信有两点是必须有的,第一点就是崇德,做人首先要修身;第二点就是乐群,中国传统文化主张把个人的价值、个人的发展与群体的发展统一起来看。在这两点的基础上才形成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思想观念。现在讲的敬业也好,爱国主义也好,最基础的就是这两条,没有这两条,就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人读《论语》,可以使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找到一个最好的抓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