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至2日,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工作会议暨“中华智慧的当代启示”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汇聚一堂,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中华智慧的当代启示等相关话题展开学术讨论。 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原所长傅永吉教授 在4月1日下午的分组讨论中,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原所长傅永吉教授作题为“中华生命大智慧的人文信仰之维”的主题发言,围绕“中国人的核心信仰究竟应该是什么?”“人的最高本质是什么?”“儒家讲天地之间人为贵,人贵在哪里?”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所谓“人文信仰”,它的启发来自唐群毅、牟宗三这两位老先生提出的“人文宗教”,港台新儒家认为,儒家传统是一种不出世的却具有超越性的东方宗教,它不像其他的宗教,需要有神、有耶稣、安拉等外在的权威,儒家不需要这么一个外在的权威,它是一种具有内在超越性的信仰。内在超越性,也就是权威在自己的内心,也就是道德心,如孟子所谓“仁义礼智”。我觉得,儒家传统的这一特质,称为中华人文信仰更准确、传神。 人文信仰实际上儒释道三家都有,儒家是比较典型,儒家是典型的入世,实际上就是在人世间,“以出世的心态行入世的功德”,在世俗社会当中要完成人之为人的使命,一个是自己的个体生命的健全,即诚意、正心、修身;另外一个就是能够去建功立业,即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这种人生追求。这个就是要解决当代的精神支撑的、具有超越性的这么一个课题。 马克思对人的理解就是人的本质并不是每一个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社会关系总和”的角度给人下一个全面的定义,这个定义就是人有多重的本质。从道德文化这个角度,也就是说人有一个道德文化的特质,只有人才有,其他的动物没有这种道德属性。 人类的道德文化属性这个特质是人们最关注的,经济的属性肯定有,政治的属性肯定有,但是人的最高的属性是道德文化性,是人之为人的最高本质,这就是我对人(人性)的一个理解。 信仰体系当中,儒家主张首先人肯定需要解决肉体的存在这个问题。并不是有些人理解的儒家是重义轻利,儒家首先有一个在道义的引领下对物质生活的安顿,特别是当政掌权者要把解决人民群众、老百姓的物质生活作为一个重中之重,如孔子所说“富之”“教之”“足食”“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所说“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荀子也说“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强调对物质生命、精神生命和谐的圆融的均衡的摆布、安顿,这是儒家的理念。在这个基础上儒家就是重视和强调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是人的道德、文化。这是我理解的儒家的生命大智慧的主要的内涵。 还有一个我想讲一讲对“仁”内涵的一个理解。儒学就是仁学,由孔子所创立,孟子、荀子都有重大贡献,孔、孟、荀是原始儒学的主要代表。我们现在比较多的对“仁”的内涵的理解,一般就只讲“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讲爱他人这个内涵,孟子曾发挥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将“爱他”或“他爱”推展为亲亲、仁民、爱物这样三个由近及远的层次或步骤。实际上我最近看了一些文章,孔子讲“古之学者为己”,儒学、仁学的首要的内涵就是“为己之学”,“为己”并不是自私自利,他是先成就自己,把自己的潜力和价值开发出来,这和现代人的生存理念是一致的,一个人要把自己最好的东西开发出来,成长为一个士,再成长为君子,成长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然后你才能去齐家治国平天下。荀子说过:“知者自知,仁者爱人”,这就是说,人首先要有自知并能自爱,把自己好的东西都开发出来,然后(才有资格)再谈如何爱别人。 “义”是孟子的发挥比较到位,现在我们讲担当,就是讲无条件的践行道德义务,不是不讲功利,而是在功利之上有一个更高的价值,也就是用道义原则来引领、驾驭物质利益、功利。儒家是在利益之上设置一个更高的原则就是仁义、道义、礼法等原则,所以它有一个道义的担当精神的高扬、张扬,简单归纳为:义利并重,以义驭利。这是孟子对儒家核心价值的一个重点的发挥。 荀子重点发挥的是“礼”,当然进一步发挥出一个“礼法”范畴,要把仁、义这个基本的人文信仰转化成内规矩和外规矩,内在的规矩就是美德的柔性约束,外在的规矩就是法律所代表的刚性约束。德与法一起,共同来制约、约束人们的行为,造成普遍的秩序与和谐。德与法这两个东西统一起来就是礼(礼法),荀子对儒学的主要贡献在此,所以,荀子是儒家“治统”(也有人称为政统)的系统阐释者,是儒学由纯学术向汉初政治儒学转化、转型的重要中介——关键环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