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泰山的祭祀与封禅:对中华精神的敬畏与感恩

http://www.newdu.com 2017-12-14 光明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孟宪实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1962年出生,黑龙江人。南开大学学士,北京大学硕士、博士,南开大学博士后。专门研究隋唐史、敦煌吐鲁番学。出版著作:《汉唐文化与高昌历史》、《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唐高宗的真相》、《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与荣新江、李肖联合主编)、《敦煌民间结社研究》。2006年开始,先后在《百家讲坛》主讲《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和《唐高宗真相》。与著名作家阿城合作编剧电视剧《贞观之治》。
    
    古人说,“岱为山宗”,泰山为“五岳之长”。
    
    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的题词
    
    尘雾泰山
    演讲人:孟宪实 时间:11月6日地点:泰山论坛
    作为鲁国境内最高的山峰,泰山在当地受到崇拜,并且形成传统,即使今天也不难理解。《诗经》有言:“泰山岩岩,鲁邦所瞻”。但是,作为后世长期五岳独尊的泰山,我们当如何理解?泰山成为中国高山崇拜的最高代表,有力的证据就是帝王的封禅泰山。《白虎通》曰:“王者功成封禅必于泰山者何?万物之始,交代之处也”。封禅,显然是成就泰山神圣的关键所在,难道成就泰山这种地位的仅仅是因为泰山屹立于中华大地的最东方吗?
    《史记·封禅书》,记载历代帝王祭祀泰山,是从舜开始的,比西周更早。
    泰山:从祭祀到封禅
    泰山崇拜问题,商朝的情况无法知晓,现在可以肯定的是,周天子和鲁国国君都有资格祭祀泰山。有观点认为,泰山崇拜最初应该属于东夷人的发明。根据万物有灵的观点,这是可以认可的。但是,西周时代,肯定是继承了这个传统。《礼记·王制》:“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其疆内名山大川”。正因为周天子有祭祀泰山的礼仪,《左传·隐公八年》(前715年)才有这样的记载:“郑伯请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为的是与鲁国交换土地。说明此前西周天子是经常祭祀泰山的。
    《史记·封禅书》,记载历代帝王祭祀泰山,是从舜开始的,比西周更早。但那只是祭祀,不是封禅,而且是五岳编祭,礼仪“皆如岱宗之礼”。封禅,是不同于祭祀的,虽然也属于祭祀,但是规格远远高于一般祭祀,是所有祭祀典礼中的最高级。不仅一般诸侯没有资格,即使是天子,不是特别成功者也没有资格,简单地说封禅是帝王最高的祭祀天地礼典。
    那么,是谁开始封禅泰山呢?《史记·封禅书》中引用了管仲劝说齐桓公的话,因为齐桓公自认功劳很大,想要封禅泰山。管仲回答说古代封泰山禅梁父者共有七十二位,而他所能记得的只有十二位,伏羲、神农、炎帝、皇帝、颛顼、帝喾、尧、舜、禹、商汤和周成王。管仲的观点是,这些封禅泰山的都是天子,“皆受命然后得封禅”。《史记·封禅书》的这个记载可为根据,那么管仲所说十二次封禅泰山最后一位,就是“周成王”。
    管仲不同意齐桓公封禅,最后用条件不足劝阻成功。但是,所言十二人封禅,与《史记·封禅书》的观点不同。《封禅书》说:“诗云纣在位,文王受命,政不及泰山。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宁而崩。爰周德之洽维成王,成王之封禅则近之矣”。近之矣,是认为周成王封禅泰山之说与事实比较接近,也没有完全肯定就是周成王就是封禅之礼的创始人。
    《史记·封禅书》在记录秦穆公的种种祭祀活动之后写到:“其后百有余年,而孔子论述六蓺,传略言易姓而王,封泰山禅乎梁父者七十余王矣,其俎豆之礼不章,盖难言之”。在齐桓公时代,已经有了很流行的封禅说法,所以才有齐桓公要封禅而管仲阻拦的故事。推测当时的说法,恐怕还不是易姓而王才能够封禅泰山,因为当齐桓公认为自己功劳确实很大,理应封禅的时候,管仲只能用条件不足为由来加以阻拦,不能否认齐桓公的功劳和资格。所以,《封禅书》这里讲述的应该是孔子的主张:论述六艺,言易姓以及封禅泰山。封泰山禅梁父之说,很有可能是在孔子的加工之后,才成为更流行的理论观点。
    泰山的崇高地位,显然不仅仅因为自然高度,更主要的是因为文化高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