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民族 >

景颇族的目瑙纵歌

http://www.newdu.com 2017-12-17 中国传统文化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目瑙纵歌又称“总戈”,意为“欢聚歌舞”,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景颇族聚居区,是景颇族最为隆重的传统民族节日。历史上,举凡出征、凯旋、五谷丰登、婚丧嫁娶、喜迎嘉宾,景颇族都要举行目瑙纵歌这一喜庆活动。目前,陇川县是目前国内景颇族人口最多、目瑙纵歌传承最为完整规范、最具景颇族代表性的地区。
    关于目瑙纵歌的来源有各种不同的传说。颇为流行的一种传说是:古时候,景颇族过着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后来出现了一个靠吃小孩过日子的魔王。一天,因没给小孩吃,它就呼风唤雨,淹没田园。一个名叫雷盼的男子率领乡亲南迁到迈立开江和恩梅开江两岸重建家园。魔王知道后又追到这里并把雷盼的儿子吃了。雷盼决心率众与之决一死战。太阳神深受感动,为他打制了一把宝刀。魔王终于被杀死,人们欢歌纵舞,庆祝胜利。此后,为纪念祖先除魔的光辉业绩,景颇族每逢喜庆盛事都要举行歌舞盛会,并把它称为“目瑙”。
    目瑙纵歌的最主要活动是跳目瑙纵歌舞,正式活动前,人们在舞场中心立起四根木柱,用来祭祀太阳和指示舞蹈路线。柱侧置刀、矛,象征人民强悍刚毅的性格。根据目瑙舞起源于鸟类舞的传说,在柱档两端设木雕犀鸟、孔雀各一只。柱前立活竹高竿,表示生命常青。上方挂有横匾,画有景颇传说中的起源地喜马拉雅山。
    随着时代的发展,目瑙纵歌已成为景颇人民欢庆丰收的歌舞娱乐的民俗节日。目瑙节中最具代表性的表现形式是目瑙纵歌。它包括苏目瑙(招财庆丰收)、巴当目瑙(庆祝胜利)、定栓目瑙(庆贺新居落成)、结如目瑙(出征誓师)等十几种。与目瑙纵歌配合的舞蹈动作虽然不多,但顿步摆肩的韵律鲜明独特,是景颇族舞蹈的代表性动作。举行目瑙纵歌时,方圆百十里有上万人参加,大家同场共舞,气氛隆重热烈,极富民族感召力和凝聚力,又是加强民族关系、增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渠道。1983年,经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讨论通过,确立目瑙纵歌为德宏州法定的民族节日,时间为每年的正月十五、十六日。
    “目瑙纵歌”作为一个民族的传统活动发展至今,宗教色彩和类别已日益淡化,它已成为景颇族约定俗成的传统节日,统称为“统肯(传统)目瑙”并赋予了新的内涵,其内容和形式都是展示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反映今天的新生活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同时,目瑙纵歌集景颇族民族文化为一体,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对景颇族的历史文化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