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是云南特有的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拥有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文化。其中,“蜂桶鼓”是布朗族最古老、最原始的一种打击乐器,多数由成年男子击奏,参与人数可为几人、几十人甚至数百人不等,是喜庆时群众性的大型舞蹈之一。 蜂桶鼓舞的传说 传说,远古时代人类遭受大洪灾害,是蜜蜂把天神带到布朗人逃生的那座山上,拯救了一对青年男女,让他们成婚生子,繁衍后代,安居乐业。因此,布朗人特别崇拜蜜蜂,他们也像蜜蜂一样勤劳勇敢、朴实善良、襟怀坦荡、乐于奉献。布朗人遵照天神的嘱咐,认真地给蜜蜂修造蜂桶居住,与人相伴。在制作蜂桶的过程中,布朗人受到启迪,根据蜂桶的形状发明蜂桶鼓,又根据蜜蜂在蜂桶周围悠然活动的情景创作了舞蹈动作。久而久之,内含深远文化艺术的“蜂桶鼓舞”便在布朗人民中间推广流传开来。 舞步与节奏 蜂桶鼓舞分为“三步舞”和“五步舞”两种。“三步舞”的动作缓慢优柔;“五步舞”的动作则激越刚健。舞蹈时,可分为男队和女队,男队身背蜂桶鼓边舞边敲,浪漫潇洒;女队手持毛巾,随着鼓点节凑边舞边甩,欢快自如。舞蹈时还可配奏象脚鼓、金芒、锣、镲等打击乐器,场面壮观,舞姿优美,感染力强。蜂桶鼓舞的节奏明快热烈,几种打击乐器相配合,“嘣咚、嘣咚……嘭嚓、嘭嚓……锵切、锵切……”,高、中、低音融为一体,独具情趣。动作大方、潇洒、粗犷、活泼,舞姿轻盈、柔和、细腻。 传承与保护 现今的蜂桶鼓直径一般25—30厘米,高70—80厘米,以攀枝花树或柳树挖空树心,两端蒙上牛皮制成,形似蜂桶。鼓棒直径3—4厘米,长40—50厘米,两端系有彩色布条。蜂桶鼓舞的节奏明快热烈,动作大方粗犷而不失轻盈细腻,那是布朗族人把生产生活融入到歌声和舞蹈中的体现。双江县邦丙乡布朗族的蜂桶鼓队多次被邀赴省城和省外演出,向人们展示了布朗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艺术风采。蜂桶鼓舞给人们带来了一种久违的震撼,藏于滇西南边城双江的布朗族蜂桶鼓被列为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让蜂桶鼓舞文化遗产永续传承,双江自治县在有布朗族孩子集中读书的小学,建立了课外民族文化传承学习室,成立了蜂桶鼓舞爱好者乐队,以一些学生对蜂桶鼓舞的兴趣培养会展演民族文化的传承人。所以,如果探访布朗族村寨的人们,不但能看到老人们挎着大蜂桶鼓以手掌代鼓槌敲打蜂桶鼓和跳蜂桶鼓舞,也能看到学生挎着小蜂桶鼓、抡起鼓槌、跳着有节奏地步子,舞动在蜂桶鼓舞带来的快乐中。这真可谓是——蜂桶鼓旷世的空灵回音永远涤荡在布朗山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