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工艺 >

香港纸扎灯笼无人传承

http://www.newdu.com 2017-12-18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导语: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汉族传统工艺品,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吉利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
    
    黄改莲在她的老店里
    
    纸扎灯笼
    “手扎灯笼赚不到钱,现在继续做下去,一来只因这是自己的兴趣,二来每当亲手做出来的灯笼,客人买得开心,又欣赏自己的工艺,就会很有满足感。”
    今年的中秋节,香港照常热闹,各大商场、屋苑悬挂各式花灯。香港资深传统纸扎师傅黄改莲,节前每天手工赶制中秋纸扎灯笼至凌晨。
    年近50岁的黄改莲,是位于中环的“生福祥香庄”的店主,在香港扎作中秋灯笼20多年,但好景不再,现在她没有帮手,独力支撑,不得不减少扎作数量。
    黄改莲回忆说,过往中秋节满店挂满灯笼,“两个子女小时候会分担一些轻松的工序,临近中秋节那几天,自己每天会通宵达旦去扎作,在这小铺内就曾两次晕倒。每年中秋后,连走路都没气力。”
    现在,黄改莲一如以往坐在老店内一角,戴上老花镜,在饭桌前拿着已扎成的小杨桃灯笼的竹篾内栊,聚精会神,慢慢地把皱纸贴在竹篾上。
    黄改莲边做边慨叹说,以前一家大小通力合作,中秋前夕可做出300个以上灯笼,但近年已越做越少,今年只做了百多个。子女们长大后都外出打工,无暇帮忙,只留下她一个默默“孤军作战”。
    黄改莲说,扎作一个灯笼很花精神和时间,一个约9吋(1吋=0.0254米)大的“杨桃”灯笼,大约要用上七八个小时。首先,要把削好的竹篾一圈接一圈扎作内栊,然后把皱纸贴在竹篾上,再配上装饰,最后还要在底部加上絮丝,“最重要的是把竹篾内侧削得平均,才容易屈出所需形状。”
    以往她还会扎“莲藕”、“金鱼”等灯笼,现在只扎作“杨桃”灯笼了。她说纵然健康欠佳,但中秋节一年只一次,每晚工作至凌晨2时,也要在中秋前夕完成所有订单,而且会“越做越兴奋”。
    在黄改莲的老店内,大、中、小“杨桃”灯笼任君选择,价钱则由百多港元至800多港元不等,黄改莲说:“价钱一点不便宜,年轻人都不愿花这些钱。现在来买灯笼主要都是一群上年纪的人,他们每年都会买数个回家摆放一年,认为‘洋桃’灯笼是个好意头,希望每年样样都好。”
    灯笼是中秋节传统主角之一。今年中秋,香港维多利亚公园亮起一个用回收的塑胶瓶、节能LED灯泡制作的大型彩灯。香港各大商场、铁路站内,也挂上不少用布、塑料所制成的仿传统扎作灯笼。但黄改莲认为,这些都不及传统纸扎灯笼富有人情味,因为纸扎灯笼是师傅手工制作,机器不能取代。纸灯笼亮起来时,颜色会更鲜艳,轮廓更明显,也能体现师傅的手艺。她所选用的皱纸,厚而且韧,不易弄穿、脱色,故灯笼虽为纸扎,但也很结实。
    现在,香港市民难在闹市欣赏到传统的纸扎灯笼了。香港历史博物馆名誉顾问郑宝鸿说,上世纪50年代是香港纸扎业的全盛时期,临近中秋,每间饼家、茶楼的店内门外,都会挂满大大小小的纸扎灯笼、纸制装饰,争妍斗丽,吸引顾客进店买月饼,而小孩每当看到纸扎灯笼都会很开心。
    上世纪60年代起,有人用塑料制造灯笼,纸扎灯笼热潮慢慢减退。当下,传统纸扎灯笼在香港已“买少见少”,大概这个行业利润少,也就后继无人了。不少曾经辉煌的手艺,在现代社会都逐渐被无情淘汰,也太可惜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