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流传已久的蓬莱民间乐器——大杆号

http://www.newdu.com 2017-12-21 齐鲁一点 佚名 参加讨论

    据传说,蓬莱大杆号这类乐器早在我国宋、金时期已在渔牧民和军队中使用。在我国明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戚继光(1528—1587)所著的《纪效新书》中就有所记载;明王圻《三才图会》亦记为:“多用于军中”。《纪效新书》上曰:“听号交锋但以吹喇叭声为准”。据蓬莱当地吹奏艺人的师承推断可追溯到五辈之前,可见此类乐器历史之悠久。
    
    据史书记载:“戚继光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晋为都指挥佥事,设署于登州太平楼前,总督山东沿海备倭事,振饬营伍,整刷卫所,清理钱粮,严明纪律,督修海防设施,巡察海上营卫。”他在军中设立蓬莱大杆号军乐队。出征时用于鼓舞士气,凯旋时用于表彰军士,另外还用于操典、演兵、战斗等武事活动中,古蓬莱大杆号军乐曲《戚家将军令》就诞生于这个时期。经过长期的演变,后来蓬莱大杆号流传到蓬莱民间,成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乐器。
    明清至建国时期,蓬莱大杆号吹奏乐在民间流传很广,村村都有蓬莱大杆号吹奏乐队,古老的蓬莱大杆号吹奏乐,经过艺人们世世代代的传承和不乏创新的实践,至今仍在社会上流传。1996年,蓬莱市文化局组织蓬莱大杆号乐队在“齐鲁广场民间艺术展演”中演奏“戚家将军令”获得“红牡丹奖”;如今在传说中“八仙过海”的地方,时时都能听到那富有阳刚之美的声声号角。
    
    大杆号又名“喇叭”、“招军”、“先锋”、“号角”,是无孔无键、直管吹奏的铜管乐器。大杆号虽结构简单,但有难度较高的吹奏方法和复杂的技巧,能够演奏出g-g2两个八度,声音高亢、粗犷。吹奏时主要运用丹田气,唇齿之间必须保持一个适宜的“风门”,气要放松,切忌挤出,才能吹出纯正的声音。吹奏的音阶和曲调均由气体力度大小强弱、唇齿之松紧来控制,才能响而不躁,这就需要深厚的功底和较大的气力。
    大杆号的乐曲大多是由艺人们即兴吹奏而成,由于该乐器在民间流传已久,历代吹奏艺人在漫长的实践中,在乐曲结构、音调进行等方面形成了固有的风格和规律。乐曲可分为武事性乐曲、礼仪性乐曲、祭祀性乐曲和娱乐性乐曲四类。大杆号艺人们还根据当地的民间音乐改编成大杆号的演奏乐曲,如《五更小调》、《十思乡》、《跑四川》等,某些京剧曲牌同样也是大杆号的保留曲目,如京剧“二黄调”等。
    大杆号服装、道具多种多样。包括各式头巾、服饰、靴鞋;戚家军盔甲、战靴、戚继光帅服、帅盔等。道具有戚字帆一面、刀式战旗77面(象征赵云七进七出)等。
    大杆号吹奏乐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演奏技巧,是蓬莱人民深厚的生活底蕴和卓越的艺术创作才华的综合体现,为研究古老的蓬莱民间音乐提供了历史参考,对蓬莱民俗文化的弘扬具有重要价值。
    2006年,蓬莱大杆号这一民间吹奏乐被列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我市蓬莱大杆号的代表性传承人有李之廉、陈光强、董永群等。
    烟台民俗文化大院5月1日正式揭牌,组织了蓬莱大杆号吹奏乐助阵,大院的民间艺术展示馆也正式开馆免费向市民开放,馆内汇集烟台市及全国范围内“非遗”项目40多项,非遗精品800多件。民俗文化大院还将不定期的举办非遗项目展演活动。
    民俗文化大院地址:烟台市莱山区山海路96号天籁花园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