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斗方 丁嘉耕,首都师范大学艺术系书法专业毕业。任职于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部,现为北京书协副主席、总后美术书法研究院书法艺委会主任、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委员。师承书坛泰斗沙孟海教授,从事书法研究35年,作品入选全国第五届书法展、第五届全国中青年书法展,全军第一、二、三届书法展等100余次,多次荣获全国书法比赛一等奖。书法作品曾被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南海、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等单位收藏。著有《丁嘉耕书法集》等5部,散文集、报告文学集4部,艺术摄影集1部。其书法业绩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80多家新闻媒体广泛传播。曾出访法国、意大利、德国、奥地利等国家进行书法交流。 丁嘉耕是著名军旅书法家,他的勤奋好学和多方面的艺术素养为军内外同行所称道。多年来,他在解放军高级领导机关工作,工作之余保持对书法艺术这份执著,临池很刻苦,悟性也很好,十分难能可贵。 任何一位艺术家成就的取得都是与他所处的环境、艺术天赋、心理素质、性格特征等因素分不开的。丁嘉耕出生在人杰地灵的江苏盐城东台市。盐阜大地自古就是滋生艺术家的沃土。这里曾哺育过“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水浒》作者施耐庵等。东台市还被命名为全国“书画之乡”。 在我国书法刚刚崛起的20世纪70年代末,丁嘉耕就以少壮派书法家步入书坛。尤其在他学习书法的初期,得到我国书坛泰斗、著名书法大师沙孟海教授的指点,并收为弟子,使他受益匪浅。沙老生前对丁嘉耕颇为宠爱,曾对他的书法进行一点一画的指导。1984年,沙老在他的书法作品上批注“师古能化,陈中出新,典雅秀劲,擒纵有度”,并鼓励他“坚持数年,定有大成”。言谈间沙老对这位颇具艺术天赋的后生寄予厚望。 丁嘉耕深知,书法艺术作为中国的国粹,是一门广纳百川的大学问,如果仅靠刻苦临池,在纯书法的圈子里徘徊难成大器。为了提高理论素养,丰富艺术内涵,他以优异成绩考入首都师范大学书法艺术专业深造,读完了该专业的40多门课程,取得了本科文凭,做出了受到教授们交口称赞的优秀书法论文。1994年,全国第五届中青年书法家作品展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隆重开幕,盛况空前的国展吸引了全国成千上万的书法爱好者和群众。丁嘉耕创作的行草书对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气势恢宏,老辣苍劲,深获中外参观者好评。 他的楷书,崇尚王家书风,以王献之《玉版十三行》为主调,出唐入晋。对元、明、清小楷有独到的理解,并深得文征明三昧,写得雄健、阔远、奇崛。行草书是他研究和创作的重点书体。他从东晋王羲之法帖《圣教序》入手,后转师宋代米芾、苏轼、黄庭坚三家,于米芾《蜀素帖》《苕溪诗卷》、苏轼《寒食帖》以及黄庭坚诸帖用力尤勤。他的隶书,取法中国正统的汉隶。其篆书,溯源问祖,从大篆起步,对《毛公鼎》等均有涉猎。 丁嘉耕正值书法创作的黄金时期,他捃碑纳帖,取博用宏,绚丽多姿。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人生,注重书家自身的人格修炼。在书法创作道路上,以他优秀的个人品质和成熟的心理素质,面壁探幽,不藐古人,不袭时人,不贬友人,步其书法正道。以淡泊的心态对待成名成家,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传统美德向古人、向前辈、向同行学习,为同道所赞赏。 欣赏丁嘉耕的书法艺术,有时总感觉到有一股浓浓的书卷气向你袭来,这大概与他的文学修养有关。用丁嘉耕的话说:“艺术是相通的,文学、美学的营养使我的书法艺术的肌体健康而富有生命力。”确实,当我们展读他的散文,可以领略到其中书法的美学思想,欣赏他的书法也可以看到那优美散文的深邃意境。 丁嘉耕书法艺术已经进入收获的秋天,我们期待着他的优秀新作面世!(李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