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丹道养生 >

道医养生笔记丨立冬:细雨生寒未有霜,勿忘御寒防冻伤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腾讯道学 李博成 参加讨论

    文/李博成
    冬,四时尽也
    立冬,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也是天文学意义上冬季的开始。《说文解字》说:“冬,四时尽也。”其实冬的本义是终结,最早指的是先民系绳记事的绳结,后来才借指一年的最后一个季节。在传统的农耕社会中,冬季一般是农闲的时节,这时阳光最受人们关注,而冬字的篆体正形象地体现了阳光照射地面面积的情形。
    
    立冬(资料图)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秋收已经完毕,动物们也准备开始冬眠。《礼记》载:“是月也,天子始裘。”天子开始穿冬季皮裘的衣服,并以这种形式昭告万民“冬天已经来临”,也就是《权力的游戏》中人们经常提及的警句:“Winter is coming”。《吕氏春秋·孟冬》记载:“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斋。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乃赏死事,恤孤寡。”天子在这天还要追赏为国捐躯的勇士,体恤慰问孤寡之家。
    祭祖“送寒衣”
    农历十月初一是民间重要的祭祖节,人们把这一天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祭祀除了用一般的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称作“送寒衣”。所以,这一天也被称为“烧衣节”或“十月朝”。古人认为,这样做可以使逝去的先人们在阴曹地府免受冻冷之苦。为其送去御寒的衣服,也是寄托者今人对逝去之人的怀念,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悲悯。
    
    寒衣节(资料图)
    而在民间除了会有隆重的祭祖仪式外,不同的地区还会有自己的祭祀对象。一些地方,“十月一日,祀井”,以感谢水之育人润物;还有一些地方,人们不再赤脚奔忙了,“以(十月)朔日为靴生日,供具祭之”,祈求靴神庥祐双脚免受寒冻;牛作为农家重要的功臣,也是犒劳祭祀的对象,“田家以糯糍粑安牛角上,谓之牛接角,仍以桑叶包糕喂牛,以报一年之力”,“又送糕于亲邻,名曰庆牛”。
    寒冷干燥,预防冻伤
    冬季气温继续下降,在北方,空气不仅寒冷而且干燥,特别容易发生冻伤,俗称为“皴了”。主要表现为身体暴露在外的皮肤出现干燥、皲裂、脱屑。看似是长了癣,其实是表皮和毛细血管已经受了损伤,并不是由真菌引起的。如果寒冷加剧或者空气再潮湿一些,就会形成冻疮,这是更深层的肌肉的损伤。寒冷冰冻是主要的外因,而更重要的内因在于气血不足或经络血脉阻滞。好发的部位一般在人体末梢,如手指、脚趾、脚后跟和耳朵。这是因为当外部气温低下、内部气血不足时,机体的本能反应是保证内在脏腑的供血需要,所以会导致末梢气血供应不足。
    
    预防冻伤(资料图)
    另外,气血充盈体质的人如果经脉不畅,也会手脚冰凉,出现冻伤和冻疮,中医称之为“上热下寒”。也就是说,这类体质的人头面部反而会容易出现热性症状,如青春痘、头屑增多、口腔溃疡、扁桃体反复感染等。虽然待气温回暖冻疮症状会有所缓解,但遇到气温变冷时还会复发,所以治疗的根本在于对证治疗:补气养血、通经活络。民间在缺医少药的时候,会用茄子秧或辣椒秧煮水,泡手泡脚。这里提供一个祛风散寒、活血通络的方子。每次用炮附子30克,细辛10克,羌活30克,独活30克,苍术50克,当归30克,红花20克,中火煮20分钟,外洗。
    如果是严重的手足皲裂,不宜用水外洗。可以尝试《串雅》中的治疗方法,取大萝卜一个,内雕空,放入柏油五钱(约15克),安炉火上顿熟,候冷,取油擦患处,频涂即愈。
    
    注意御寒(资料图)
    很多地方在立冬日还有腌菜的传统。常见的腌菜有萝卜、茄子、芥菜、白菜、黄瓜等等。腌菜味香开胃,有些具有食疗的价值。如可细嚼糟茄或酱茄,咽汁治喉痹,即喉部红肿疼痛。《随息居饮食谱》载:“若于立冬日,采(萝卜)而露之,任其雨淋日晒,雪压风吹,至立春前一日,入瓮封藏。如不燥透,收悬屋内,俟极干入瓮。凡一切喉证,时行瘟疫,斑疹疟痢,水土不服,饮食停滞,痞满疳疸,胀泻脚气,痧毒诸病,洗净浓煎服之并效。”
    (编辑:念远)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李博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