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卢理湘 斗柄,为内丹天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历代成道祖师对斗柄在修炼中的重要作用,均有继承和阐发,并孕育了“斗柄在握,我命在我不在天”的伟大思想。 斗柄指北斗七星中玉衡、开阳、摇光三星(资料图) 在他们的传世经典中,斗柄二字并不鲜见,如: 钟离权祖师《破迷正道歌》言:“驱回斗柄玄关理,斡转天关万象通,片饷龙虎频频斗,二物交合顷刻中。” 吕祖《太乙金华宗旨》云:“作用不外一中,而枢机全在二目。二目者,斗柄也,斡旋造化,转运阴阳,其大药则始终一水中金,即水乡铅而已。” 白玉蟾祖师《海琼传道集·快活歌(赠道士陈知白)》说:“一日八万四千里,自有斗柄周天轮。” 萧紫虚祖师《橐龠歌》曰:“乾坤日月本不运,皆因斗柄转其机。” 张三丰祖师《金液还丹破迷歌》曰:“窍要开,炁自通,雷转斗柄声正轰。” 斗柄,又名天罡,为北斗七星之玉衡、开阳、瑶光三星连线,它在天文上的作用,人们熟知,但斗柄之内丹喻义,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不太清楚。本文将从性命双修的角度对这一伟大思想作简要的论述。 一、斗柄的天文学概念 中国古代天文学,为以斗极为中心的“三垣四象二十八宿” 体系,三垣为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四象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以及东方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南方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西方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以及北方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合称“二十八宿”。 三垣中紫微居中,是皇帝居住的皇宫;太微居北,是文武官员办公的地方;天市居南,是进行贸易的场所。二十八宿代表四方百姓。天上地下一一对应,形成了以皇帝统领天下、官员治理人民的天象格局。 斗柄的季节指示(资料图) 人们在夜晚仰望苍穹,可以看到北斗七星,排列成一个勺状。其中四颗星排列成斗勺,分别为天枢一、天璇二、天玑三、天权四,其余三颗星排列成斗柄,分别为玉衡五、开阳六、瑶光七。天枢和天璇的联线延长约五倍处,可以找到北极星,即小熊座α星,故二星又称为“指极星”。 北极星的中文官方学名是“勾陈一” ,而勾陈是道教四御大帝之一。 因为北极星正处在地轴方向,故在人们看来是不动的,日月星辰均绕其旋转。北极星是天文星象的中心,故而也成为了人间帝王的象征,被誉为“帝星”、“紫微星”。 但实际上,北极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地球自转轴的进动,因此,地球自转轴北极指向的天空位置也在慢慢发生变化,约25800年绕黄极一周。 二、斗柄的运行规律 我们知道,地球由西向东自转,故北斗星每二十四小时绕北极星旋转一圈,此为北斗星的周日视运动。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所以每晚看到北斗的位置和斗柄的指向是不同的。早在四千余年前的《鹖冠子》就指出“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在每年3月21日(春分)晚23时,可以观察斗柄正指向东方。以后每天晚上同一时间抬头仰望北斗星,会看到斗柄指向逐渐偏南,大约每天一度。夏至23时正指南,标志着天文夏季的开始;秋分晚间23时正指西,标志着天文秋季的开始;冬至晚间23时正指北,标志着天文冬季的开始。 斗柄每月约变动三十度, 一年变动365。25度而恢复原状, 这就是斗柄的周年视运动,它是十二辰配十二月的依据。正月指寅, 十二月指丑,周而复始。 斗柄指东,天下皆春(资料图) 因为北斗星能够辨别方位, 确定季节, 所以古人很重视北斗星, 如司马迁在 《史记·天官书第五》云:“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向。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意思是:北斗星是天帝的车子,运行于天球中央,围绕着北极星运转,能够节制四方。区分黑夜和白天(阴阳),建立春、夏、秋、冬四季,调节金、木、水、火、土五行,转换二十四节气,度量年、月、日、时。东汉时期的武梁祠的石刻画像反映的就是北斗帝车的图像,在北斗上坐着的那个人即是天帝。 斗柄在天文学上极为重要,人们常用斗转星移来形容。那么,在丹家看来,斗柄在丹道中有什么作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