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精化炁 炼精化炁阶段中又可分几个具体步骤,其中“炼己”是最基本的功夫,在整个内丹修炼中不可须臾或离。陈抟《胎息诀》说:“定心不动,谓之曰禅;神通万变,谓之曰灵;智通万事,谓之曰慧;道元合炁,谓之曰修;真炁归源,谓之曰炼。”这里所说的即是“炼己”功夫。 慧灯福油图 明代彩绘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按照纳甲学说,“己”纳离卦,离卦在人身为心,故“己”即指人心,指念头。陈抟说:“夫欲实其腹,先虚其心。心主静者,气主动者也。故通乎道者,翱翔海宇之外,而心常宁焉。休息毫厘之间,而气常运焉。静,然后能契至虚,虚极则莹,莹极则明,明极则彻,彻则天地之大,莫能逃乎方寸矣。”“善治生者,先治其心。将噪则安之,将邪则正之,将求则以舍而抑之,将浊则以清而澄之,行止于是,造次于是,久之则物冥于外,神鉴于中,不求静而愈静,不求泰而弥泰,于是动寂俱忘,天真自适焉。”明伍冲虚《天仙正理直论》曰:“己者即我静中之真性,动中之真意,为元神之别名也。然必先炼己者,以吾之真性,本以主宰乎精炁者。宰之顺以生人由此性,宰之逆以成圣亦由此性。若不先为勤炼,熟境难忘,焉能超脱习柒,而复炁胎神哉!”可见,炼已是指如何集中意念,使形神安静。因此又称为修心、炼性。炼己偏重性功,这与佛家禅功相似。陈抟十分强调修心的重要性,故在图中特别注明炼己。 炼己修心,入定静寂,静极之时,正有动机,于恍惚杳冥之中,觉丹田气动,这就到了采药的时候。所谓“采药”,就是运用意识的作用,调动肾中精气沿督脉而上行,到达上丹田。陈抟说:“窍冥才露一端倪,恍惚未曾分彼此。中间主宰这些儿,便是世人真种子。”这里所说的“真种子”,便是采取的药物,即精气混融物。 炼形住世图 明代彩绘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药物采取后,即用意识引精气沿督脉、任脉运行,其中经过了上丹田、气管、中丹田、下丹田、会阴、谷道,完成一个循环,即炼精化气一小周天。陈抟说:“北方正一之气,主其洞房、金室,坎离之二气也。坎离交则日月精华自然合一,而会于三田矣。金室下元者,肾宫也,其名曰寿海。尾闾不禁,则沧海竭矣。故曰长生至谨房中急,此之谓欤。内使三房九室,使内外洞彻,乃存漱五牙之玉液而咽之。于是闭命关,下金锁,制精气,欲急伏铅汞之将飞。铅者,水中之金也,盈则魄动矣。汞者,火中之银也,满则魂摇矣。大肠者,玉堂之府也。小肠者,元阳之府也。左膀者,太和之府也。右胱者,太素之府也。胃者,中黄之府也。胆者,太清之府也。修之治之,勿令故焉,斯可也。” 在这个循环运转中,口中津液往往增多,其味甘美清香,此即丹田经中常说的“琼浆”、“玉液”,咽之对人体大有补益效力。如同陈抟所说:“通乎道者,使龙虎潜交,饵之以紫金黄芽,养之以红银白雪,故得雄依雌恋,虎伏龙潜,自然风雨顺序,天地之功成矣。心精专则其内不倾,上合三焦,而下玉浆,取津于玄膺,入于明堂,溉于其喉,神明通矣。斯乃下有还丹,则必上烹元液,使阴尽而阳生,火抽而水添,循环而不止。何以取津乎?搅漱舌之下,则波涛自满,咽之则注于丹海矣。”“但能息息皆相顾,换尽形骸玉液流。” 炼炁化神 据丹经所载,经过炼精化炁三百次后,即可转入炼炁化神。炼精化炁为初关,将精与气合炼而成为阳“炁”作为丹母,为三归二;炼气化神,则“炁”与神合炼,以炁归神,则为二归一,亦称中关,或大周天。大小周天的区别有于,小周天是采药运转入下丹田,经过上顶泥丸宫到下炉丹田而封存;上顶曰乾鼎,下田曰坤炉。即运精炁沿督脉而上,顺任脉而下,二脉通则百脉皆通,自然周身流转,无有停壅之患而长生。陈抟说:“炼三元之气既久,则五脏之灵光夜烛矣。三魂宁者,梦寐灭矣。三田各有室焉,其室一寸有二分,阳驰阴走,圣人状之为龙虎,谓其难制伏也。曰鼻曰目曰心,此身前之三关也。曰尾闾曰肘后曰辘轳,此身后之三关也。曰口曰手曰足,此身外之三关也。呼吸进退,阙一不可焉。三田者,存炼北方之正气,采之有时,还之有数,自然变化,九玄金液之大丹也。地户者,口中也。帝乡者,额心也。鼻之气,出清入玄者也。夫存想发火,运载河车,不离乎呼吸而已。于此炼其津液,而入于玄宫,肾之铅汞飞出于上道,于是上下关键而不泄,圣胎斯成矣。舌之吐缩,漱津咽液,当如江河之注,五内源源不绝者可也。养三田,净六府,固神室,闭邪关,于是结五内之精华,育大化之元胞,使气住于神宫,丹回于脑,可以变朽为荣矣。三田修炼之功,至则留精止胎,自然三气右旋于脑户,六阳左绕于乾宫,上下顺流,百关俱爽,则九窍洞达矣。” 大周天则以鼎下移,以黄庭中丹田为鼎,以下丹田为炉,元气只氤氲二田之虚境,修持只守二田之间,不固定于一处,任其自然灵活,待守到昏冥全无,灵光不昧,用绵密寂照之功,入定之力,使元神发育成长而已。陈抟说:“二肾之宫,其左为日,其右为月,而斗所居者是也。吾身有日月焉,使之高奔,上彻于泥丸,中行于五内,上下三宫,循环无穷,则百骸固而精髓实矣,此黄庭之道也。” “必知会合东西路,切在冲和上下田。”是指明大周天非运气循环而是洗心涤虑,以真气董蒸,以目绵密寂照,冲和丹田,由有为到无为,“炁”的本身由微动到不动而尽化,炁神合一,最后只余元神而已。 五行八卦图 明代彩绘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接着逆而上之,即第三圈所示的五气朝元。此阶段调动元神,炼化元气,使之贯彻五脏六腑,内炼五脏。图中所列五行,即指五脏。五行之中,水指肾脏,火指心脏,木指肝脏,金指肺脏,土指脾脏。陈抟说:“五行者,散而为五,混而为一者也。一者,道之始,药之祖也。故天以一阳降而生复,六降而生干。阳极矣,则一阴降而生媾,六降而生坤。圣人收采天地之真气,分成二体,一曰铅,二曰汞,各八两,合乎三百八十四铢,以应于卦爻者也。仰观天道,俯推漏刻,以均分其火候,夺取一千八十之火功,以脱凡胎。斯盖起于一,终于一,金丹之火候也。” 其内炼五脏,要求五官封固。俞琰曰:“眼含其光,耳凝其韵,鼻调其息,舌缄其气,叠足端坐,潜神内守,不可一毫外用其心也。盖眼既不视,魂自归肝;耳既不听,精自归肾;舌既不声,神自归心;鼻既不香,魄自归肺;四肢既不动,意自归脾。然后魂在肝而不从眼漏,魄在肺而不从鼻漏,神在心而不从口漏,精在肾而不从耳漏,意在脾而不从四肢孔窍漏;五者皆无漏矣,则精、神、魂、魄、意相与混融,化为一气,而聚于丹田也。”五气混触,聚于丹田,和合而成“圣胎”,即取坎填离阶段,这是第四圈所示,为内丹术的核心。 养胎仙守图 明代彩绘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图中左为坎卦,阴中含阳,为肾,为水;水中生气,谓之真气,或叫作虎。右为离卦,为心,为火;火中生液,谓之真水,或叫作龙。陈抟《胎息诀》说: “龙虎相交,谓之曰丹;三丹同契,谓之曰了。若修行之入,知此根源,乃可入道近矣。”即是指心肾相交,水火既济。所谓取坎中之一阳,填离中之—阴,使离卦变为纯阳之乾卦,由后天复归先天,这就叫作“得药”而结“圣胎”,或称“婴儿”。《指玄篇》说:“邈无踪迹归玄武,潜有机关结圣胎。”这里所说的“圣胎”、“婴儿”,都是神气凝合的比喻,并非实指。明伍冲虚《天仙正理直论》说:“婴儿喻神之微。” 超凡入圣图 明代彩绘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至此,经过得窍、炼已、和合、得药四个阶段,精气神合炼的结果,只余元神,由有为过渡到无为,由命功转入纯粹的性功,常定常觉,寂空观照,做到一切归乎自然,进入炼神还虚阶段。炼神还虚,复归无极,这是《无极图》的最高境界。这种还虚理想与佛教禅宗“真如觉性”说相似。陈抟《指玄篇》说:“若得心空苦便无,有何生死有何拘。一朝脱下胎州袄,作个逍遥大丈夫。”即四大归空,脱离生死,很大解脱。后来的丹经中常以○代表无极,代表虚无,即一切归于虚,—切融入圆明,一切复归最终的本源。 总结以上论述,陈抟《无极图》系统地阐述了内丹修炼的全部过程。其核心内容是修心养肾,所调“心即佛之道”,“肾即仙之道”。佛道双修,以求脱离生死,跃出轮回。它的理论基础是类比宇宙论的人体生命哲学。 (编辑:念远)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李远国 李黎鹤,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