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民俗道艺 >

大高玄殿彩画的总体配置及其演变(4)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木衣锦绣 故宫博物院院刊 参加讨论

    三 清代大高玄殿建筑彩画的配置演变
    由于大高玄殿这组建筑没有留下明代彩画,故无法认识其在明代时彩画状和配置。对应大高玄殿和乾元阁坤贞宇前现存两件石雕的纹饰〔图十六,图十七〕,以大高玄殿清早期和玺彩画中可以看出彼此之间存在着清晰的承袭关系。笔者以大高玄殿现存各时段的彩画遗迹为基础,尝试对其配置作些简要分析。
    
    〔图十六〕大高玄殿御路石雕
    
    〔图十七〕坤贞宇御路石雕
    1. 清早期(或扩大到明末)彩画遗存
    1)钟鼓楼,内檐施绘的是雅伍墨旋子彩画。遗存:见钟楼上层内檐现存遗迹。除此之外,金枋..檐部正心檩表层彩画之下还隐现出底层原有的长流水纹饰,该纹饰与承恩寺山门的额枋底面纹饰十分接近,说明这些原迹更早些,可能是明代末年的遗迹。
    2)大高玄殿的内外檐,此时梁檩枋绘龙,凤,鸾,鹤纹和玺。方心内绘一龙一凤,一般长度的找头内绘一只鸾或一只鹤,长形找头内绘一鸾一鹤。平板枋,由额垫板绘平行排列的龙凤鸾鹤纹饰。柱头上绘双盒子其内绘十字结构的烟琢墨拶退西番莲,斗栱边贴金。天花的圆鼓子内沥粉贴金座龙,衬地云纹及岔角云皆烟琢墨拶退做法。金轱辘烟琢墨拶退燕尾。遗存:该殿明间脊垫板..脊枋上原迹和坤贞宇的内檐西北角的同期原迹。
    3)阐玄殿,演奥殿内外檐包括前廊的掏空梁檩枋遍绘鸾鹤和玺,除了不用龙凤外其框架构图和余地处理与大高玄殿均相同,斗栱边贴金。天花有可能也绘云气纹,支条井口线涂红色,片金轱辘烟琢墨拶退燕尾。遗存:两殿内檐天花梁底面后檐柱的柱头及平板枋等处残留原迹和坤贞宇内檐西北角同期原迹等。
    4)九天应元雷坛殿内外檐皆绘十字别纹盒子墨线大点金,明间大额枋找头绘密集双层头路瓣旋花,其余构件的找头内绘单层头路瓣旋花,其旋眼呈花朵形的墨线大点金。柱头绘十字别盒子,斗栱边贴金。天花圆鼓子内绘片金凤鸾纹,岔角云烟琢墨拶退。遗存:该殿内檐现存表层彩画及其隐现的部分原迹和涌明之殿后内檐檩枋原迹。
    5)天乙之殿,涌明之殿内外檐皆绘找头内绘花朵形旋眼二路瓣呈叠压形旋花,宝剑头形方心行双白色粉线的墨线施晕大点金。斗栱边贴金,支条井口线涂红色,片金轱辘烟琢墨拶退燕尾,天花圆鼓子内绘云气纹。遗存:涌明之殿的后内檐的天花原迹。
    6)乾元阁,坤贞宇,乾元阁内外檐及其平座的梁檩枋绘龙和玺彩画,平板枋绘行龙。柱头绘一盒子其内绘触边式片金西番莲。斗栱边贴金,支条井口线贴金,片金轱辘金琢墨拶退燕尾,天花不设方鼓子线,圆光内绘片金坐龙,岔角云金琢墨攒退。
    坤贞宇内外檐梁檩枋遍绘龙凤鸾鹤和玺,平板枋绘龙凤纹。柱头设一盒子其内绘云纹。盒子的岔角云皆为烟琢墨拶退做法。斗栱边贴金,支条井口线贴金,天花圆鼓子内绘坐龙,其衬底云纹及岔角云纹为烟琢墨攒退做法。从种种细节看,坤贞宇的和玺要比乾元阁稍早些。遗存:两层原迹。
    此时段大高玄殿这组建筑彩画的设置和布局沿袭了明代所奠定的以皇权与神权合为一体的主旨。大高玄殿轴线上的主要神殿,西北隅具有特定意境的高阁以及核心院落的配殿施绘龙凤鸾鹤和玺或鸾鹤和玺,其余建筑分别施绘不同等级的旋子彩画。总之主题鲜明,层次有序。
    2. 清代中期彩画遗存
    1)东西习礼亭
    从老照片看枋子上绘有盒子的金龙方心旋子彩画。
    2)大高玄门外三座牌楼
    从一幅历史老照片看,此时段东侧“孔绥皇祚”牌楼绘和玺彩画。由于彩画比较残破究竟是哪个时期的和玺已无法辨认,根据彩画存在状况暂且定在中期,说明清代中期这些牌楼并非施绘龙锦方心旋子彩画〔图十八〕。
    3)大高玄门
    内外檐绘金线龙方心龙盒子烟琢墨石碾玉彩画,平板枋上绘降魔云纹,如此设置符合清中期皇家御用的宗教建筑庙门彩画配置一般规律。
    4)钟鼓楼
    外檐绘金龙方心金龙盒子金线烟琢墨石碾玉彩画。内檐绘一字方心雅伍墨彩画。遗存:底层原迹。
    5)大高玄殿
    从内檐梁枋上现存具有鲜明清中期特征的金龙和玺彩画和坐龙天花彩画看,清中期大高玄殿的内檐,还包括其时期的外檐,已经改绘金龙和玺,不再沿用龙凤鸾鹤和玺了。这一变化牵扯到其他殿宇的变化。
    6)阐玄殿,演奥殿
    内檐的大多数间梁枋此时已经改绘一字方心章丹地烟琢墨拶退双夔龙..深浅两种黑色枝叶花果盒子墨线大点金彩画。唯有演奥殿的南稍间内檐绘栀花盒子,一字方心墨线大点金。此时天花依然绘云气纹。
    从现存的清代晚期外檐及廊内所绘的金龙方心金龙盒子金线烟琢墨石碾玉彩画中寻觅不到中期痕迹,我们只能从钟楼外檐彩画的演变迹象中找到答案。此两座殿的外檐和钟楼到了清中期也改绘为金龙方心金龙盒子金线烟琢墨石碾玉了,与内檐有了很大区别。
    7)九天应元雷坛殿
    内檐为“过色见新”做法的一字方心,双层旋瓣纹,十字别纹盒子墨线大点金彩画。斗栱黑边,支条的井口线涂红色,金轱辘烟琢墨拶退燕尾,天花的圆鼓子内绘片金双凤。岔角纹为烟琢墨拶退做法。此外檐极有可能已经改绘金龙方心金龙盒子金线烟琢墨石碾玉,与内檐彩画分出层次与配殿彩画相成序。
    8)天乙之殿,涌明之殿
    内檐在此时已经由原来的无盒子墨线施晕色的大点金改为章丹地烟琢墨拶退双夔龙,深浅两色黑色枝叶花果盒子..一字方心墨线大点金。此彩画形式与阐玄殿..演奥殿内檐彩画基本相同,唯有后檐额枋盒子内改正面夔龙,局部采用整栀花盒子墨线大点金的间数由一间扩大到三间。
    外檐及前廊彩画也同阐玄殿..演奥殿一样,此时改为金龙方心金龙盒子金线烟琢墨石碾玉。天花照用云气纹。
    9)乾元阁,坤贞宇
    乾元阁内外檐此时照绘龙和玺,坤贞宇内檐的大部分此时改为龙和玺了。坤贞宇的大部分天花虽然仍然采用坐龙纹,但岔角云纹改为金琢墨拶退做法,燕尾也改为金琢墨拶退做法。坤贞宇的外檐此时也绘成龙和玺。相对次要的配殿也不再施绘含有道教内涵的鸾鹤和玺,而分别改为墨线大点金或龙方心龙盒子的金线烟琢墨石碾玉了。只有大高玄殿的配殿和后殿的配殿的天花还沿用含有道教内涵的云气纹。此时的格局与御用宫殿的彩画配置无甚不同。
    
    〔图十八〕大高玄门前东侧牌楼历史照片
    3 清代晚期彩画遗存
    此时大高玄殿这组建筑彩画的整体配置上除了大高玄门外三座牌楼改成龙锦方心金线大点金之外,再无大的变动,依然维持清中期所形成的格局。只是重绘时做了些简化,如:钟楼后檐的方心简成片金夔龙。其间所做的重绘工程有的过于简陋。九天应元雷坛殿的外檐偌大的构件只施用单皮灰地仗实在不可想象,彩画粗制滥造。这一现象也是当时社会状况在地仗彩画方面的反映。
    以上是我们对大高玄殿这组建筑彩画的初步分析,认识。文中有错之处望同行朋友校正。(编辑:妙眼)
    
    (本文由腾讯道学整理发布,转载自 木衣锦绣 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