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宝银 下列文字,有感于不少杨式太极拳爱好者,对于杨澄甫宗师《太极拳术十要》,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或者“既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而作。 ![]() 太极生两仪(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一、问:为什么要“虚领顶劲”? 答:为“提起精神,立身中正”。 二、问:为什么要“含胸拔背”? 答:为“气沉丹田,气贴脊背,力由脊发,所向无敌”。 三、问:为什么要“松腰”? 答:为“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转动灵活”。 四、问:为什么要“分虚实”? 答:为“转动灵活,不为人制”。 五、问:为什么要“沉肩坠肘”。 答:为“全身得力,放得人远”。 六、问:为什么要“用意不用力”? 答:为“练得内气,练得内劲,练得内功”。 七、问:为什么要“上下相随”? 答:为“周身完整一气”。 八、问:为什么要“内外相合”? 答:为“内外合为一气,浑然无间”。 九、问:为什么要“相连不断”? 答:为“周而复始,滔滔不绝,贯穿一气”。 十、问:为什么要“动中求静”? 答:为“养浩然之气,至大至刚”。 太极拳修炼,务须知其“十要”;不知“十要”,乃是盲修。至于如何做到“十要”。宗师述之备矣。详读宗师“十要”,既可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太极拳演练,拳练明白不糊涂。糊糊涂涂划道道,那是一套广播操。表演竟赛夺名次,大多非拳而是操。在下所言言重了。忠言不如顺言好。诸君感到不中听,权且当作耳旁风。在下说句心里话,对于拳友很尊重。演练太极十几春,对于“十要”不知情。自己练错关节疼,反说太极是祸根。拳经几秋与几春,一点功夫未上身。光阴宝贵匆匆过,您说急人不急人。在下说得未必对,谨供参考并指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