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学术研究 >

道教医学模式及其现代意义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道学网 盖建民 詹石窗 参加讨论

    摘要:道教医学模式是熔生理治疗、心理治疗、精神信仰治疗和社会治疗于一炉的综合
    性、多元化的医学模式。它有二大特征,一是作为一门宗教医学而不排斥世俗医学,把符咒治病术与药物疗法结合起来;二是善于运用信仰疗法和各种自然疗法对病人进行心理治疗。道教医学模式的确立有其深厚的宗教哲学基础,道教天人观是其重要的认识论基础,而道教合修众术以长生的修道思想则是它的多元化模式赖以形成的方法论基础。强调理身、治心与医世的统一,这与现代医学发展模式有某种共通之处,因此不乏可资借鉴的现代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道教;医学模式;宗教哲学;意义
     医学模式是近年来医学界和学术界较为关注的一个理论问题,关于模式或医学模式,学术界存在着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理解、运用和界定。一般认为医学模式是关于健康和疾病的总观点,是诊断、治疗的基本指导原则,也是对人的生理、病理过程的基本性质特别是对医学观念和医学的基本性质的最综合和最集中的概括。如果我们也从这一角度层面来理解医学模式的话,那么道教医学作为宗教与医学相互交叉、互动的产物,其模式就有自身的显著特征。道教医学是道教徒围绕其宗教信仰、教义和目的,为了解决其生与死这类宗教基本问题,在与传统医学相互交融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医学体系。作为一种古老文化模式,道教医学模式既与祖国传统医学模式存在相当密切之关联,又蕴含着先民对生命的深邃思考理念。如何看待这样一种令人感到神奇的文化现象?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道教医学模式确立的宗教哲学基础
     1.道教天人观是道教医学模式建立的重要理论认识基础。由于生存与延年益寿的需要,道门中人积极探讨天与人的关系,并且形成丰富的思想,其核心乃是天人相应、天地生人、气通人天。这集中表现在道教宇宙生化论中。这种理论认为天地万物同出一源,宇宙万物包括生命在内都是按照同一法则逐渐由元气或称之为道气化生而来。道典谓:“元气于妙莽之内,幽冥之外,生乎空洞;空洞之内,生乎太无;太无变而二气明焉……故一生二,二生三,三者化生以至九玄,从九反一,人道真。气清成天,滓凝成地,中气为和,以成于人。三气分判,万化票生,日月列照,五宿焕明……”①根据此等“气化”观,则天地人与万物不仅存在着同源关系,而且在性质与结构上都是相对应的:“天地之间人为贵,然囿于形而莫知其所以贵也。头圆象天,足方象地,目象日月,毛发肉骨象山林土石。呼为风,呵为露,喜而景星庆云,怒而震霆迅雷,血液流润而江河淮海,至于四肢之四时,五脏之五行,六腑之六律若是者,吾身天地同流也。”②这种观物比拟的法式表明,道教把天地当作一大宇宙,而人身则是一小宇宙,此所谓天中有地,地中有天,人中有天地,体现了天地人互感互应、共成一体的思想,为道教理身、治心与医世相统一的医学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l)道教天人观认为,人和天地万物都是由元气化生而来的,人体不是一个简单、纯粹的物质躯壳,而是有其内在结构与功能的。基于这一认识,道教医家汲取了传统医学思想和形神统一观,建立了道教人体观,即认为人体是精、气、神这三大要素构成的,以气为本,内外身心相联、形神相合的生命系统。这一人体观主要有两大特色:
     其一,强调身心相联、形神相合的生命整体思想。在这方面,道教医家有许多精辟见解,例如:“夫有因无而生焉,有形须神而立焉。有者,无之宫也。形者,神之宅也。故譬之于堤,堤坏则水不留矣。方之于烛,烛糜则火不居矣。身劳则神散,气竭则命终。”③道门中人普通认为形与神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统一关系,对于生命活动来说,形神统一、身心和谐是必不可缺少的。这与传统医学是一脉相承的,因为健全的形体是神机旺盛的物质保证,神机旺盛又是形体强健的根本条件。从这一形神相合的思想出发,道教医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上就强调形神并治、内外身心同疗,不但注意运用药物疗法来理身,而且善于运用各种心理疗法来治心,理身与治心并重。
     其二,道教人体观强调气是生命之本。道教医家虽然认为精、气、神是构成生命系统的“三宝”,但三者在生命活动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气的地位十分特殊:“夫气者,形之主,神之母,三才之本,万物之元,道之变也。”①道教医学认为气聚成形、气能生神,气是生命产生的物质基础,生命之本。人有气则生,无气则亡。气与人体生命的关系,就如同子民同国家的关系一样,即所谓“民散则国亡,气竭则身死”。⑨人体内元气是否充沛,运行是否畅达,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与否,因为“气者生之元也……形以气充,气耗形病”⑥,“气弱则病”⑦。所以道教医学养生家十分重视和强调炼养元气,认为“苟能令正气不衰,形神相卫,莫能伤也”⑧。通过炼养元气,就可以“养其气所以全其身”,做到形神兼养、性命双修,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道教医学养生家不仅十分珍惜和炼养自身固有元气,而且试图通过各种“服气”、“食气”法来汲取自然之气以养身心,从而发展、创制了各种“内以养身,外以却恶”的气功祛疾养生术。
     (2)根据道教天人观,人的存在并非只是作为单个个体生存着,而是存在于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天—地—人大系统之中。《阴符经》说:“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⑨从这种思维方式出发,那么个体生命的健康状况就与外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休戚相关。《太平经》称:“天地病之,故使人亦病之,人无病,即天无病也;人半病之,即天半病之,人悉大小有病,即天悉病之矣。”。这表明外界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会影响和导致人体产生疾病。晋代道教思想家与医学家葛洪对《太平经》的理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他指出:“一人之身,一国之象也。胸腹之设犹宫室一也,肢体之位犹郊境也,骨节之分犹百官一也,揍理之间犹四街也,神犹君也,血犹臣也,犹民也。故至人能治其身亦如明主能治其国。夫爱其民所以安其国,爱其气所以全其身……_且夫善养生者,先除六害然后可以延驻于百年。何者是邪?一曰薄名利,二日禁声色,三曰廉货财,四曰损滋味,五曰除俊妄,六曰去沮嫉。六者不除,修养之道徒设尔。”⑧葛洪这种“身国互喻”的论述在形式上遵循的是道教的象征思维法度,而在思想上则将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与外界自然、社会环境紧密联系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说,葛洪的思想乃是道教天人观在疾病成因以及诊断学上的突出表现。这种认识促使道教医家对疾病的诊治不单是从个体身心的治疗着手,而且还注重从外界自然、社会环境方面进行“料理”,此乃所谓的“医世”。
     2.道教合修众术以长生的思想是道教多元化医学模式赖以成立的方法论基础。道门在成仙途径与方法上,虽然一宗一派都各有所崇,但普遍强调合修众术,反对偏修一事。葛洪在这方面有过深刻论述:“或曰:‘方术繁多,诚难精备,除置金丹,其余可修,何者为善?”抱朴子曰:‘若未得其至要之大者,则其小者不可不广知也。盖借众术之共成长生……凡养生者,欲令多闻而体要,博见而善择,偏修一事,不足必赖也。”,。葛洪在成仙方法上主张合修众术,反对偏修。孙思邀也力主“兼百行”。孙氏指出:“故养性者,不但饵药、餐霞,其在兼于百行。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孙思邀的论述虽然与葛洪的说法略有差异,但其精神实质却是一致的。他们两人的主张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道教对于延年益寿法度的兼收并蓄旨趣。在这种合修众术理念引导下,道门中人面对疾病时,能广泛而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措施进行医治,既采用常规药物疗法,也采用心理疗法、信仰疗法,将生理治疗与心理治疗结合起来,治疗与养生预防相兼,从而形成综合性、多元化的道教医学模式。
     二、道教医学模式的两大特征
     1.道教医学并不排斥世俗医学,而是采取积极态度,重视并广泛运用传统中医学的药物、针灸疗法从生理上治疗疾病。尽管道门中人经常采用带有宗教色彩的符咒、精神信仰疗法,但他们并非只是孤立地使用;相反,他们注意将符咒治病术与药物疗法相结合,肯定并重视发挥药物疗法在理身(生理治疗)中的作用。道医孙思邀认为治病疗疾的救急术共有五法,即“有汤药焉,有针灸焉,有禁咒焉,有符印焉,有导引焉”。。孙思邀强调这五法都是疗治疾病的救命术,主张学医者都应精通,反对偏执一端。他说:“方今医者,学不稽古,识悟非深,各承家技,便为洞达,自负其长,竞称彼短。由斯对执,卒不得绝其源流也。”。这种深究古今,博采众长的倡导反映了孙氏对于行医的慎重态度,它从一个侧面表明了道教医学的含容性。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道门对世俗药物疗法始终怀着一种较为理性的精神。实际上,符咒治病是在病情不能为常规汤药、针灸治愈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种补充救疗措施。也就是说,道医在给人诊断治疗时,首先选用的治疗手段是药物、针灸,只有当正常医药手段无效时,才采用符咒之术。所谓“救疗久病困,医所不能治者”⑩,正说明了这一点。关于此,道书还有许多明确阐述。例如:“若疾病之人不胜汤药、针灸,惟服符饮水及首生年以来所犯罪过。罪应死者皆为原赦,积疾困病莫不生全。”。虽然其中流露出道门中人对于符咒的某种崇尚态度,但其思想脉络依旧是以汤药治理为先。
     道教这种“先医药,后符咒”的治疗原则在历史上有深刻的影响,它不但为道士行医济世所尊奉,而且成为官方太医署选择、施行符咒治疗术的准则。《祝由医学十三科》在序说祝由之术的缘起时云:“太古先贤治传医家十三科,内有祝由科,乃轩辕氏秘制符章以治男女大小诸般疾病。凡医药、针灸所不及者,以此佐治,无不投之立效,并能驱邪缚魅。病者对天祝告其由,故名曰祝由科。”。这段论述受托古之风影响,作者将祝由之术的创始归于黄帝、炎帝,但仍然承认它们是由于病者得不到药物的有效治疗、病理复杂且病情迁延,在常规诊疗手段难以奏效的情况下才使用的,可见祝由之术是药物、针灸疗法的一种补充。
     众所周知,信仰疗法是宗教医学普遍使用的一种治病手段。道教医学作为一门宗教医学,也极力宣称奉道诵经、持戒以及进行道教科仪活动皆能消除病邪,产生愈疾效果:“此经(指《玉皇经》—笔者注)功德能碎铁围诸山,竭苦海水……能除一切重病,能解一切恶毒。”。“故持是经,人名良医”。。道门相信奉道诵经,可以医治各种久病瘤疾。与此同时,道门还认为,行斋蘸科仪也可以治愈疾病,道教科仪中就有专门的“疾病请章次第”。宣扬奉道持经、诵经可以治病,固然颇有神秘气息,但道教信仰疗法强调精神因素可以影响和改变躯体的生理功能,这种方式应当说带有某种心理治疗性质。
     道教采用信仰疗法治疗病人并不排斥药物疗法或者其他医疗手段,这与中世纪基督教有很大不同。中世纪基督教认为,信仰疗法是治疗疾病的唯一途径,如果使用药物就暗示缺乏信心,这是绝对不允许的事情。格瑞哥里(GregroryofTours)曾扬言:“向地方医师求助的病人,将一律视为异教徒。”@这就完全否定了药物疗法。中世纪基督教将信仰疗法抬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认为“到圣马丁圣地朝圣可以治愈一切疾病。对赤痢病人,朝圣时只需要自圣墓取回一撮泥土。舌头发炎的病人,只要舔一下圣殿的扶手就会痊愈。”。这种盲目推崇信仰疗法并极力排斥世俗医学的行径,只能使医学发展陷于停滞。相形之下,道教在处理信仰疗法与药物疗法的关系时,则透射出对生命负责的理性辉光。
     2道教医家善于运用信仰疗法和各种自然疗法对病人进行心理治疗。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类疾病的产生不仅仅只有生理的因素,而且与心理因素有很大的关系。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主要体现为形神关系的协调一致,而人体的病理变化,则可能是由于形神关系的失调。情志刺激可以导致形体活动异常而生病,即所谓“因郁致病”,而生理活动的异常亦可影响情绪的变化,即“因病致郁”。道教从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自然观出发,一般主张形神统一、身心相关。因此道门中人在疾病产生的生理基础和病理机制的认识上,虽然深受神仙思想、鬼神致病思想的影响,带有浓郁的宗教神学色彩,但也看到情志等心理因素对保持身心健康、防止疾病发生的重要性。在追求长生久视的实践活动中,道教重视精神摄生,服气炼形与修心养性并举,既修命又修性,以哇命双修为修炼圭泉。落实到具体的治疗祛疾措施上,就突出地表现为道教医家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对病人进行心理治疗。当然,受宗教神学的局限,道教医家常常将心理治病因素归结为鬼魅尸鬼注身、三魂七魄作怪等等,其心理、精神治疗方法带有强烈的玄秘色彩。这就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研究鉴别,去芜存著。下面我们分别就道教符咒治病术和道教养生方术中的心理治病因素进行分析。
     道教符咒治病术之所以会产生一定的医疗效果,除了其实施过程含有药物治疗因素外,  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符咒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医疗效应。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道门在运用符咒治病时,强调病人首先要对符咒充满信心,信赖符咒神力。也就是说,病人在求符时一定要诚心敬意,不能将信将疑。《祝由医学十三科》开篇就申明了这一点:“太上戒语:不诚不敬者不治,毁谤天医者不治,疑信不决者不治,重财轻命者不治,符咒不合、不全者不治。”。《祝由科诸符秘卷》中的《太上祝由科》也有内容相同的“太上戒语”,都强调病人求符信念的重要性。“祝由者,祝病之原,由之礼也,此科全在诚、敬。可以感格神明,·一既祝其病后诚而信,则天医自降每于夜半之时,或符水,或药石,或吹嘘,或推拿,其病自愈。”。道门认为,只有病人深信符咒,才能收到良好的医疗效果,这有一定的心理医学道理。现代心理医学研究表明,在临床治疗中,病人对医师及其处方用药是否具有信赖感会直接影响到临床药效的发挥。病人的心理状态,尤其是病人是否具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治疗疾病的效果上有着重要作用。道门在施符治病时,往往宣称所用符咒乃天神天医所授,所谓“符者,三光之灵广,天真之信也”,“天上有常神圣要语,时下授人以言,用使神吏应气而往来也,人民得之,谓为神祝(道书中,祝与咒互通—笔者注)也”,气这就是说,符咒是天界神灵秘授之物,因此具有无比的神力。所以道医一再宣称,病人求得治病符咒后,如果诚心佩带、服用或诵念,就能取得满意的医疗效果。这一套说教虽有渲染、故弄玄虚的不实之处,但就临床治疗机理来分析,仍有合理之处。例如,众多重疾缠身的病人容易在心中自存绝望心理,志意消沉甚至丧失生存信念。在这种情况下,道医将符咒及其功能神化,有助于增强病人的信心,改善其心理状态,稳定病人的情绪。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临床疗效不仅仅与药物本身是否对症有关,而且还取决于病人的心理因素。一个病人服了他不信任的甲医生开的药没有疗效,但同样的药如果是他信任的乙医生开的(病人不知道是同样的药),服后可能产生明显效果。符灰、符水除了内含一定的药物成份可以治疗相应的疾患外,它所起的实际医疗作用相当于现代心理医学治疗中常用的安慰剂,由于病人深信不疑,能取得一定疗效。尤其是对一些因心理因素造成的生理功能紊乱、异常的心因性疾病,施符念咒有一定的安慰治疗作用。在医药学不发达、药物治疗手段有限的古代社会,符咒治病术所具有的心理治疗因素可以弥补药物治疗之不足。
     第二,道门在施符念咒治病过程中,要求病人人静室,存思安心,进行心理“沐浴”。①这样可以使病人精神上清除杂念及各种妄想,排除病人焦虑、紧张、忧郁等不良情绪,有助于病人调畅人体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的运行,减轻不良精神因素可能对机体功能造成的有害影响。中医学认为,在治疗疾病过程中,调摄情态是愈病的重要条件。如果能通过一定手段除去病人心中一切疑虑杂念,改变消极的心态,求得神怡情和,激发体内气机抗邪,再加以针药扶助,便容易使病情转归痊愈。对于一些由于七情太过或不及而造成的身心疾病,诸如郁病、惊悸怔忡、癫狂等,道教医家普遍强调运用心理治疗方式。《东医宝鉴·内景篇》说:“太白真人曰:欲治其疾,先治其心,必正其心,乃资其道。使病者尽去心中疑虑思、一切妄念、一切不平、一切人我悔悟,……顿然解释,则心地自然清净,疾病自然安痊。能如是则药未到口,疾已忘矣。”⑥此等以“正心”为本的思想表现了道教医学对于精神治疗的重视。
     病人生病求治时,道教医家常让病人向灵界祝祷述说病由以宣泄情志,此等法度由来已久。《黄帝内经》中即有两篇论及“祝由”之法。一是《素问》卷第四《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二是《灵枢》卷之九《贼风第五十八》:“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历代医家在注释上述医经时,都认为祝由之法乃古代的一种精神、心理疗法。明代大医家张介宾认为,祝由治病主要是针对“邪祟神志”这类情志疾病有效,“诸如此类,皆鬼从心生,而实非鬼神所为,故曰似鬼神也。然鬼既在心,则诚有难以药石奏效,而非祝由不可者矣。”④运用祝由法治病,首先要查明导致疾病产生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加以疏导排解,解除病人心理上的疑虑,所谓“此知其病所从生,而微言以释之也”⑧,表明消除了导致疾病的不正常心理因素,就可以愈疾。正如清代另一位名医徐大椿所言:“祝由之法亦不过因其病情之由而宣意导气,以释疑而解惑。”④也就是说它利用情志对脏腑功能、气机的影响,通过精神因素调动机体正气去与病邪斗争,从而达到扶正祛邪、主明(心理活动恢复正常)则下安(内脏功能正常)的治疗目的。道教医家在为病人治病时,其“祝说病由,不劳针石”的心理医疗手段及其实际医疗作用通常被淹没在道教祈神上章、斋蘸祈镶、画符念咒的宗教活动氛围之中,不易为世人所觉察,但若用心剖露,还是可以发掘出不少内容的。
     道教医学养生方术可谓种类繁多,而可直接应用于临床治疗的大体上可分为吐纳服气、导引、按摩、存思、咽液、服食这几大类。其中存思、导引、按摩、吐纳服气、咽液五类在临床治疗中的突出特点是不假药物而达到愈病目的,故可称之为自然疗法。在临床应用中,这种自然疗法之所以能够获得明显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其中所蕴涵的心理治疗因素。
     就医学意义而言,道教医学养生术的自然疗法功能主要是通过其独到的心理操作程序而得到实现的。这就是都要求松静自然、心息相依、意气合一,强调“身、心、息”兼调,“精、气、神”并炼,以“松、静、守、息”为基本功。若能正确运用,可以有效地改善练功者的心理情志状态,对因七情失控及其引发的体内气血津液、脏腑、神志失调的“内伤七情”病症,有明显的纠治作用。无论是吐纳服气治病,还是存思、导引治病,其中一个重要愈病机理就在于通过心理活动的改变来促使病理过程的消失和正常生理功能的恢复。正如司马承祯所言:“以我之心,使我之气,适我之体,攻我之疾,何往而不愈焉。”。
     三、道教医学模式在现代生活中的几点启示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道教医学模式是集生理治疗、心理治疗、精神信仰治疗和社会治疗于一炉的综合性、多元化医学模式。这种医学模式对于当今人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笔者以为道教医学模式贯注着发人深省的整体把握精神,它能够为现代社会提供一种养生医学方法论的指导。大家知道,由于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承受着比以往更大的压力;而物质的丰富又使人们也注重养生的问题。但是,什么才是正确的养生路径?这取决于人们对生命存在的正确认识。人之为“人”,这不仅意味着一种个体的存在,而且是在宇宙联系中的生命存在。如果我们仅仅从人的个体层面来思考养生问题,那么就必然导致方法的狭隘性。省思道教医学的基本理论,我们不难发现其富于启迪性的理念。道教医家深明其宇宙性的理则,把人的健康与疾病放在宇宙事物的相互联系中来加以考察,从而引申出顺应天地自然的养生医疗原则,这在当今看来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次,道教医家在分析疾病成因时也充分注意到社会生活中那些不良干扰信号的作用,认为社会要是病了,作为个体的“人”也难于真正获得健康。“治人”与“治世”两者必须兼顾。这其中包含着广义的环境治理意蕴。而所谓“环境”既是自然的,又是社会的。从现代的角度来看,治理社会之病,可以看作对“丑恶”现象的清理,例如扫除那些违背社会美好道德的行为,这对于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来说也是有启发性的。事实上,一个社会如果精神文明程度高,良好的道德情操成为社会公民的共同追求,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人体内在的气血也就可以避免许多精神干扰。复次,还应该看到的是,道教医家所使用的“祝由”之术,让人宣导情绪,通过反省以往的道德过错而放下包袱,这种做法尽管具有一定的神秘因素,但其中所包含的“做心地功夫”的性命修行在今天依然有现实价值。它从一个侧面显示,不注意道德修养也会导致身心失衡,引发疾病;要有健康的身体,也应通过道德来滋养身心。我们可以将这种方法称作“道德养生治病术”。美好的道德既可治病又可养生,这是很值得深思的。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世界卫生组织曾经给健康下过这样的定义: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安宁的状态,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症。道教医学强调理身与治心、养生与治国相统一,其理论包含着相当丰富的内容和深邃的思想,我们应当认真研究与挖掘,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以造福人类社会。
    注:
    ①张君房:《云复七签》卷二“混元混洞开辟劫运部”,《道藏》第22册,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L996年版,第7页。以下凡引(道藏》版本相同,不再注明。
    ②九华橙心老人李璐飞集:(三元延寿参赞书》之一,(道藏))第18册,第528页。
    ③⑤⑧⑥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3月第2版,第110、326、抖、124页。
    ④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二《火类》,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第1416册,第27页。
    ⑥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上《原道论》,丛书集成初编,第1417册,第1页。
    ⑦(钟吕传道集·论真仙第一》,《道藏》第4册,第656页。
    ⑨《黄帝阴符经》,《道藏》第1册,第821页。
    10\25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卿年版,第355、181页。
    11(抱朴子养生论》,《道藏》第18册,第492页。
    13孙思邀:《备急千金要方》卷二七《养性序》,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影印本,第476页。
    14\15孙思邀:《千金翼方》卷二十九《禁经上》,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年影印本,第341、341页。
    16\17《陆先生道门科略》,《道藏》第24册,第779一780、779一780页。
    18(祝由医学十三科·轩辕黄帝祝由科叙》,《藏外道书》第26册,巴蜀书社版,第337页。
    19\20《高上玉皇本行集经》卷下,《道藏》第1册,第708、708页。
    21\22李师郑编译:(世界医学史话》,台北民生报丛书1980年版,第91、91页。
    23《藏外道书》第26册,第337页。
    24《祝由科诸符秘卷》,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3页。
    26(修真十书·指玄篇》云:“洗心涤虑,谓之沐浴”。《道藏》第4册,第以拓页。
    27《东医宝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
    28(黄帝内经素问校释》上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版,第174页。
    29(灵枢经校释》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版,第151页。
    30\31《类经》卷十二《论治类》,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版,上册,第354、354页。
    32徐大椿:《医学源流论》卷下,《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85册,第698页。
    33张君房:《云岌七签》卷五十七《服气精义论·服气疗病论第八》,《道藏》第22册,第粼刃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