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道教经书怎么分类?三十六部尊经是哪三十六部?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腾讯道学 万景元 参加讨论

    南朝宋陆修静祖师《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里说:
    至心稽首礼太上无极大道。
    至心稽首礼三十六部尊经。
    至心稽首礼玄中大法师。
    这就是我们后来常说的道经师三宝。曾经有道友问我:“三十六部尊经,到底是指哪三十六部?”
    
    《信礼道经师三宝》(资料图:图源网络)
    三洞各十二部 泛指所有的道经
    道藏中关于三十六部尊经的解释有好几种。一个是《云笈七签·道教本始部》里说的:“三洞者,谓洞真、洞玄、洞神是也。天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真教主;灵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玄教主;神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神教主。故三洞合成三十六部尊经……其三十六部者,第一本文,第二神符,第三玉诀,第四灵图,第五谱录,第六戒律,第七威仪,第八方法,第九众术,第十传记,第十一赞诵,第十二表奏,右三洞各十二部,合成三十六部。”
    三洞就是,洞真上清、洞玄灵宝、洞神三皇。是南北朝时期较为兴盛的几个宗派,教虽分而为三,其实都源自于一炁。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为三洞教主,各说十二部经。洞神十二部、洞玄十二部、洞真十二部,分别是本文、神符、玉诀、灵图、谱录、戒律、威仪、方法、众术、传记、赞颂、表奏。
    
    陆修静与陶渊明(资料图:图源网络)
    陆修静祖师自称“三洞道士”,意思是不拘泥某一门派的道士。我们常说:“三洞经教”,意思是指所有的正统的道经。
    又据杜光庭《太上黄箓斋仪》中三洞真经部帐品目云:
    洞真宝经十二部凡二十三万二百八十卷:太一部第一,妙林部第二,太清部第三,彻视部第四,上清部第五,开化部第六,元阳部第七,妙真部第八,开山部第九,十仙部第十,玉林部第十一,黄老部第十二。
    洞玄宝经十二部凡八十万四千卷:灵和部第一,灵宝部第二,通神部第三,无量部第四,集仙部第五,内秘部第六,真志部第七,集善部第八,炼精部第九,生尸部第十,宫图部第十一,炼魔部第十二。
    洞神宝经十二部凡八十四万二千卷:太真部第一,至德部第二,黄庭部第三,炼气部第四,道德部第五,元神部第六,大劫部第七,内简部第八,神咒部第九,三皇部第十,按摩部第十一,小劫部第十二。
    右三洞三十六部,共一百八十七万六千三百八十卷。
    以上是三十六部的另外一种说法。但是并不常见。但是这里的三十六部,一部显然不是一卷经,而是一个系列的意思。
    《太上三十六部尊经》
    另外道藏里还有一本经书,叫做《太上三十六部尊经》。分为六卷,分别是:
    玉清境:上清经、妙真经、太一经、妙林经、开化经、仙人经、黄林经、上真经、道教经、上炼经、上妙功德经、道德经。
    上清境:洞玄经、元阳经、元辰经、大劫经、上开经、内音经、炼生经、灵秘经、消魔经、无量经、按魔经、上通经。
    太清境:太清经、徹视经、集仙经、洞渊经、内秘经、真一经、集灵经、中精经、无量意经、集宫经、黄庭经、小劫经。
    其中《道德经》、《黄庭经》等,与我们熟知的《道德经》、《黄庭经》名字一样,但是内容却大不相同。并且,这里三十六部尊经,一部就是一本经文,共六卷。与前面《云笈七签》和《太上黄箓斋仪》的不一样。
    
    道藏》并非是大杂烩,《道藏》所收录的经书都是经过细致和严格的鉴定的。(资料图:图源网络)
    三洞四辅十二部,是道教经书的分类方法,直到明朝修《正统道藏》都在沿用。所列的十二部,跟《云笈七签》所说的本文、玉诀、符图一样。比如《度人经》在正统道藏里,就属于洞真部本文类,《道德经》属于洞神部本文类,注解《道德经》的《道德真经义解》就属于洞神部玉诀类等等。而《太上黄箓斋仪》所列的三十六部的分法,属于很少看到的。所以,我们通常所说的皈依三十六部尊经,应该是皈依所有的三洞经典,而并非仅仅是《太上三十六部尊经》,当然“三十六部尊经”应该涵盖了《太上三十六部尊经》。
    古代祖师在编修道藏的时候,是很注意的。并不是所有的典籍都能够入藏,需要加以整理、甄别,判定该书是属于哪部才行。所以《道藏》并非是大杂烩,《道藏》所收录的经书都是经过细致和严格的鉴定的,是符合正统道教教义的。也只有这样修编出来的《道藏》,才被后世道教徒奉为圭皋。(编辑:云真)
    
    (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万景元,腾讯道学专栏作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