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丹道养生 >

《老子河上公章句》的养生思想

http://www.newdu.com 2018-01-02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杨玉辉(西南大学宗教研究所) 
    摘要:《老子河上公章句》的养生思想是两汉时期由道家经世治国向道教养生修炼转变的体现。它强调,天地万物,人最为贵,故圣人以治身养生为首务。在养生的原则和方法上,它认为,人的生活离不开精、气、神、形,所以养生应保持精、气、神、形的健全,做到固精守气安神;同时要根据道的规律,自然无为,神静不烦,捐情去欲。
    关键词:老子河上公章句;养生;贵生;原则;方法 
    《老子河上公章句》是道教的重要典籍,亦是东汉时期由道家向道教发展的代表性著作。其养生思想既是道家思想重心由经世治国向修身养性转变的体现,同时也是道家养生向道教养生修炼发展的体现,对后来道教的出现及其养生修炼思想的形成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一、《老子河上公章句》的成书年代及基本思想
    《老子河上公章句》相传为河上丈人或河上公所撰,但因历史上对河上公或河上丈人的生平记载很少,更没有对其注释老子《道德经》具体情况的记载,所以对其产生的时代和作者等问题一直存在疑问,尤其是自唐代刘知几提出其为伪书以来,更是学者聚讼,各说不一,争论了一千多年,至今未有定论。
    事实上,对于《老子河上公章句》的作者,其伪托似乎得到了普遍的认同,问题不应很大;而对于其成书年代,概括起来则有三说:一为西汉说,二为东汉说,三为魏晋说。比较起来,大多数学者都倾向于东汉说,事实上也只有东汉说较为合理。首先,其书既谈治国又谈治身,不大可能出现在黄老道家以经世治国为主旨的西汉时代,同时也不大可能是以虚无自然之玄论为特色的魏晋道家的作品,而它与道家由经世治国转向修身养性的东汉时代倒正相适合。其次,《老子河上公章句》已具有黄老神仙家言的特色,这正好与黄老道家在东汉时期的发展演变相吻合。在西汉时期,黄老道家与方仙道基本上是各有侧重,没有直接的联系,更没有将二者的思想和方法融合起来的作品出现。而到了东汉时期,由于道家对养身修性的追求的发展产生了与方仙道的融合倾向,而《老子河上公章句》正体现了这种倾向。而如果《老子河上公章句》是魏晋以后的著作,则又可能是直接用神仙思想和修炼方术来诠释《老子》,而不象现在那样主要反映的是一种黄老道家思想。可见,其为东汉作品无疑。
    关于《老子河上公章句》的基本思想,它以注释老子《道德经》的方式,阐释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它认为,道无形无象,混沌未分,其动则化生精气,精气聚而成形,天地万物由此化生。道始生者为一,一生二即为精气,精与气聚合而成天地人之三,天地人共生万物。道散而为神明,流为日月,分为五行。故天地宇宙由道而化生运行。然道又分为经术政教之道和自然养生之道,道神通广大,通行天地,贯穿人伦,其无所不入,无所不制,不管是治世还是治身,都应循道之本性,自然无为,虚寂清静,方能随其所愿,成就圆满。
    二、《老子河上公章句》对人的认识
    与老子《道德经》相比,《老子河上公章句》对人有了更明确的认识。首先,它认为天地万物人最为贵。它说:
    天地生万物,人最为贵。(《虚用第五》)
    人乃天下之神物也。(《无为第二十九》)
      既然人是天地间最宝贵的存在,所以对人来说,治身养生,维持人的生存,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它说:
    人学治世,圣人学治身,守道真也。(《守微第六十四》)
    圣人守大道,则天下万民移心归往之也。治身则天降神明,往来于己也。万民归往而不伤害,则国家安宁而致太平矣。治身不害神明,则身安而大寿也。(《仁德第三十五》)
    可见治身就象圣人守大道以治世一样,它是符合道的要求和规律的,会有神明来助。如按道的规律去治身,不害神灵,人就能健康长寿。
    其次,《老子河上公章句》指出了人与精、气、神、形的密切联系。它说:
    人载魂魄之上得以生,当爱养之。言人能抱一,使不离于身,则长存。一者,道之所生,太和之精气也,故曰一。(《能为第十》)
    人之所以生者,以有精神。(《爱己第七十二》)
    人生含和气,抱精神,故柔弱也。(《戒强第七十六》)
    室中有人,恐其屋破坏;腹中有神,畏其形消亡。(《无用第十一》)
    人死和气竭,精神亡。(《戒强第七十六》)
    从上述论述可知,《老子河上公章句》认为,人身有精、有气、有神、有形,它们都是人生存所不可缺少的,是构成人体的基本要素,要维持人的生存,就必须使精气不离于身,神不离于形,保证精、气、神、形的健全。
    此外,《老子河上公章句》还对人的神进行了进一步的划分,并指出了它们与五脏的所藏关系。它说:
    人能养神则不死,神谓五藏之神: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肾藏精,脾藏志。五藏尽伤,则五神去矣。(《成象第六》)
      其所述与《内经》略有不同,后二《内经》为肾藏志,脾藏意。但都认为神由五脏所藏则是一致的。
    三、《老子河上公章句》的养生原则
    根据道的特性和人的构成特点,《老子河上公章句》提出了一系列养生的原则和方法。其养生的原则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两条:
    第一,自然无为。
    《老子河上公章句》认为,治身养生之道就是自然长生之道,它是比经世政教之道更能够体现道的本性的道,因而也更值得人们去学习奉行。道本虚寂自然无为,凡人为造作,有为彰显,皆有悖于道性,应予避免。它说:
    圣学人所不能学。人学智诈,圣人学自然。(《守微第六十四》)
    圣人欲人所不欲。人欲彰显,圣人欲伏光;人欲文饰,圣人欲质朴;人欲于色,圣人欲于德。(《守微第六十四》)
    人乃天下之神物也。神物好安静,不可以有为治。以有为治之,则败其质朴。(《无为第二十九》)
    法道安静,无所施为也。(《论德第三十八》)
    有为于事,废于自然;有为于义,废于仁德;有为于色,废于精神也。(《守微第六十四》)
    可见,只有因循自然,无为顺道,才能养人性命,寿与天连。
    第二、固精守气安神。
    在《老子河上公章句》看来,人生存的最重要因素是人的精、气、神,所以要使人长存就必须固精守气安神,使精不泄,气不散,神不去,则人能够健康长寿。所以《老子河上公章句》指出:
    治身者当爱精气而不为放逸。(《守道第五十九》)
    人能保身中之道,使精气不劳,五神不苦,则可以长久。人能以气为根,以精为蒂,如树根不深则拔,蒂不坚则落,言当深藏其气,固守其精,使无漏泄。(《守道第五十九》)
    治身者爱气则身全。(《能为第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