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蟾对黄箓的阐释,说明他熟悉《度人经》的济度理论,深谙黄箓斋的义蕴,其解释言简意赅,在诸家黄箓斋释语中别具一格。道教认为黄箓具有济人救物的功用,可普资家国,遍济存亡,上拔亿曾万祖恶对罪根,下拯九夜三途穷魂幽爽,解消殃结,开度天人。所谓‘经分三十六部,而度人莫先;斋列二十七等,而黄箓为首’⑹。无论是开度九幽七祖,拯拔地狱罪根,还是祈禳风调雨顺,人天普福,黄箓皆可修崇,其功无际。 南宋时期,从黄箓斋中已衍生出炼度科仪,并逐渐盛行于世。留元长曾向白玉蟾请教,问及炼度是否为两件事?白玉蟾引用《度人经》作答,指出所谓炼度的两事,可指生身受度为一,死魂受炼为二。此外据《朱陵景仙度命箓文》,南昌宫所摄有上下二宫,上宫主受炼司事,下宫主受度司事。生身在下土,故以下宫主之;死魂升上天,故以上宫主之,总称为朱陵火府,也称南昌炼度司。针对当时炼度科仪中的谬误,《海琼白真人语录》卷一载白玉蟾说: 今人所称南昌上宫受炼司,真宫典者所用受炼司印,却并主生身受度符箓事,委是无据。既言南昌受炼司,而又称上宫受炼司,此又无据。 今不须言上宫下宫,亦不须说受炼受度,但云南昌炼度司,却用本司印,方有所本尔。⑺ 南宋时期炼度科仪中确乎存在混乱现象,南宋金允中《上清灵宝大法》,曾指斥浙江地区炼度科仪中败乱科典的行为,并以维护中原旧法为己任。白玉蟾辨析炼度科仪,亦强调行法要有科教义理的根据。 白玉蟾曾和弟子讨论科教义蕴,他认为道教设科戒仪范之文,着注念凝神之法,炼气胎元之方,祈真朝谢之品,都旨在使人臻于无为之道学。斋醮科仪的三箓七品,祀神法事的三日七日,都须符合科格仪范。值得注意的是,白玉蟾将内丹修炼的守一理论,运用于通真达灵的祀神法事。《海琼白真人语录》卷二说: 登坛告盟,黄章表奏,使心形俱尽,人会神合也。闻之曰丹书万卷,不如守一,予亦谓科书万端,不如守一。苟知守一,则可因其末而究其本,因其粗而入其精。⑻ 白玉蟾还具体论述上章的守一,认为设醮上章,法师各有其职,只有专守其职,才能‘心无杂念,身无杂务,抱元守一’⑼。道教修炼的守一之法,诸家多有论述,《上清金阙帝君五门三一图诀》称所谓守一之道,即静坐存想北斗、修炼仙道的方法,可称为大静之道。白玉蟾将守一之道引入斋醮,无疑丰富了科仪理论。 斋醮守一的前提是心明,故守一和心明相联系。斋醮科仪中的敕水荡秽,旨在清洁坛场,变凡尘之域为神圣之境。对敕水荡秽的义蕴,白玉蟾以心明来阐释。在南宋的斋醮法坛中,有人在三朝九朝斋仪以后,举行谢恩醮仪之初,才举行敕水荡秽科仪。白玉蟾认为如此行法,则醮前举行的斋仪,斋坛尚未荡秽,怎能祀神朝真?因此白玉蟾强调:‘凡行事之初,便当敕水,境静则心明,心明则行洁,行洁则可以交神灵,心明则可以合天道。’⑽ 白玉蟾论斋醮法坛上的步罡踏斗,认为罡步的五步进退,是以五步推五行,四方按五行生成之术。对于罡步中的阴阳斗问题,有人以左脚起初星念�@至�F为阳斗,以右脚起初星念贪至破为阴斗,违背了顺则阳、逆则阴的要义。白玉蟾认为冬至后自魁始为阳斗,夏至后自�F始为阴斗。先步阳斗,后步阴斗,称之为水火未济。白玉蟾还论及步罡的禁忌,《海琼白真人语录》卷二说: 凡步斗之法。切忌干纲犯忌。如脚步横截而过,是谓之干纲;如脚步误踏而进,是谓之犯忌。如干犯之时,随即就其星首谢可矣。ⅰ 按道教步罡之法,法师在步罡踏斗时,登真时莫触真人,召灵时莫塞天门。所谓真人指北斗第三星,天门指文曲星。 道教斋醮法坛设置宝幡,用于盟天告地,上闻斋意。白玉蟾深谙宝幡通灵达信之义,认为古法将二迁神宝幡置于五苦九狱灯轮之内,至摄召时又置于香案之前,都有其召告神灵的作用。但南宋斋醮法坛上,有人将宝幡竖立门前,仅作为坛场的装饰,这就失去了宝幡迁神的功用。 在道教斋醮法坛上,高功要行召将的科仪。白玉蟾认为召将是以神感神,即高功以我之神而役彼之神。召将应该是敬之如君父,驱之如仆使。高功法师呼召将吏,是秉承太上之敕命,在坛上行法左右呵斥,俨然召唤天将神吏下降坛场。 此外,白玉蟾还论及关灯的义蕴,洞案的功用,纸钱的焚化,供奉之仪制,皆具真知灼见。白玉蟾对科仪的诸多问题,既能答疑解惑,又能阐释义理。在南宋的科仪道士中,金允中《上清灵宝大法》,宁全真《上清灵宝大法》,多指斥南宋斋坛上败乱科典,不遵古法的行为。白玉蟾虽未撰作科书传世,但他有关科仪的论述,亦主张恪守科仪古法,不难看出他是一位深谙科仪义理的道士。 三、白玉蟾的法术思想 《武夷山志》有诗赞白玉蟾曰: 天生异质不寻常,游到夷山法术良。 赤脚蓬头餐瀣露,白云深处肆翱翔。ⅱ 南宋时期,符箓法术盛行于世,尤以雷法在社会中最有影响,并成为道教法术的主流。在武夷山时期的白玉蟾,已经以擅行洞元雷法著称于世。白玉蟾曾访道罗浮山,得翠虚真人陈楠传授《雷霆奥旨》。《道法会元》卷一百四十七《洞玄玉枢雷霆大法》,亦记载了白玉蟾雷法的传授。据卷首《事实》记载:白玉蟾云游至广南山路,得遇异人变相示现,自称雷霆某吏辛君,向他传授洞玄玉枢雷法。后来,白玉蟾又在海上得到洞玄之秘的传授。白玉蟾得法于辛天君的传说,比得法于翠虚真人之说更为神秘,道经中的雷法传授大都具有神异色彩,但从白玉蟾致力于显扬雷法的事实,可以相信他确乎得到了雷法的真传。 白玉蟾《自赞》诗亦自称:‘神府雷霆吏,琼山白玉蟾。’ⅲ 《道法会元》收录了白玉蟾的部份法术,亦可见白玉蟾的道法思想。白玉蟾得翠虚真人传授《雷霆奥旨》,此秘本系汪真君原文七十二句,并有朱执中的万言诠释。《道法会元》卷七十六收录《火师汪真君雷霆奥旨》,著录为冲虚通妙先生王文卿传,上清三景法师朱执中注。白玉蟾以‘上清大洞宝箓南岳先生、赤帝真人、五雷副使、知北极驱邪院事’的法职阶衔,撰《汪火师雷霆奥旨序》论道法说: 道者,具乎天地之先,混混沌沌,无形无名。法者,出于天地之后,亘古今而神通变化。人者,生于天地之间,禀天一之�而为万物之灵。故以吾言之,清明�NDA49�彻者,运而行之,则足以通天地,感鬼神,调阴阳,赞化育。……凡受五雷大法,非上品仙官之职,不能悟此玄机,内则修炼自己还丹,故外则馘邪治病。至人所述,非可诬也。ⅳ 白玉蟾主张广求师资,勤行修炼,依法行持,以明道要,以悟玄机,因此极为推崇《雷霆奥旨》。 据《道法会元》卷一百四十七《洞玄玉枢雷霆大法》,白玉蟾所得洞玄玉枢雷法,具有独特的坛式、坛仪。法师通过步罡覆斗、召神遣将、掐诀敕咒、章文灵符,可以召雷起云,呼风唤雨;也可以治病除瘟,祭炼亡爽。在告斗、祈雨、祈晴、祈雪、辟恶、传度等科仪中,都有以洞玄玉枢雷霆大法建斋行法的方式。据传法《事实》记载:泉州马居士女得白玉蟾传授洞玄之法,后泉州遇大旱,士民请马居士女设醮坛祈雨,至醮仪第三日催符之际,雷风震响,电掣交横,大雨倾盆,立见报应,显示了雷法祈雨的效力。白玉蟾的洞玄玉枢雷法,后经马居士女传翁君,至翁君羽化之际,坛下嗣法弟子已有五百余人。说明白玉蟾一系的雷法,在闽地�NB5DD�代传承,并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 《道法会元》卷八十二《雷霆三帅心录》,收录琼管紫清真人白玉蟾撰三帅《事实》,述邓伯温、辛汉臣、张元伯三帅流派。白玉蟾说施行雷法时,法师存想邓帅在心,辛帅在胆,张帅在肾,三帅配合五雷神,以阴阳生克作用,并念木郎咒以盖之,可致山倾谷沸,霹雳迅发,电光奔飞。白玉蟾称此雷法为‘法海之砥柱,后学之津梁’ⅴ木郎咒是雷法中必用的咒语,白玉蟾为木郎咒作注,《修真十书武夷集》卷四十六、《道法会元》卷八十七皆有收录。 《道法会元》卷八十三《先天雷晶隐书》,列举雷法师派八人,白玉蟾以‘宗师高明君洞明白真人’的职衔,位居李亚、汪守真、王文卿三祖师之后。道教认为王文卿遇火师汪真君传授雷霆秘旨,此后五六十年间,异派同名者杂出,白玉蟾传承的雷法,即属王文卿神霄雷法的异派。该法所行的火雷,被视为天地枢纽,阴阳主宰。此火雷在天为神霄玉帝,在星为太阳,在五行为火,在神则称为火雷。白玉蟾认为雷府六事,即真符、真咒、真�、真罡、真诀、真机,是行用雷法的关键。 白玉蟾作为雷法一派的传人,对当时道门中传布的圆通法、混元如意法、八卦洞晨法、酆都法等,也曾予以关注和评说。白玉蟾与弟子们讨论诸派法术的言论,见于《海琼白真人语录》。弟子谢显道认为:圆通法的法印内圆外方,其形制即取圆通之意。圆通法印中镌刻五行,外有八卦,省府司院列于四方,以‘灵宝圆通’四字为宗,以‘混化玄秘’四字为本,其间辍拾诸法符图咒诀,创为一家,称之为圆通大法。白玉蟾的解释不同,《海琼白真人语录》卷二说: 神无方故曰圆,气无体故曰通。古者圆通之说,即是神气混合,出入虚无,还返混沌。今若以形器卦数为之,其与真个圆通不亦远乎?ⅵ 白玉蟾以神气说来解释圆通,更接近该法派道法修炼的特点。《道藏辑要》收录白玉蟾《题周圆通笊篱歌》,上清灵宝圆通法师周以宁仙逝之后,习圆通法者不止二三百人,并且甲以告乙,乙以传丙,圆通法派的人数更为可观。 《海琼白真人语录》卷一载白玉蟾与留元长言及混元法,白玉蟾说: 彼法中有咒云‘北极佑圣真君律令’,又曰‘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律令’。果尔,则可疑也。佑圣乃周时人,天师乃汉时人。若是混元法已在太上之先,亦不应用太上老君令也。ⅶ 南宋时代的混元如意法,简称为混元法。《道法会元》卷一百五十四《混元六天妙道一�如意大法》,其师派主尊混元开教大慈普惠路真军大定,混元演教一�妙道雷真人时中。《道法会元》卷一百五十五《混元六天如意大法》,其主法称祖师混元启教一�妙道普惠路真君,祖师混元开教一�妙道普济雷真君。其师派与主法皆一致,这两种混元如意大法,其实就是白玉蟾述及的混元法。混元法行法的特点,要召请雷霆辛天君,咒语中有召雷咒、催雷咒、辛天君召合咒,要用敕雷符、辛天君铁帽符,可知混元法亦为雷法之一派。该法尊祖师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天师真君,行法中要命上元唐将军、中元葛将军、下元周将军,此三元将军是正一道上章仪礼中的神将,因此又可视混元法为宗承正一道符箓之一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