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善恶报应——自然之规律 天道循环,善恶承负的观点,告诉我们:一个人在世的时候,行善或作恶是会“承负”的,也就是说会有“报应”的。这就是说一个人行善或作恶,必将成为他的后人得福或遭祸的前“因”;其“果”——得福或遭祸——完全取决于这个人行善或作恶。这是自然的规律。所以,道教徒相信:天道循环,善恶承负。换言之,即相信善恶的因果报应。 道教对于善恶报应的看法,主要有两个方面,若以受报时间而论,有“远报”与“近报”之说;若以受报主体而言,则有“他报”与“己报”之说。“他报”,即以家族为受报主体:“己报”,即以自身为受报主体。“远报”者之受报主体为“他报”,而“近报”之受报主体则为“己报”。总而言之,一个人行善或作恶,一定是会有“承负”和“报应,的。这是自然的规律。换言之即“天道”或“天理”也。 首先,介绍道教关于以受报主体为家族的善恶报应观。道教认为天道循环,善恶承负(简言之即“天道承负”)。这是道教的善恶报应观之主要内容。 天道循环,善恶承负,出自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何谓“承负”?《太平经》解释说:“承者为前,负者为后。承者,乃谓先人本承天而行,小小失之,不自知,用日积久,相聚为多,今后生人反无辜蒙受其过谪,连传被其灾,故前为承,后为负也。负者,乃先人负于后生者也。”意思是说,先人犯有过失,积聚成多,报应于后人,由后人来承受其过责;先人有负于后人,后人无辜受报先人之过,这就叫做“承负”。换句话说,即先人惹祸,后人遭殃。同理,如果先人行善积德,则后人就会报应受福。所谓“前人种树,后人遮荫”也。这是自然之理。 天道循环,善恶承负的观点,告诉我们:一个人在世的时候,行善或作恶是会“承负”的,质言之即会有“报应”的。这就是说一个人行善或作恶,必将成为他的后人得福或遭祸的前“因”;其“果”——得福或遭祸——完全取决于这个人行善或作恶。这是自然的规律。 所以,道教徒相信—— 天道循环,善恶承负。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或有力行善反得恶者,或力行恶反得善者”何故?不难解释,这都是因为“承负”的缘故,即承受先人的行为所致。“力行将反得恶者”,是因为先人行恶,后人得祸。祸尽,则得福。“力行恶反得善者”,是因为先人前人行善,后人得福。福尽,则得祸。 道教认为,“天道循环”,所以善恶自然而有“承负”,这符合自然之规律。因此,道教主张:为人先生祖父母,应当为后生着想,勿犯过失,以免使子孙后代无辜受到牵连而遭受祸害;而应当多行善事,多积阴德,从而造福于子孙后代。 顺便值得指出的是:道教认为只要信仰“真道”,则“承负之厄小大,悉且除矣。”这就告诉人们,为避免和解除因“承负”带来的厄难或灾祸,人们应当信道、学道和修道。如此,必然与“道”,相合而逢凶化吉。 接下来,我们介绍道教关于以受报主体为自身的善恶报应观。道教除相信以受报主体为家族的“善恶承负”,同时也相信以受报主体为自身的善恶报应。《太平经》中说:“善者自兴,恶者自病。吉凶之事,皆出于身。”老子想尔注》中说“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行善,道随之;行恶,害随之也。”总之,道教认为吉凶祸福和生死,都是随人的善恶之行为来报应的。 道教早期的这种以受报主体为自身的善恶报应的宗教观念,在后世出现的许多道经道书中,都进一步加以强调和阐发。如:《太真玉帝四极明科经》说:“善恶因缘,莫不有报,生世有施布德,救度一切,身后化生福堂,超过八难,受人之庆,天报自然。”该经认为,善善恶恶,因缘有自,报应现象是存在的。 又如:对世人产生深远影响的《太上感应篇》中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太上感应篇》为道教著名的劝善书。此书阐明天人感应、扬善抑恶之旨。我们从上述所引原文中,不难而知:积善天必降福,行恶天必降祸。“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然而“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因此,人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文昌帝君阴骘文》中指出:人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则“永无恶曜加临,常有吉神拥护”。其报,或“近报则在自己”,或“远报则在儿孙”。这其中既有来世的“善恶承负”,也有现世的“善恶报应”。 追本溯源,上述道教的善恶报应思想,即渊源于(道祖)老子所著的《道德经》。 (道祖)老子之《道德经》第三十章中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其事好还”之“还”,还报也,换言之即“报应”。这其中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与尚未传入中国的佛教之思想,同一时代出现。可谓“君子所见略同”。后世道教之“承负”或“报应”教义,即源于此。这是佛道两家相同和相通之处。值得指出是,佛教在“报应”教义的宣传上其力度要大一些。因此,一谈到“报应”教义,人们大都认为是出自佛教,殊不知报应”的教义思想原来在不同国度而于同一时代产生。道祖太上老君、佛祖释迦牟尼,无愧于“东方圣人”之誉称。他们的这一思想如此相同和相通,真乃世界文化思想史上的一大奇迹。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中说:“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天”,这里指“天之道”,即“天”的运行轨迹。其实质是说:自然界万事万物所遵行的路径(规律)。“天网”,比喻“天”的运行轨迹(即自然界万事万物所遵行的路径或规律)像鱼网一样。“恢”,广大,宽大。“恢恢”,形容无限广大。“天网恢恢”意为:自然界万事万物所遵行的路径(纵横交织)犹如鱼网,并且无限广大。其旨意谓“天网”无处不在、无所不有。“疏”,这里指网眼稀疏。“失”,失掉,指从网眼中漏掉或失掉。“疏而不失”意为:网眼稀疏,然而谁也不能从网眼中漏失。其旨意谓“天网”无法脱离、不可违背也。 实际上,“天网”是无形的。其‘‘网”无所谓疏密。“天网”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存。正因为如此,无论谁要是违背了“天道”,都将无法逃脱“天道”之惩罚。实际上是人咎由自取、自食苦果。人们千万不要以为“天网”稀疏或看不见“天网”而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这句话旨在教人:为人处事不要违背自然规律,否则就会自食苦果。这不怨“天道”无情而有意惩罚人,只怨自己违反了“天道”。在老子看来,“天道无亲,常与善人”(79章)。天道是无所偏爱的,她永远佑助那些善于法‘道”而行的人。 今人所言“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即源于“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以喻法律之公平。无论谁违犯了法律,都逃脱不了法律这张正义之“网”的惩罚而逍遥法外。 综上可见,“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对道教戒律及“报应、说”亦产生过深刻影响。道教制定了许多戒律,其旨在达到“律网恢恢,疏而不漏”的效果,从而达到劝诫人们止恶向善的目的。 道教相信善恶报应,无论谁做了恶事,都会有报应而受到惩罚。这便是从“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中所得到的启示。盖“天道承负”即“善恶报应”,也是自然的规律。自然的规律,即“天道”也。“天道”如“网”,无限广大(“恢恢”),虽“疏”而“不失”啊! 综上所述,可知:道教的善恶报应思想,渊源于(道祖)老子所著的《道德经》。由此可见,(道祖)老子《道德经》——这部道教的祖经和圣典——对道教的影响之广泛并深入人心。这是其一; 二、道教徒相信——善恶报应。这是道教的重要教义之一,也是道教徒不可动摇的信念。 (十一)在家出家——行道之蹊径 一般而言,道教徒大致可分为道士、居士、学士、隐士、信士几类。尽管其称谓不同、表现形式有别,但都是信道、学道、修道、弘道者,故统属道教徒之范畴。 在家道教徒(散居正一派道士、道教居士)的修持,从本质上讲信住庙道教徒(道士)是一致的,只是形式上和生活方式上有所不同而已。 对于皈依道教者,大致有四种情形:一、出家出家;二、出家在家;三、在家在家;四、在家出家。道教要求(全真派)教徒“出家出家”,即人出家心亦出家;反对“出家在家”,即人虽出家但其心在家;对于“在家在家”者即人在家心亦在家的人,则多采取循循善诱,以使其达到“在家出家”即人虽在家但心已出家的境界。 我认为,如果在家居士能达到“在家出家”的境界,则与“出家出家”者殊途同归也。所以,“在家出家”也是一种可以选择的行道途径。此可谓“独辟蹊径”也。至于(在家道教徒)如何修道行道,亦即如何修持,在这里我想谈谈个人的看法,以供参考。 1、道教徒的范畴与称谓 一般而言,道教徒大致可分为道士、居士、学士、隐士、信士几类。尽管其称谓不同、表现形式有别,但都是信道、学道、修道、弘道者,故统属道教徒之范畴。 道士。中国道教协会主编的《道教大辞典》之‘道士”词目中称:奉守道教经典规戒并熟悉各种斋醮祭祷仪式的人。一般指道教的教职人员。世人为礼貌和尊重道教教职人员,一般不直截了当称“道士”而称“道长”,这就如同社会上称“教师”为“老师”一样,是一种既平常而又带有敬意的称谓。 重教教职人员不分男女,皆同称为“道士”。但有时为了区别(如统计),则称男性道士为“乾道”,女性道士为“坤道”。世人还常常习惯于称女性道士为“道姑”或“仙姑”。称其为“仙姑”,这其中含有尊敬之意。 此外,与“道士”有关的称谓还有许多。如称道士为——“羽人”、“天师”、“先生”、“法师”、“大师”、“炼师”、“老修行”等等,这些含有敬意的称谓与其个人修持关系密切。作为道士,只有经过努力的修持,才能名符其实。 居士。居家修道,建诸功德,吃斋诵经,并与道教宫观保持密切联系者。社会中这一类人众多。(因此,许多道教宫观为此设有居士林。) 学士。入道钻研经学义理,学识渊博,并以弘扬道教事业为自己终身职责者。如近代道教泰斗陈撄宁先生。 隐士。隐居出俗,不问世事,学道修仙,以性命修持为主要方向,且道德深厚者。如张三丰祖师是也。 信士。社会名流学者,著书立说,颂扬道教文化者。这样的人士社会中也甚多。当今社会亦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