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起源于中国,在古代曾传播到越南、朝鲜和日本等亚洲国家。近代以来,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和华人移居海外的增多,道教传播到了世界上许多地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美各国一度出现过探索东方哲学和神秘主义的思潮,不仅学术界兴起了道教研究热,而且出现了传播道教信仰的社团。进入新世纪,来中国学道的人逐渐增多。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家的道教信徒先后成立了道教协会。美国和德国有不少道教修炼团体。中国道教协会和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于2007年、2011年和2014年举办的三届国际性的道教论坛,对于扩大道教的国际影响,增进各国道教徒和道教文化爱好者之间的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受三届论坛的鼓舞,欧美一些国家的道教信徒纷纷发起成立了道教组织。目前,中国道教协会正在联系各国同道,商议成立世界道教联合会的事宜。 关于进一步推动道教文化走向世界,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借助《道德经》的广泛影响 早在17世纪,西方人就开始翻译《道德经》。据统计,目前《道德经》的外文译本已有500多种,涉及40多种文字。 许多外国哲学家、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都对《道德经》深感兴趣,并从中受到启发。德国哲学家尼采说:“《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说:“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爱读《道德经》。据《人民日报》所载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教授的回忆,他去爱因斯坦家作客,发现书架上的书并不多,但有一本书很吸引他,就是德文译本的《道德经》。美国前总统里根欣赏老子的智慧,他于1988年1月26日在国情咨文中引用了《道德经》中“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话。 道教以《道德经》为立教之本,在对外传播中,应该充分展示自己作为《道德经》的信奉者和践行者的形象。要借助《道德经》的广泛影响,扩大道教的知名度。有两件具体的事情可以做:一是与国外的大学或道教团体合作创办老子学院;二是在国外举办国际《道德经》论坛。在国内举办的论坛已改名为国际道教论坛,但国际《道德经》论坛这个品牌不能丢掉,可以改在国外举办,一内一外,相得益彰。 二、以术弘道 道教历来主张“众术合修”,以道为本,以术为用,所谓“道无术不行,术无道不远”。道教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积累下来的丹道养生术、太极拳、医术、堪舆术等,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目前在国外也大受欢迎。 我们最近几年在北京白云观接待了大量国外参访团,他们大多是太极拳、气功、中医、易经爱好者。他们在习练这些功法、方术的过程中,逐渐了解到,其源头是道教,因而决定来中国的道观参访交流。2014年6月份,法国一所太极学校组织了30多位学员来白云观参访。他们告诉我们,练了多年的太极拳,觉得要在修炼上进一步提升,必须学习道教。其中有学员多年前就来过白云观,见到墙壁上刻的《修真图》和《内经图》,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回去后,便在博雷市(Boree)的石头阵里也立了一块刻有《内经图》的巨石。这次来访,通过与道长们的交流,他们觉得道教的思想博大精深,必须长期学习。当场他们就决定,邀请道长到他们的学校去讲学。 2013年中国道教协会在欧洲开展“道行天下”活动,其中在布鲁塞尔举行的道教音乐武术演出吸引了1000多观众。“三天体道班”里的太极拳和其他功夫的演示,也颇受好评。 道教医学在国外也有不少爱好者。近年来,一些国外道教信徒多次提出,希望来中国学习道医。目前欧美道教徒还没有自己的宫观,他们赖以生存的手段主要是教养生术和开诊所。由于“中医”比较多,竞争性强,他们希望打出“道医”的旗号,这样更有利于发展。 三、组织翻译道教经典 道教要在国外扎根,必须实现本地化。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道教经典必须翻译成本国文字。 目前道教在国外传播面临的一大瓶颈就是道教经典极少翻译成外文。欧美虽然有了一批道教信徒,但他们大多中文程度不高,有的甚至没学过中文。这样他们学习道教就面临着极大的困难。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组织翻译道教经典。 比较难翻译的是道教的早晚功课,特别是其中的神咒和宝诰。如果意译,跟吟诵的曲谱难以匹配,而且咒语也很难翻译。如果音译,国外的信众们念了也不明白。如何找到合适的方式,还需要探讨。 四、与国外道教团体合作建造几个弘道中心 目前国外道教信徒虽然已有一定的规模,但欧美各国基本上还没有道教宫观。一些国外道教协会只有简陋的会所,有的甚至没有会所。他们也想改变这种状况,但经济条件有限。目前已在推进的是瑞士道教协会。他们在日内瓦附近的比莱镇购买了一块土地,准备建一个道教场所,起名为“明山中心”。这个场所不是按中国传统的道观来设计的,而是一个多功能的修道中心。我们觉得这种设计是符合国外的实际情况的。因为毕竟当地道教信徒极少,不可能依靠香火自养,而必须举办各种修炼培训或体验班。 意大利和比利时道教协会也有意愿建造道教场所。但目前完全依靠他们自己的力量还无法办到。中国的道观可以跟他们合作,共同建造几个弘道中心。有数个弘道中心,道教在国外的传播才能打开局面。 五、吸引国信徒来中国学道与派道士出国讲学 目前国外的道教信徒是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接触到道教的。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正规的道教传承。为了让道教在国外不走样,让国外道教信徒接受正规的道教知识传授是非常重要的。基于这种考虑,中国道教学院开办了留学生班。2012年和2013年各办了一期国外道教徒进修班,时间不长,分别是10天和15天,共有来自15个国家的50多人前来学习。今后根据情况,可以在学习期限和学制方面作更多的探索。 由于国外道教信徒大多需要上班,让他们经常来中国学习,不太现实。因此,我们也可以派道士出国讲学,这样他们学习就方便了。去年和今年,应国外道教协会的邀请,中国道教学院派教师出国讲学,反响良好。今后可以做一些规划,形成经常性的机制。 六、发挥道教凝聚海外华人的精神纽带作用 早期海外华人,他们在移居外邦时,往往带着故乡的神像,将故乡的神灵作为自己的精神依托。在东南亚地区的华人聚居区,往往建有庙宇,供奉着道教神灵。但由于时间的推移,以及缺乏道教教职人员,很多庙宇和神灵的道教背景逐渐消失。近年来,道教在马来西亚和印尼的华人中有所恢复,一些道教组织纷纷成立。我们应加强与他们的交流,增进当地华人对道教的认知。 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移居海外的华人,身处信教人数占大多数的社会环境,许多人也面临着宗教信仰的选择。国外的基督教在向华人传教方面十分积极主动,不少华人信奉了基督教。道教也应该想办法让海外华人能够接触得到,为他们提供一个信仰的选择空间。 七、积极参加国际宗教会议 道教要扩大自己的国际影响,就必须有国际平台,能够发出声音。近些年来,中国道教的代表参加了“亚宗和”、“世宗和”会议,在联合国举办的宗教领袖和平千年大会、在哈萨克斯坦举办的世界与传统宗教领袖大会,以及宗教与环境保护方面的会议,展示了道教的良好形象,阐述了道教的思想主张。今后应进一步积极参加国际宗教会议,让道教关于道法自然、清静无为、抱朴守真、慈爱宽容、和谐和平的思想广为世人所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