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许衡与心灵主宰论(3)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人民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人在物质生活充分满足之后,按照“不仕不义”原则,追求权力也是合乎人情的。但是,如果做官只是为了自己的“富贵”二字,不择手段地贪污腐败,势必会成为人民的罪人。 
    在性发育成熟后,人追求性爱也是一种正常的生理需求。诚然,“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礼运》)但是,对于这个“大欲”,既不能禁之,亦不能纵之。如果让它无限膨胀,势必会造成性爱的变态。在当今社会中,除了集体嫖娼,观看脱衣舞,集体情妇,“婚外恋”,第三者插足,“租妻”、“换妻”等丑行外,近年在西方“性解放”思潮影响下,青少年由于身体发育尚不成熟,过早地纵情声色,发生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既损害身体发育,又容易走向犯罪。日本一些女中学生以“卖身”享受人生;马来西亚一些青少年搞“集体性游戏”,令人哗然。中国青少年性犯罪率的不断上升,大学生的“短、频、快”的婚恋观念和行为,乃至堕胎、卖淫,更是令人担忧。官员之情妇(包括个人情妇和公共情妇),商人之二奶,平民之嫖娼,色情网站和淫秽书刊的泛滥,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犯罪行为和离婚案件等,不应当引起每一个人的警戒吗?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戒色”之说,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追求美名、厌恶恶名,也是人性的内在要求。但是,通过种种羞恶的手法,骗取虚名,则是一种可鄙的行径。许衡临终时,对他人说:“我平生虚名所累,竟不能辞官。死后慎勿请谥,立碑必不可也,但书‘许某之墓’四字,使子孙识其处,足矣。”(《考岁略》)同许衡“戒虚名”的遗嘱相比,现今社会的各种“作秀”之风,令人厌恶。为官要做实事不要“作秀”。但是,有些为官者为了给自己树政绩,捞“虚名”,大搞所谓“形象工程”。在城市里,大搞什么“大广场”、“大高楼”、“大马路”;在公路旁,大搞什么“农民别墅群”、“现代农业示范园”、“现代养牛场”等,都是专供上级领导和参观者看的。除此,还有什么主观编造的“数字秀”,不切实际的“口号秀”,夸大其辞的“报告秀”以及虚假夸大的“政绩秀”,等等。这些“作秀”之风,不但劳民伤财,而且败坏党的“求真务实”形象。其实,百姓心中都有一杆公正的秤,是“做秀”还是“做事”大家一清二楚。奉劝这些“做秀”者:还是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戒虚名”,干实事,真正做到“我心有主”,恪守道德情操,排除一切外来诱惑,真正成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好干部。
    许衡在著名的《时务五事》一文中提出的“不惑浮言(美言)”之说,对于今天为官者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所谓“不惑浮言(美言)”,即领导在官场行事应力求做到不为“浮言(美言)”所迷惑,以防被奸邪之人所欺和失去民心。“不惑浮言(美言)”主要有两层涵义:(一)严防奸邪小人“以柔言卑辞”欺君。许衡指出:“为人上者,多乐舒肆;为人臣者,多事容悦。容悦本为私也,私心惑则不畏人矣。舒肆本为欲也,欲心炽则不畏天矣。以不畏天之心与不畏人之心,感合无间,则其所务者皆快心事矣。快心则口欲言而言,身欲动而动。”又指出:“人君处位崇高,日受容悦,大抵乐闻人之过,而不乐闻己之过;务快己之心,而不务快人之心。”面对“为人君者不喜闻过”、只“乐闻人之过”的心理状态,贤能之臣“以公为心,以爱为心,不为利回,不为势屈”,往往“欲匡而正,扶而安之”,故君臣之间“其势难合”。相反,“奸邪之人,其为心险,其用术巧。惟险也,故千态万状而人莫能知(如以柔言卑辞,诱人入于过失,然后发之之类);惟巧也,故千蹊万径而人莫能御(如势在近习,则谄近习者;势在宫闱,则谄宫闱之类)。人君不察,以谀为恭,以讦为公,以欺为可信,以佞为可近。喜怒爱恶,人主固不能无,然有可者,有不可者,而奸邪之人,一於迎合,窃其势以立己之威,济其欲以结主之爱,爱隆于上,威擅于下,大臣不敢议,近亲不敢言。毒被天下而上莫之知,此前人所谓城狐也,所谓社鼠也”。所以,防君见欺,一是莫若“不惑浮言”,即不为身边奸邪之人的惑言、谗言和恶言所惑;二是“去邪任贤”,善纳诤言,做到闻过则喜。(二)欲得民心,少发“美言”。许衡认为,“人君不患出言之难,而患践言之难。知践言之难,则其出言不容不慎矣”。既然言易行难,而轻言往往造成失言,故人君应“慎言”,做到“一事之来,一言之发,必求其所以然与其所当然。不牵于爱,不蔽于憎,不偏于喜,不激于怒,虚心端意,熟思而审处之”,方可无私公正。如果违背孔子的“慎言”之教,“人君即位之始,多发美言,诏告天下,天下悦之,冀有其实。既而实不能副,遂怨心生焉。一类同等,无大相远人,君特以己之私好独厚一人,则其不厚者,已有疾之之意。况厚其有罪,而薄其有功,岂得不怒於心耶”?如果因“多发美言”而为“失望不平”所累,“以求天下之心,则其难得也”。总之,只有不为“浮言”所惑,方可得天下之心,“致治之功,庶几可成也”。 
    现今社会,不少世俗小人也多以“忽悠”之言欺骗善良的民众。所谓“忽悠”,实质上就是一种欺人的“美言”。在这里,一定要牢记老子的两句至理名言:一是“轻诺必寡信”;(《老子》六十三章)二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八十一章)意谓诚信之言,出于真心,多尚质朴,故不美;华美之言多尚伪饰,以悦世,故不信。信言因朴真而少言,美言因伪饰而多言。漂亮话说得越多,又无法一一兑现,就会使自己成为口惠而实不至的伪君子,陷入“美言不信”的怪圈。 
    综上所述,许衡所谓“吾心有主”,就是要求在“五鬼”的诱惑面前,心中要有道德和法律两道防线。在人生的道路上,面对权力、金钱、美色、美名(浮言)、美言等形形色色的诱惑,都能做到严以自律,“绝非分之想,拒非分之物”,坚持功名利禄心不动,酒绿灯红眼不迷,不义之财手不伸,邪风浊流身不歪,表现出“吾心有主”、“心有长城”的一身凛然正气。 
    首先,“我心有主”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的坚定性。不管“五鬼”采取硬的手法还是软的伎俩,不管是在众目睽睽监督之下还是独处静室之中,都能坚持做人的道德准则,始终如一,毫不动摇。正如郑板桥所云:“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如果身如野渡孤舟随波逐流,心似三秋枯叶随风飘荡,“人家拿我也拿”、“不捞白不捞”、“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过把瘾就死”,整日“跟着感觉走”,那么贪欲必将其葬送。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不管别人怎么捞,要眼不红,心不动,手不伸,努力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其次,勿以恶小而为之。清代理学家张伯行指出:“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分一文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贪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腐化堕落分子都是从贪小利而逐步累积的结果。反腐倡廉一定要从小节自律开始,于细微处把好自己的人生关。 
    再次,“我心有主”是一种道德修养,是一种人生境界。只有以“修身”为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心底无私天地宽,使自己成为有益于人民的人。古人云:“心有长城,能挡狂澜万丈”。正如树木一样,只要不内朽、不生虫,任何风浪都吹不倒它的。“胜己者胜天下”,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只有真正做到“我心有主”,人生才有快乐可言。快乐,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心态。放下一切,就是快乐。 
    古时候,有一位富翁,背着许多金银财宝,去各地寻找快乐,也未能找到真正快乐。有一天,他看见一位农夫,就说:“我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富翁,家有数不尽的财宝,有吃不完的山珍海味。但是,我却找不到真正的快乐,这是为什么呢?”农夫对他说:“快乐也很简单,放下就是快乐。”富翁顿悟,认识到:自己整日背负金银财宝,又怕人抢劫,又怕人暗害,忧心忡忡,哪有快乐可言?于是富翁将这些金银财宝救济穷人,大行善事,在“乐善好施”中尝到了人生的真正快乐。 
    还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罗门教徒,来到佛祖前,运用神通,两手持花瓶,向佛祖献花。佛说:“放下。”婆罗门放下左手。佛又说:“放下。”婆罗门又放下右手。佛再说:“放下。”黑指婆罗门不解其意。佛说:“我并非叫你放下花瓶,而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放下这些,你将从生死桎梏中解脱出来。”黑指婆罗门这才了解佛陀“放下”的道理。 
    可见,在人生道路上,只有善于适度地放下财富、权势、功名、美色和美言,放下工作压力和挑战,放下执着与偏见,放下痛苦与恩怨,放下惊喜和恐惧,放下无限膨胀的贪得无厌之心,放下自己永远不能实现的盲目人生追求,才能在微笑中度过自己的幸福人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