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陆九渊心学中的“道”、“理”(三)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中国教育文摘 佚名 参加讨论

    三、“天下有不易之理,是理有不穷之变”
    认为陆九渊是主观唯心主义者的学者们说:“在朱熹等人的思想中,‘理’这一范畴具有普遍的终极性质,……在陆九渊思想中则不然,虽然他不否认‘理’的普遍性,但是‘理’的这种普遍性是通过人‘心’来证明的,人心之理不但与宇宙之理息息相通,而且 是最完满的表现。”⑤这段评论中,对陆九渊的“理”来说,有两点需要辨识:(一) 陆九渊的“理”的普遍性是否通过人“心”来证明?(二)所谓“人心之理”所指是什么?它是怎样与宇宙之理息息相通,又是怎样“最完满的表现”宇宙之理的?
    陆九渊的“理”的普遍性是不是通过人“心”来证明的呢?这里应把人“心”和人之“本心”区别开来。人之“本心”是仁义之心,是现实的伦理关系以及传统伦理道德的言传身教在心(人脑)中的反映,属于现代心理学所说的“心理”现象, 与以思为职的“心”(人脑)不能混淆。“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 (273)“心”和“理”也不能混淆。“仁义之心”虽是本心,也不能与“仁义之理”相混淆。“仁义之心”属于心理现象,“仁义之理”是现实的客观存在。
    陆九渊的理,“乃天下之正理、实理、常理、公理”。此理在宇宙,具有普遍性。天、地、人,“三极皆同此理,而天为尊。故曰‘惟天为大,惟尧则之’。五典乃天叙,五礼乃天秩,五服所彰乃天命,五刑所用乃天讨。”(161)“典礼爵刑,莫非天理,《洪范》九畴,帝实锡之,古所谓宪章、法度、典则者,皆此理也。”(233)“乾坤同一理也,孔子于乾曰‘大哉乾元’,于坤则曰‘至哉坤元’。尧舜同一理也,孔子于尧曰‘大哉,尧之为君’,于舜则曰‘君哉,尧也’。”(161)此理在宇宙, 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天地之所以为天地者, 顺此理而无私焉耳。”(142)“此理充塞宇宙,天地鬼神,且不能违异,况于人乎?诚知此理,当无彼己之私。”(147)“此理塞宇宙,谁能逃之,顺之则吉,逆之则凶。其蒙蔽则为昏愚,通彻则为明智。昏愚者不见是理,故多逆以致凶。明智者见是理,故能顺以致吉。”(257)“此理塞宇宙,如何由人杜撰得?”(461)此理奇偶相寻,惟变所适。“天下有不易之理,是理有不穷之变。诚得其理, 则变之不穷者,皆理之不易者也。”(259)此理在现实世界的万事万物之中,“涓涓之流,积成江河。泉源方动,虽只有涓涓之微,去江河尚远,却有成江河之理。”(398)
    试问,如此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惟变所适的、 存在于现实世界万事万物之中的“理”,如何通过人心去证明?陆九渊只是客观地描述了“此理”,不知道认为陆九渊是主观唯心主义者的学者们是依据什么将“此理”放在人心之中而变成“人心之理”,并最完满地表现“宇宙之理”的?笔者愚钝,更请见教。
    什么是“人心之理”?陆九渊在《与曾宅之》中说过:“仁即此心也,此理也,求则得之,得此理也;先知者,知此理也;先觉者,觉此理也;爱其亲者,此理也;敬其兄者, 此理也;见孺子将入井而有怵惕恻隐之心者, 此理也;可羞之事则羞之,可恶之事则恶之者,此理也;是知其为是, 非知其为非者,此理也;宜辞而辞、宜逊而逊者,此理也;敬此理也,义亦此理也;内此理也,外亦此理也。”(005)认为陆九渊是主观唯心主义者的学者们所说的“人心之理”,是不是就此而言?陆九渊还在《与李宰㈡》中说过:“‘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去之者,去此心也,故曰‘此之谓失其本心’。存之者,存此心也,故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四端者,即此心也;天之所以与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故曰‘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149)认为陆九渊是主观唯心主义者的学者们所说的“人心之理”是不是亦就此而言?上引陆九渊的言论中,说到“心”,也说到“理”,而且有“心即理”一语, 由此概括出陆九渊的“人心之理”,也算是有根有据。不过陆九渊在这里的说的“心”和“理”的内容以及“心”和“理”的关系,可能被忽略了,或者说被既定的结论模糊了视线,使之视而不见。
    陆九渊在这里所说的“此心”,不是“人心”, 是现实的伦理关系以及传统伦理道德言传身教从“人之初”开始形成的人之“本心”。“人心”是物质的以思为职的人体器官,“本心”是在外物刺激下以思为职的人体器官活动的结果。前者现代心理学称之为“人脑”,后者现代心理学称之为“心理”。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由于是在“人之初”开始逐渐形成的, 所以陆九渊称之为人之“本心”, 或曰“赤子之心”,而且认为是“天之所以 与我者”。八百多年前的陆九渊,没有接触现代心理学的知识,而能区别“心”(人脑)和“心之所为”(人脑的活动),并且提出“人心”和“人之本心” 的概念,这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对心理科学所作的伟大贡献。陆九渊的“本心”是有其特定内涵的。“四端者,即此心也”说明“本心”即仁义之心;“天之所以与我者,即此心也。”说明“本心”亦即“赤子之心”,是现实的伦理关系的反映,也是传统伦理道德的潜移默化,是受先天特性和社会条件(主要是教育)影响的个人秉赋。陆九渊在这里所说的是“此理”,从上下文来看,只指“仁”,即传统的伦理道德之“理”或曰“仁义之理”。所谓“仁义之心”和“仁义之理”,能否合二为一称之为“人心之理”呢?陆九渊说:“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故曰‘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所贵乎学者,为其欲穷此理,尽此心也。有所蒙蔽,有所移夺,有所陷溺,则此心为之不灵,此理为之不明, 是谓不 得其正,其见乃邪见,其说乃邪说。”(149)陆九渊对“此心(是心)”、“此理(是理)”是分得很清楚的,并没有将“仁义之心”(本心),“仁义之理”(仁、理义)合二为一称为“人心之理”。认为陆九渊是主观唯心主者的学者们提出的“人心之理”, 纯属杜撰。事实上,“仁义之心”和“仁义之理”是有质的区别的两个范畴,“仁义之心”是客观现实在以思为职的“人心”(人脑)反映的一种形式;“仁义之理”是现实伦理关系和传统的伦理道德的客观存在。前者是主观的,后者是客观的。客观的“仁义之理”绝不会因为“愚不肖之不及”、“贤者智者之过失”失去本心而有所损减或增加。“仁义之理”只是陆九渊所明之“正理、实理、常理、公理”的一部分,它永远只是伦理道德之理。“此理之大,岂有限量?程明道所谓有憾于天地,则大于天地者矣,谓此理也。”(161)“天下之理无穷,若以吾平生所经历者言之,真所谓伐南山之竹,不足以受我辞。”(397)认为陆九渊是主观唯心主义者的学者们的“人心之理”是杜撰的,所谓“人心之理不但与宇宙之理息息相通,而且是最完满的表现”也是毫无根据的揣量模写之词,与陆九渊所明之理毫无联系。
    注:
    △本文引文后的三位数字,均为《陆九渊集》页码。
    ①③⑤见《陆九渊哲学思想批判》,载《陆九渊集》卷首。
    ②见《道》第十二章第四节、第二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 第 203-204页,189页。
    ④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3月版,第224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