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儒学的价值究竟在哪里?(1)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人民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儒学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文化存在,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可是,儒学的价值究竟在哪里?却是一个因时而异、常讲常新、纷无定论的活话题。由于每一时代的人,所处的语境不一样,评价的尺度自然也就不一样。我们今天探讨儒学的价值,不必拘于前人的见解,但不能不对前人的见解有所了解。弄清楚儒学在前天和昨天的境遇,对于我们今天正确认识儒学的价值,无疑是有帮助的。 
    对于古代儒学,至少可以从三个角度来把握 
    所谓“前天”,是指中国古代社会。那时儒学很风光,被加以神圣化。借用鲁迅的话说,帝王们用种种白粉,把孔子打扮起来,抬到了吓人的高度。神圣化是那个时代评判儒学的基本维度。 
    儒学的神圣化过程,发端于汉代。历代君王对孔子的追捧,层层加码,直至被奉为“大成至圣先师”。在古代中国,读书人读的主要是儒家经典,科举考试要从儒家经典中出题,没有哪一家的影响力可以超过儒家。那时,骂佛祖,骂老聃都没有关系,唯独不能骂孔子。如果有人骂孔子,将受到法律的惩处,罪名是“非法无圣”;将受到舆论的谴责,被视为“士林败类”。 
    对于儒学来说,被神圣化未必就是福音。由此带来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儒学被误解为只是一种帝王文化,而遮蔽了它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面。儒学是一种复杂的民族文化现象,不能把它等同于帝王文化。对于古代儒学,至少可以从三个角度来把握。 
    第一,有作为学理的儒学。儒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社会组织原理,体现人类性或合群体性,具有普适价值。在先秦时期,孔子通过反思“礼坏乐崩”现象,建立以“仁”为核心的儒学,讲的是做人的道理、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建立了组织社会必不可少的道德规范。孔子创立的儒学,只是百家中的一家,并不是官方哲学。后儒讲论儒学,也不都是站在官方的立场上,有许多人是当作学理来研究的。 
    第二,有工具化的儒学。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以后,儒学从一家之言上升为官方哲学。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儒学在意识形态领域获得主导地位以后,并不是只有一种声音,而是有多种声音。 
    第三,有作为生活信念的儒学。先秦以后,的确有些儒者站在官方的立场上讲论儒学,推动工具化的儒学,但并不是所有的儒者都是这样做的。有相当一部分儒者并不是站在官方的立场上讲论工具化的儒学,而是站在民众的立场上讲论作为生活信念的儒学。陈献章、王艮及其从学弟子,大都是抱着这种态度。在王艮的弟子中有许多人就是普通的劳动者。他们讲论儒学,不抱有任何功利目的,就是为了寻找精神上的“安命立身”之地。儒学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已经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中,成为中国人树立道德理念、处理人际关系、凝聚民族群体的理论依据。作为生活信念的儒学,有别于贵族化、制度化、政治化的儒学,可以称之为民间儒学或草根儒学。这样的儒学,具有十分广泛的社会基础。 
    前天把儒学神圣化,昨天把儒学妖魔化,虽然是两个相反的维度,却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儒学等于帝王文化 
    所谓“昨天”,是指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及“文革”的一段历史区间。那时儒学遭到了劫难,被妖魔化了。随着封建帝制的覆灭,儒学失掉了神圣的光环,成了口诛笔伐的对象,妖魔化成了评判儒学的基本维度。 
    五四以后出现了两次批儒浪潮。第一次是五四时期,由吴虞、胡适、陈独秀、李大钊等新文化运动倡导者掀起。不过,他们批儒影响力,远没有后来编写的教科书说的那么大。它的影响所及,极其有限,而且没有持续多长时间。胡适在30年代写过一篇文章叫《说儒》,对儒学的态度有很大的变化。新文化运动倡导者的批判矛头,其实仅指向工具化的儒学,并非全盘否定儒学。李大钊说:“故余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塑造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李大钊选集》80页)在这里,他把“孔子之本身”同“孔子之偶像”区分开来,明确表示只抨击后者,而不是前者。在“左”的话语占主导地位的时候,五四时期的批儒浪潮被人们夸大了,称之为“打倒孔家店”运动。其实“打倒孔家店”并不是当时流行的口号,乃是后人编出来的。在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并没有成为口号,近似的说法是“打孔家店”。胡适曾在为吴虞的书作序时,称赞吴虞是“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他只说过这么一次,并且没有用“打倒”二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