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哈贝马斯:西方理性主义(1)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哲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曹卫东 译
    韦伯曾为他的《宗教社会学文集》【1】撰写过一篇出色的导言,回顾了"普遍历史
    的问题";为了阐明这个问题,韦伯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在欧洲
    之外,"科学、艺术、国家以及经济都没有走上西方所特有的发展道路"。韦伯列举了大
    量的现象,用来说明"西方文化所特有的理性主义"。西方理性主义的历史成就举不胜举
    。韦伯首先提到的是现代自然科学:它赋予理论知识以数学形式,并用严格的实验对理
    论知识加以检验;韦伯还把一般科学的专业组织补充了进去;此外,韦伯还提到了面向
    市场的文学作品以及以剧院、博物馆和杂志为代表的艺术组织;和谐的音乐:作品主要
    表现为奏鸣曲、交响乐、歌剧,乐器则主要包括管风琴、钢琴和小提琴。线条透视与空
    中透视在绘画当中的应用以及雄伟建筑的结构原理;韦伯罗列的还有:科学的法律学说
    、形式法制度以及经过专业训练的官员的法律解释;现代国家机关:其核心是合理的官
    僚组织,其基础是成文法;此外还有可以量化的私权流通以及以赢利为目的的资本主义
    企业:其前提是家政与企业的分离,也就是说,从法律上明确私人财产和企业财产,这
    类企业一般都具有合理的簿记制度;其劳动组织尽管是为了取得绩效,但形式上是自由
    的;科学知识也被用来改进生产设备和企业组织,最后,韦伯还提到了资本主义的经济
    伦理,它是合理生活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
    "因为和合理的技术以及合理的法律一样,经济理性主义在发生的时候也完全依赖
    于人面对具体的合理生活实践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和气质" 【2】。
    韦伯对西方理性主义表现形式的列举比较混乱。为了初步了解韦伯,我选择了两条
    途径,一是从内容上对他列举的现象加以归类(1),二是从概念上加以阐明(2),最
    后我将考察一下,韦伯是把西方理性主义看作一种文化特性抑或一般意义的表现形式(
    3)。
    (1)   西方理性主义的表现形式
    自帕森斯(T. Parsons)以降,关于社会(a)、文化(b)以及个性(c)的三分
    法已成公论,我在这里也借用这种三分法。
    (a)和马克思一样,韦伯也认为,社会现代化是资本主义经济和现代国家的分化
    。资本主义经济和现代国家在功能上相互补充,相互稳定。资本主义经济的组织核心是
    资本主义企业,其特征在于:
    --脱离了家政;
    --资本核算(合理的簿记)
    --以货物、资本以及劳动市场的机遇为趋向的投资决策
    --有效地投入具有形式自由的劳动力
    --把科学知识应用到技术当中。
    国家的组织核心是合理的国家机关,其特征在于:
    --集中而稳固的税收系统
    --统一指挥的军事力量
    --立法和正当使用暴力的垄断化
    --以专业官僚统治为核心的管理组织【3】
    形式法建立在条文的基础上,它是资本主义经济和现代国家的组织手段,也是它们
    之间交流的组织手段。这三点是社会合理化的核心内容,也是《经济与社会》一书(
    Wirtschaft und Gesellschaft)的核心内容。韦伯认为,它们既是西方理性主义的表
    现形式,也是需要解释的主要现象。韦伯把它们与文化层面以及个性层面上的合理化现
    象区分了开来。尽管文化层面以及个性层面上的合理化现象也是西方理性主义的表现形
    式,但在韦伯的理论中,它们的地位远远不及社会合理化。
    (b)在韦伯看来,文化合理化表现为现代科学和技术,自律的艺术以及扎根在宗
    教当中的伦理。
    韦伯认为,所谓合理化,就是经验知识的增加、诊断能力的提高、控制经验过程的
    工具和组织的完善等。有了现代科学,这些学习过程便具有了反思意义,可以在科学研
    究当中获得制度化。韦伯在他的方法论著作和科学理论著作中尽管阐明了一种具有规范
    内涵的科学概念,但韦伯只是顺带着阐述了现代科学的发生现象。现代科学主要表现为
    :对待自然的客观化方法,学院思想话语的紧密融合、数学的理论形态以及面对自然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