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教育思想 >

郑玉的教育思想(3)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中国读史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关于学习的内容,郑玉认为就是“道”,别无其他。而“道”与《六经》又是密不可分的。他说:“道外无文,外圣贤之道而为文,非吾所谓文。文外无道,外《六经》之文而求道,非吾所谓道。”因此,郑玉主张求道就必须学习《六经》,唯有从《六经》中才能求得道。郑玉这里所说的《六经》,指的就是儒家经典《诗》、《书》、《易》和《春秋》三传,和通常所说的《六经》略有区别。他指出:“《易》、《诗》、《书》言其理,《春秋》载其事。有《易》、《诗》、《书》而无《春秋》,则皆空言而己矣!”在学习儒家道统的同时,强调了学习古代历史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春秋》并三传等历史典籍,以至于达到“是以明之者尧、舜、禹、汤之治可复,昧之者桀、纣、幽、厉之祸立至” 的认识,以史为鉴,从中领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并身体力行之。  
    郑玉虽然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六经》为主,通过学习《六经》而学“道”,但却反对只钻经典,死啃书本,在训诂词章上下功夫,成为书蠹,最终是不能学到“道”的。他认为:“孟子曰:‘性无有不善。’程子曰:‘敬者,圣学之所以成始、成终。’……秦、汉、晋、唐以来,文章之士,相继而作,非无学者,而曰 ‘孟轲死,千载无真儒’,何也?不知用力于此,而溺于训诂词章之习。故虽专门名家,而不足以为学,皓首穷经,而不足以知道。儒者之罪人耳!近世学者,忠恕之旨,不待呼而后唯,性与天道,岂必老始而闻?然出口入耳,其弊益滋,知而不行,则又秦、汉、晋、唐以来诸儒者之罪人矣!”在选择学习内容时,只要是儒家经典和程朱理学,均可学习,而不应拘泥于某一学派,党同伐异,而应兼容并蓄,取其所长,避其所短,消化吸收,为我所用。郑玉评论朱熹和陆九渊的学说各有其优长,又有其不足:“朱子之说,教人为学之常也;陆子之说,高才独得之妙也。二家之学,亦各不能无弊焉。陆氏之学,其流弊也,如释子之谈空说妙,至于卤莽灭裂,而不能尽夫致知之功。朱氏之学,其流弊也,如俗儒之寻行数墨,至于颓惰委靡,而无以收其力行之效。” 他进而批评当时不良的学术空气:“又近时学者,未知本领所在,先立异同。宗朱子,则肆毁象山;党陆氏,则非议朱子。此等皆是学术风俗之坏,殊非好气象也。” “后之学者,不求其所以同,而求其所以异。江东(崇朱派)之指江西(崇陆派),则曰:‘此怪诞之行也。’江西之指江东: ‘此支离之说也。’而其异益甚矣,此岂善学圣贤者哉?” 那么,到底如何来对待不同学派的学术观点呢?郑玉主张兼容并包,不以师门之见为是:“是学者自当学朱子之学,然亦不必谤象山也。”反之亦然。只有如此,才能吸收各派学说的精华,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使之成为自己精神上的营养,为我所用,而不囿于一家之言,一派之见。这才是学者真正治学的态度,从而使个人学术上得到充实和提高,并推进整个学术的发展和繁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